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形状记忆合金型材的制造工艺,具体涉及一种连续铸造Cu-Al-Ni形状记忆合金丝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一般以丝材、片材、箔材等形式加以应用。目前其制造工艺都是采用熔铸成锭,再经拉拔、挤压或压延等塑性加工方法。这种方法制得的产品只能得到无方向性的多晶组织。由于铜基合金晶体的弹性各向异性系数高达13,使多晶组织中相邻晶粒在变形时的应变量不一致,在晶界上形成很大的应力集中,导致沿晶界断裂,材料表现为脆性。Cu-Al-Ni由于晶粒粗大,应力集中现象更加严重。为了提高记忆合金的韧性,研究了各种方法细化晶粒,包括添加合金元素法、粉末冶金法、快速凝固方法、孕育处理法等。但研究结果显示细化晶粒虽然可使抗拉强度提高,但对提高塑性性能及记忆性能的作用甚微。所以,尽管铜基记忆合金已研究了30多年,仍未能得到实际应用。日本的本保元次郎在《铜と铜合金》2002年第41卷第1期“OCC プロヤスにょつて得らゎたCu-Al-Ni合金缐の形状记忆·超弹性效果”一文中,用加热铸型式连续铸造法(OCC法)制取了具有柱状晶组织的Cu-Al-Ni合金丝。这种组织在受到轴向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铸造Cu-Al-Ni形状记忆合金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铸型加热至1070~1080℃,合金液从铸型一端连续供给,其压头保持为5~10mm,从铸型的另一端连续拉出合金丝并在铸型出口处设置冷却装置冷却合金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沃光,余业球,蔡莲淑,陈先朝,贺春华,刘可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