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包括有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其特点是:在的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内设置有容纳空间,同时在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线圈组件与填充物。由此,可以令产品的电感值提升0.5~3.5倍或3.5倍以上。同时,能够有效解决开裂、起泡、噪音的问题,能够降低RDC等问题。并且,可降低尺寸且生产方便,提高了经济效益。再者,由于磁性材料与磁性芯体可以不同,由此能够制造不同电感特性的电感元件,可以有效实现磁性芯体的材质替换,提升整体产品的灵活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感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
技术介绍
就目前市场上的一体成型电感来看,其以液态胶体混以磁性粉体的磁胶搅拌后,以点胶方式涂覆在工字型磁芯缠有漆包铜线线圈的线圈表面形成包覆状,虽有磁屏蔽效果,但由于包覆在线圈磁芯上液态流体的磁胶,在点磁胶时,并未施加大压力及抽真空处理,故在烘烤时易出现气泡状的孔洞,造成外观瑕疵。同时,如果采用加热固性胶或环氧树脂或硅胶混拌以磁性材料的包覆式电感或热压式组合电感,在其成形或组合完成后,均需再加温至少须60°C 150°C或以上的温度加以烘烤O. 5 3hrs或以上的时间,才会使内含的胶种固化,而在烘烤过程中易产生开裂、起泡、 缺角等现象,且当组合紧密度不佳时,会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包括有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其中所述的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的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线圈组件,所述的容纳空间内分布有填充物。进一步地,上述的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其中所述的线圈组件为独立式线圈组件,或是排感式线圈组件,或是共模式线圈组件,或是EM共模式线圈组件,或是EM排感式线圈组件。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其中所述的独立式线圈组件包括有单一线圈本体,或是在单一线圈本体内设置有磁性芯体。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其中所述的排感式线圈组件至少有两个独立式线圈组件横向并列构成;所述的共模式线圈组件,包括有至少一个磁性芯体,所述的磁性芯体上至少套设有两个线圈本体。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其中所述的EM共模式线圈组件,包括至少一个U形磁性芯体,所述U形磁性芯体的两端均套设有线圈本体;所述EM排感式线圈组件至少有两个独立式线圈组件垂直并列构成。再进一步地,上述的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其中所述的填充物为塑胶混合料层,或是热固性胶层,或是环氧树脂胶层,或是硅胶混料胶层,或是磁性材料层。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可以令产品的电感值提升O. 5^3. 5倍或3.5倍以上。同时,能够有效解决开裂、起泡、噪音的问题,能够降低RDC等问题。并且,可降低尺寸且生产方便,提高了经济效益。再者,由于磁性材料与磁性芯体可以不同,由此能够制造不同电感特性的电感元件,可以有效实现磁性芯体的材质替换,提升整体产品的灵活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图1、2是独立式线圈组件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排感式线圈组件位于电感内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共模式线圈组件位于电感内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EM排感式线圈组件位于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内的构造示意图;图6是EM共模式线圈组件位于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内的构造示意图;图7、8是采用独立式线圈组件的塑胶电感构造示意图;图9、10是带有磁性芯体的塑胶电感构造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 10所示的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包括有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所采用的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内设置有容纳空间。同时,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线圈组件。并且,为了提升有效的封装密封效果,本技术采用的容纳空间内分布有填充物。就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确保本电感组件的使用功效得到提升,采用的线圈组件为独立式线圈组件。当然,也可以是排感式线圈组件,或是共模式线圈组件,或是EM共模式线圈组件,或是EM排感式线圈组件。当然,也不排出其他规格的特殊线圈组件,均可以放入到容纳空间内。具体来说,采用的独立式线圈组件包括有单一线圈本体。当然,为了提升使用效果,也可以在单一线圈本体内设置有磁性芯体。同时,排感式线圈组件至少有两个独立式线圈组件横向并列构成。并且,共模式线圈组件,包括有至少一个磁性芯体,在磁性芯体上至少套设有两个线圈本体。进一步来看,本技术所采用的EM共模式线圈组件,包括至少一个U形磁性芯体,所述U形磁性芯体的两端均套设有线圈本体。相对来说,EM排感式线圈组件至少有两个独立式线圈组件垂直并列构成。再进一步来看,考虑到能够提升电感的整体品质,本技术采用的填充物为塑胶混合料层,或是热固性胶层,或是环氧树脂胶层,或是硅胶混料胶层,或是磁性材料层。并且,优选为磁性材料层,借此可以提高电感使用效果。结合本技术的实际制造情况来看,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①,在塑料材料中混入磁性材料,组成塑胶混合料;步骤②,将塑胶混合料注入模具的型腔内成型,制成磁性塑胶混合外壳;步骤③,在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内放入线圈组件;步骤④,在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内冲入填充物。本技术所采用的磁性材料包括有铁粉芯、羰基铁粉芯、镍锌铁氧体粉、锰锌铁氧体粉、铁硅铝铁粉磁芯、铁镍钥合金粉、非晶铁合金粉、铁镍合金粉、铁硅铬合金粉、铁合金粉中的一种或是其混合物。为了便于流水线的快速制造,本技术采用的磁性塑胶混合外壳的成型方式为注塑成型,或是浇铸成型,或是押出成型,或是压缩成型,或是热压成型。同样的,磁性芯体的成型方式也可以为注塑成型,或是浇铸成型,或是押出成型,或是压缩成型,或是热压成型。当然,亦不限定其他形式的方式。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后,可以令产品的电感值提升O.5^3. 5倍或3. 5倍以上。同时,能够有效解决开裂、起泡、噪音的问题,能够降低RDC等问题。并且,可降低尺寸且生产方便,提高了经济效益。再者,由于磁性材料与磁性芯体可以 不同,由此能够制造不同电感特性的电感元件,可以有效实现磁性芯体的材质替换,提升整体产品的灵活性。权利要求1.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包括有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的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线圈组件,所述的容纳空间内分布有填充物。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组件为独立式线圈组件,或是排感式线圈组件,或是共模式线圈组件,或是EM共模式线圈组件,或是EM排感式线圈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独立式线圈组件包括有单一线圈本体,或是在单一线圈本体内设置有磁性芯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感式线圈组件至少有两个独立式线圈组件横向并列构成;所述的共模式线圈组件,包括有至少一个磁性芯体,所述的磁性芯体上至少套设有两个线圈本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EM共模式线圈组件,包括至少一个U形磁性芯体,所述U形磁性芯体的两端均套设有线圈本体;所述EM排感式线圈组件至少有两个独立式线圈组件垂直并列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物为塑胶混合料层,或是热固性胶层,或是环氧树脂胶层,或是硅胶混料胶层,或是磁性材料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包括有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其特点是在的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分体式磁性塑胶电感组件,包括有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塑胶混合外壳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的容纳空间内设置有线圈组件,所述的容纳空间内分布有填充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伙利,陈洪生,
申请(专利权)人:三积瑞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