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形螺旋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007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适用于上述连接器的鼓形螺旋弹簧。其由线材构成,所述弹簧的两端的直径小,中部的直径大,除弹簧中部的直径最大的两圈之间的关系之外,所述弹簧其余各圈的直径满足在压缩条件下弹簧的内圈能逐级向邻近的外圈内收纳;所述弹簧的最大外径在3.0~4.0mm之间;所述弹簧在自由状态下,从处于[(线径/2)+0.05mm]±0.03mm高度的弹簧最外点向上起算,弹簧的圈数形成弹簧的3~4个弹簧节距,当为3个弹簧节距时,节距比为1:1.1~1.8:0.3~1.0,当为4个弹簧节距时,节距比为1:1.1~1.8:0.3~1.0:0.1~0.5,所述弹簧节距为弹簧中相邻圈的最外点之间的距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鼓形螺旋弹簧
技术介绍
对于经常会被按压并释 放的连接器,尤其对应用于类似手机等薄形移动电子产品终端的微型的这类连接器,其直径和高度均只有数毫米,其要求应用其中的弹簧除了能装入连接器中外,在微小的尺寸下还需在三个工作点中具有相当的力值,以提供操作手感和操作便利性,该三个工作点分别为,处于被弹出工作状态的工作点、处于缩进工作状态的工作点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原位状态的工作点,对于应用该场合的弹簧来说不仅有上述力值要求,而且需要能耐受频繁的按压释放而不疲劳。不仅如此,对于应用该场合的弹簧还要求在处于压缩状态下,高度能尽可能地低。对于锥形弹簧和鼓形弹簧来说,在处于压缩状态下,通过内圈收纳至外圈内,从而能在压缩状态下,尽可能地降低弹簧的高度。但普通的锥形弹簧和鼓形弹簧在很小的尺寸下,不能适应三工作点力值要求,而且难以耐受频繁的按压释放而不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适用于上述连接器的鼓形螺旋弹簧。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其由线材构成,所述弹簧的两端的直径小,中部的直径大,除弹簧中部的直径最大的两圈之间的关系之外,所述弹簧其余各圈的直径满足在压缩条件下弹簧的内圈能逐级向邻近的外圈内收纳;所述弹簧的最大外径在3. (Γ4. Omm之间;所述弹簧在自由状态下,从处于 ±0. 03mm高度的弹簧最外点向上起算,弹簧的圈数形成弹簧的:Γ4个弹簧节距,当为3个弹簧节距时,节距比为I :1. Γ1.8O.3 1.0,当为4个弹簧节距时,节距比为I :1. 1.8 :0. 3 I. O :0. Γθ. 5,所述弹簧节距为弹簧中相邻圈的最外点之间的距离。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弹簧底部从起始点算起,存在(Γ270度范围的平圈。所述弹簧的顶部末尾具有(Γ270度的平圈。所述弹簧的线材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线径为其直径,为O. 26、. 32mm。所述弹簧的线材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线径为其边长,为O. 26、. 32mm。当弹簧最顶部的那圈不足360度时,以顶部那圈中处于最高位的弹簧最外点作为计算节距的端点。所述弹簧以被压缩至距弹簧底部的高度与最低工作点的高度比为I. Γ1. 8 :1的高度点为第二工作点,以被压缩至距弹簧底部的高度与最低工作点的高度比为O. 3^1. O I的高度点为第三工作点,所述最低高度点处在弹簧被压缩至距弹簧底部O. 6(T0. 66mm之间;以弹簧压缩至第三工作点的弹簧力值为1,弹簧压缩至第二工作点高度时的力值为I.2 2· O,压缩至最低工作点高度的力值为I. 6^3. O,且压缩至第三工作点高度的力值大于压缩至第二工作点高度时的力值。所述弹簧安装在连接器中;所述连接器包括帽头和壳体,所述帽头可缩进壳体和从壳体弹出,所述弹簧作为为所述缩进和弹出提供弹力的工作弹簧。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鼓形螺旋弹簧在直径和高度仅数毫米的微小尺寸情况下,内圈能逐级收纳至外圈中,并保证在三个不同高度的工作点上具有足够的力值,以及能耐受万次以上的按压和释放频繁操作而不疲劳失效,能满足所述的微型连接器的使用要求,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手感和可靠的连接功能、使连接器具有足够的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I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I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所应用的微型连接器在弹簧处于第三工作点时的剖视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所应用的微型连接器在弹簧处于第二工作点时的剖视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所应用的微型连接器在弹簧处于最低工作点时的剖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2、5、6、7。本技术所提供的鼓形螺旋弹簧100由线材构成,所述弹簧的两端的直径小,中部的直径大,除弹簧中部的直径最大的两圈之间的关系之外,所述弹簧其余各圈的直径满足在压缩条件下弹簧的内圈能逐级向邻近的外圈内收纳(如图2、7所示);所述弹簧的最大外径在3. 0^4. Omm之间;所述弹簧在自由状态下,从处于 ±0. 03mm高度的弹簧最外点2向上起算,弹簧的圈数形成弹簧的3个弹簧节距BI、B2、B3,节距比为I :1. Γ1. 8 :0. 3^1. O (如图I所示),所述弹簧节距为弹簧中相邻圈的最外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弹簧的顶部末尾具有(Γ270度的平圈3,以对所应用的连接器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力对连接器的操作提供更好的手感。所述平圈即为螺旋升角为O度的弹簧部分。所述弹簧可以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线材,所述线径为其直径,为O. 26、. 32_。所述弹簧也可以采用横截面为方形的线材,所述线径为其边长,为O. 26、. 32_。通过本技术所提供的弹簧结构设计,能够在微尺寸下,既能实现内圈收纳至外圈的鼓形弹簧功能,又提高了鼓形弹簧的抗疲劳性和多工作点力值,以弹簧被压缩至距弹簧底部O. 61mm的高度为最低工作点(弹簧线径为O. 30mm),以被压缩至距弹簧底部的高度与最低工作点的高度比为I. 1-1. 8 1的高度点为第二工作点,以被压缩至距弹簧底部的高度与最低工作点的高度比为O. 3^1. O 1的高度点为第三工作点。以弹簧压缩至最三工作点的弹簧力值为1,弹簧压缩至第二工作点高度时的力值为I. 2 2.0,压缩至最低工作点高度的力值为I. 6^3. 0,且压缩至第三工作点高度的力值大于压缩至第二工作点高度时的力值。图5显示了所述弹簧100安装在微型连接器200中的状态;所述连接器200包括帽头201和壳体202,所述帽头201可缩进壳体202和从壳体202中弹出,所述弹簧100处在连接器200的底部,作为为所述帽头201缩进和弹出提供弹力的工作弹簧。所述连接器200可安装在类似手机等薄形移动电子产品终端中,当弹簧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帽头和移动电子产品终端的壳体齐平,当弹簧处于第三工作位时,所述帽头弹出而露出于移动电子广品终端的壳体。实施例2,参照附图3、4、5、6、7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具有4个弹簧节距BI、B2、B3、B4,节距比为I :1. Γ . 8 O. 3^1. O 0. Γθ. 5。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和实施例I相同,图3和4中,附图标号和图1、2相同的代表相同的含义。权利要求1.一种鼓形螺旋弹簧,其由线材构成,所述弹簧的两端的直径小,中部的直径大,其特征在于除弹簧中部的直径最大的两圈之间的关系之外,所述弹簧其余各圈的直径满足在压缩条件下弹簧的内圈能逐级向邻近的外圈内收纳;所述弹簧的最大外径在3. (Γ4. Omm之间;所述弹簧在自由状态下,从处于 ±0. 03mm高度的弹簧最外点向上起算,弹簧的圈数形成弹簧的:Γ4个弹簧节距,当为3个弹簧节距时,节距比为I :1. Γ1.8O.3 1.0,当为4个弹簧节距时,节距比为I :1. Γ1.8 :0. 3 I. O :0. 1 0. 5,所述弹簧节距为弹簧中相邻圈的最外点之间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鼓形螺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底部从起始点算起,存在(Γ270度范围的平圈。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鼓形螺旋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顶部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鼓形螺旋弹簧,其由线材构成,所述弹簧的两端的直径小,中部的直径大,其特征在于除弹簧中部的直径最大的两圈之间的关系之外,所述弹簧其余各圈的直径满足在压缩条件下弹簧的内圈能逐级向邻近的外圈内收纳;所述弹簧的最大外径在3.0~4.0mm之间;所述弹簧在自由状态下,从处于[(线径/2)+0.05mm]±0.03mm高度的弹簧最外点向上起算,弹簧的圈数形成弹簧的3~4个弹簧节距,当为3个弹簧节距时,节距比为1:1.1~1.8:0.3~1.0,当为4个弹簧节距时,节距比为1:1.1~1.8:0.3~1.0:0.1~0.5,所述弹簧节距为弹簧中相邻圈的最外点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隆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