用来阻止在冶金熔液容器出口部位产生涡流效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411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由耐火陶瓷材料制成的用于阻止一种冶金熔液容器在出口部位产生涡流效应的装置,其具有一个基本件,在该基本件上连接有一个圆筒形的加长件,该加长件有至少一个壁侧的孔。该孔如此布置,使得在把装置安置在熔液容器的出口部位之后使孔与熔液容器的底部有一个距离,并且至熔液容器的出口部位建立一种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阻止在一个冶金熔液容器的出口部位产生涡流效应的装置。例如在一种用于处理钢熔液的所谓中间包(中间容器)的出口部位可以反复地见到所谓形成的涡流的现象。其在钢溶液排出时形成流动漩涡。在出钢口之前和/或通过出钢口就使熔液产生一种不能控制的流动,其后果在于可能使浮于熔液上的熔渣部分被一起带走。阻止或者至少是减少在金属熔液里的非金属的杂质是一项首要的目标,尤其在二次冶金的范围内。因此并不缺乏试验来通过各种不同的措施使所观察到的涡流变为最小或者阻止其生成。这包括将耐火构件装入出口部位,例如在一个空行程喷嘴的部位。在US 5,382,003 A中建议了一种这样的耐火体,它安置在冶金容器的底上,在出口周围。这耐火体有一种“三条腿”的形状,其中这些“腿”就支在冶金熔液容器的底上。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可能性,用其至少能够在正常条件下可靠地阻止熔液在一种冶金熔液容器的出口部位处产生涡流。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应用一种由一种耐火陶瓷材料制成的装置,这种装置布置在冶金熔液容器的出口部位并覆盖住这出口部位。这样就减少了在出口部位处的铁静力压力。此外这装置应具有一个或多个孔,处于熔液容器中的熔液可以穿过这些孔流至容器的出口部位处,也就是说流至出钢口。这装置的基本零件用于使熔液在其途中转向至出口部位。连接在这基本零件上的加长件用作为“破流器”,也就是说使熔液流分成多个相互分开的支流。孔位置的设定应使它的在装置装配后状态下(在冶金容器里)与容器的底面有间距。与底部水平(出钢孔由此水平消失)的间距可达>20mm和<200mm,例如30至60,60至80或70至100mm。因而形成了一种对熔液的障碍。因此这装置就使得一种所谓起动管的使用成为多余了。装在这容器里的熔液和/或前面的熔渣都经出钢口流出时受到了阻碍,一直到熔液水平达到了在容器底最近的孔的底边为止。总之同时产生了冶金熔液在其向出口的流动的行程中的转向和分流。初步试验已经发现,实际上可以完全阻止住所述的涡流生成。在本专利技术的最一般的实施形式中涉及到用于阻止在一个冶金熔液容器的出口部位处产生涡流效应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如下-该装置由一种耐火陶瓷材料制成;-装置包括有一个基本件;-在这基本件上连接有一个圆筒形的加长件,它有至少一个壁侧的孔;-孔如此布置,使得在将这装置安置在熔液容器的出口部位之后使孔至容器底有一个距离,并与熔液容器的出口部位建立一种连接。对这装置设计的上述一般性的结构方面的预先规定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具体实施形式中得以实现。说到一种“圆筒形”的加长件,这意味着“基本圆筒形的”,而且也包括了例如鼓肚形、多边形横断面或类似形状。这装置可以设计成罩盖状形式,它安放在冶金熔液容器的底上,其中出口部位就被完全覆盖住了。换句话说在罩盖之下所形成的空腔在容器底之上至少在一个位置上具有一个水平的横断面面积,该面积至少与熔液容器底(底部水平)的表面部位里出口部位的横断面面积一样大。该空腔在圆周方向上由这所述的加长件限定住,顶面则由装置的基本件限定住。为了使熔液流过这罩盖到达出口部位,在壁部设有所提及的通孔/孔。按照一种实施形式在壁部有规则地分布设置了多个这样的孔。若这装置设计成旋转对称的,也就是说相对于一个通过其重心布置的假想轴线(对称轴线)是旋转对称的,那就实现了熔液流分布的优化,也就是使金属熔液的流动分成各个支流。这种对称同样也可以定义为是相对于加长件的或者说整个装置的一个假想的中心纵轴线的。以下的对附图的说明公开了可能的实施形式的一些细节。装置的基本零件可以相对于加长件,或者说出口部位是凸起的,因而这罩盖是一种钟状形式,其中加长件的壁部位基本上可以是圆筒形地连接在基本件上。罩盖结构包括了一些结构形式,其中按照一种球缺形式、按照一种长方六面体形式、按照一种棱锥体形式或者按照一种圆筒形式来设计这装置。同样也可以是不对称的形状和横断面,或者罩盖可以有凹的顶盖面(相对于出口部位)。这些孔可以设计成具有不同导程的通道。这装置及其零件的几何形状就可以在广阔极限内变化,并取决于各自的使用场合。这些孔(连接通道)可以具有一种半圆或者整圆横断面,直线或曲线形状地,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渐开线状地布置在指向围绕装置中心纵轴线的一个部位。同样这些孔也可以设计成槽缝,这些槽缝基本布置在装置的轴向方向上(出钢口的轴向方向)。如不对称的形状和横断面那样,可以是对称的形状和横断面。按照一种实施形式这些孔的总计横断面面积应该大于在熔液容器底部表面高度上出口部位的横断面面积。这装置在位于基本件对面的那一端上可以设计成锥形缩小的。若这形状对应于出钢口的(内部)形状,那么这装置就可以容易地安置,例如也可以砂浆固定或粘结在出钢口部位里。一种形状配合的连接也是特别密封的。装置的端部件外表面上压成的异形形状此处是很有帮助的。附图示出了一些实例。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特征在于装置可以是整体的并可以在一个工艺过程里制成。甚至连具有锥形缩小的端部件的一种结构也是这样。涉及到的已知的制造方法如粉浆浇注(若是陶瓷)或者烧掉临时装入料用来形成空腔。基本件与底部水平高度上的出钢口的间距一般小于250mm。基本件的横断面面积的选择应使其在各个方向都盖住出钢口的上述进口大约至少20mm,其中100mm的覆盖程度一般可能就足够了。本专利技术的其余特征见从属权利要求中的特征和其它的申请资料。以下根据各个没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叙述。所示附图都是很简化的概略图附图说明图1通过冶金熔液容器的一部分的一个纵向截面,在底部的出口部位有二种可选择的结构形状的一种按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图2类似于图1的视图,但用于第三个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或作用相同的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号来表示。图1中标号10表示了一种冶金熔液容器、此处是一种分配器(中间包)的一个底。由通常种类的耐火材料形成的底10在外面(底面)由一个钢外套12限定。在底10里概略表示出了二个铸口砖14,它们都有一个中心的流出孔16,该孔在其顶面指向金属熔液18的上端设计成漏斗状的。由此得出在底10的表面10o部位处流出孔16的直径“d”。每个出口部位16由一个装置20覆盖,其中首先对图中左边所示的装置20加以说明这种装置设计成罩盖形的并具有一个相对于铸口砖14凸起的基本件20b,在这基本件上连接了一个基本为圆筒形的加长段(壁部20w),该加长段的(下部)自由端放置在底10的表面10o上。在壁部20w均匀分布设有多个具有圆形横断面的孔22。至底部水平10o的距离用“h”表示并达到72mm。金属熔液18在其至流出孔16的路径上围绕基本件20b转向并对应于孔22的数量(此时为8个,它们均匀地分布在壁部20w的圆周上)分配成8个支流,这些支流通入一个共同的空腔20h里,该空腔顶面由基本件20b限定,侧面以中壁部20w,底面则部分地由底10限定。由于这种液流的再分配就可靠地阻止了产生涡流现象并使金属熔液18无涡流地输送至流出部位16。在孔20和底面10o之间的部段20s阻止了熔液或熔渣不可控制地流出,尤其是在开始灌注时。图1右边所表示的装置20同样有一个基本件20b,其设计成一种圆形的板的形式,由此有一个圆筒形的加长段20w向着熔液容器的底10的方向伸出,其中这个壁部20w又放置在底10的表面10o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阻止在冶金熔液容器的出口部位(16)处产生涡流效应的装置,它具有以下特征:    1.1该装置由一种耐火的陶瓷材料制成;    1.2该装置包括一个基本件(20b);    1.3在基本件(20b)上连接有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壁侧孔(22)的圆筒形加长段(20w);    1.4孔(22)如此布置,使得保证在该装置安置在熔液容器的出口部位(16)里之后该孔至熔液容器的底(10)有一个距离,并且建立了至熔液容器的出口部位(16)的一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瓦尔德舒马赫H布伦纳C阿特纳G布雷卡埃德加舒马赫R弗兰茨基V克洛波宁I青科夫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RHI股份有限公司特克科姆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奥地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