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提高铸造镁合金力学性能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铸造镁合金制造成本低,通常制造成本只有变形镁合金的1/10左右,有很好的价格优势,但是铸造镁合金的晶粒尺寸粗大、力学性能低,一般晶粒尺寸为200μm左右,力学性能中抗拉强度在150MPa以下,延伸率小于2%,因此,铸造镁合金通常只能用作一些力学性能要求较低的场合。要想使铸造镁合金能应用在力学性能要求高的零部件上,就必须要提高铸造镁合金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铸造镁合金无法应用于力学性能要求高的零部件上的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等径道角挤压加工装置,它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4和垫板9,垫板9固定在上模板1的下表面上,它还包括上模板固定套2、凸模8、压板7、凹模套3和凹模5,凸模8的上端嵌在上模板固定套2内,凸模8与上模板固定套2的上表面与垫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压板7的中央开有一个孔7-1,压板7固定在凹模套3的上表面上,凹模套3的下表面与下模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凹模5与凹模套3间隙配合,凹模5内开有第一直道5-2、第二直道5-3和弯道5-4,凹模5内 ...
【技术保护点】
铸造镁合金的等径道角挤压加工装置,它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4)和垫板(9),垫板(9)固定在上模板(1)的下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模板固定套(2)、凸模(8)、压板(7)、凹模套(3)和凹模(5),凸模(8)的上端嵌在上模板固定套(2)内,凸模(8)与上模板固定套(2)的上表面与垫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压板(7)的中央开有一个孔(7-1),压板(7)固定在凹模套(3)的上表面上,凹模套(3)的下表面与下模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凹模(5)与凹模套(3)间隙配合,凹模(5)内开有第一直道(5-2)、第二直道(5-3)和弯道(5-4),凹模(5)内第一直道(5-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守靖,姜巨福,王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