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振卿专利>正文

砂型内双材质金属复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3245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砂型内双材质金属复合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已成型固态金属欲复合部位进行预净化处理;b.把处理后的已成型固态金属放入砂型内,在非复合部位填上型砂并紧实将固体部分定位;c.在复合部位造出欲复合的液态金属的型腔,并造出浇注系统和补缩出气冒口系统,最终制出含有固态金属的成型砂型;d.将上述成型砂型放入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内进行加热,使固态金属温度达到200℃-1000℃;e.通过浇注系统浇入液态金属直至型腔及补缩出气冒口内充满液态金属;f.待浇铸的金属冷却后,复合过程完成。采用该复合方法既大大提高了加热的效率,缩短了加热时间,减轻了固体部分被包覆部位的氧化,又可有效地保证固体部分的加热温度,从而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双材质金属复合铸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金属铸件,特别是固液镶嵌式双材质金属铸件的感应式型内双材质金属复合方法。
技术介绍
在实际工业应用中,有时要求铸件同时具有非常高的韧性和硬度,对于同一种材质的金属来说,韧性和硬度(耐磨性)通常是相互矛盾的,难以同时达到,为此采用双材质金属来生产该类铸件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选择。在双材质金属结构的铸件中,一种材质具有非常高的韧性,主要用于抵抗铸件工作过程中所受冲击力,防止铸件出现意外断裂等,另一种材质具有非常高的硬度,因此耐磨性良好,可有效地延长工件的使用寿命。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浇注过程中两者温度相差过大,导致双材质金属铸件结合面常出现诸如裂纹,结合不良等缺陷,严重影响双材质金属铸件的正常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将包敷铸件的固体部分预先加热,然后放入铸型,合箱后在固体部分尚有一定温度的情况下进行浇注。该工艺虽然可以提高固体部分的温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固液的结合和缓解固体部分对液体部分的激冷,但由于将工件固体部分加热后到铸件浇注中间需要经过的时间非常长,同时在实际生产中这段时间不易控制,所以在浇注液体部分时固体部分的实际温度较低,同时波动也较大,导致实际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砂型内双材质金属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已成型固态金属欲复合部位进行预净化处理;    b、把处理后的已成型固态金属放入砂型内,在非复合部位填上型砂并紧实将固体部分定位;    c、在复合部位造出欲复合的液态金属的型腔,并造出浇注系统和补缩出气冒口系统,最终制出含有固态金属的成型砂型;    d、将上述成型砂型放入中频感应加热装置内进行加热,使固态金属温度达到200-1000℃;    e、通过浇注系统浇入另一种材质的液态金属直至型腔及补缩出气冒口内充满液态金属;    f、待浇铸的金属冷却后,复合过程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卿
申请(专利权)人:吴振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