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金工业领域的钢(铁)水的捞渣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200310121101.6的中国专利“一种铁水高效捞渣方法及其专用装置”,专利技术了一种渣耙回转式捞渣方法及其专用设备。这一技术与传统的往复式扒渣方法相比,铁损明显减少,清渣率和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该专利仅公开了渣耙上升、下降及回转夹渣、放渣的方法,而对于渣耙的水冷、挂涂以及清渣、更换工艺步骤并未涉及。因此,从本专利公开说明书中并不能知晓其完整的、规范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由于铁水捞渣机的渣耙处于高温钢(铁)水的环境下工作,需要经常地对其实施冷却处理。同时为了防止高温铁水对渣耙的侵蚀和防止渣子与渣耙表面的牢固粘结,需要经常地在涂料池中蘸取涂料,以提高渣耙寿命和使渣耙易于清理。现行的做法是在捞渣机工作台面上开设一方口,涂料池放置于该方口中,或将涂料池放在平台上,将渣耙移动至涂料池中同时冷却挂涂。这种做法的主要缺陷是渣耙附带的渣子在冷却挂涂过程中落入涂料池中,一方面清理起来费时费力,另一方面造成涂料的浪费,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铁)水捞渣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使捞渣机处于捞渣工位,实施渣耙回转捞渣;其次,使装渣合拢的渣耙随悬臂后退或者旋转至卸渣工位,卸渣;在一包或几包铁(钢)水捞渣完成后,使渣耙随悬臂后退或者旋转至水冷浸涂工位,实施渣耙的水冷、浸 涂中的一种或两种操作;所述的水冷是指在水槽中冷却,所述的浸涂是指在涂料池中蘸取涂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铁)水捞渣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使捞渣机处于捞渣工位,实施渣耙回转捞渣;其次,使装渣合拢的渣耙随悬臂后退或者旋转至卸渣工位,卸渣;在一包或几包铁(钢)水捞渣完成后,使渣耙随悬臂后退或者旋转至水冷浸涂工位,实施渣耙的水冷、浸涂中的一种或两种操作;所述的水冷是指在水槽中冷却,所述的浸涂是指在涂料池中蘸取涂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铁)水捞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卸渣后,经过水冷或者自然冷却,使渣耙随悬臂后退或者旋转至清渣与更换渣耙工位,实施渣耙的清渣、更换中的一种或两种操作;所述的清渣是指利用人工的或者机械的方法将渣耙上所粘附的渣子清除。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铁)水捞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包...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