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基复合材料反重力真空吸铸成形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823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铸造技术领域的铝基复合材料反重力真空吸铸成形设备,包括:熔炼装置、真空吸铸装置和气路部分。其中熔炼装置中,搅拌器设置在坩锅台上,保护气体通道设置在坩锅台上、搅拌器附近,绝热层置于防辐射层上,绝热层和防辐射层置于坩锅口;真空吸铸装置中,密封套筒、升液管和密封垫圈都设置在隔板上,隔板置于坩锅上的垫板上,模壳固定套通过压板固定于隔板上,模壳固定在模壳固定套内,吊钩和吊环均焊接在密封套筒上,密封套筒上的真空通道与气路部分相连;气路部分中,真空泵通过第一截止阀与真空罐相接,真空出口与排气出口通过节流阀和第二截止阀接在真空罐上,真空表接在真空罐旁管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
的设备,具体为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反重力真空吸铸成形设备。反重力真空吸铸属于精密铸造领域。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子等工业的大型、薄壁、复杂铝铸件的生产中。
技术介绍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主要包括粉末冶金、喷射铸造、有压或无压浸渗、搅拌复合等,通过搅拌复合后可直接进行复杂铸件的成形,因此该方法具有很大的潜力。对于结构复杂、大型薄壁和质量要求高的铸件,采用普通重力铸造的方法往往难以成形复合材料,需采用真空吸铸、差压铸造等特种铸造工艺;反重力真空吸铸方法成形主要特点有液态金属在反重力状况下充型,金属液上升速度可以控制,可以尽量避免欠铸、疏松、氧化夹杂等铸造缺陷,铸件机械性能较好,具有显著提高金属利用率、生产效率高及显著改善金属充型能力等优点。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号02115638,专利技术名称“镁、铝合金反重力真空消失模铸造方法及其设备”,该专利所述的设备由浇注炉、炉盖上的浇注台,其上放置的砂箱,连通浇注炉和砂箱的浇注管构成,浇注炉内包括带不锈钢炉衬的坩锅,浇注管外包覆保温加热线圈,浇注炉盖上具有保护气体和可控压力惰性气体通道,其综合了真空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反重力真空吸铸成形设备,包括:熔炼装置(1)、真空吸铸装置(2)、气路部分(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炼装置(1),包括:搅拌器(13)、保护气体通道(14)、绝热层(15)、防辐射层(16)、坩锅(17),搅拌器(13)、保护气体通道(14)设置在坩锅(17)台上,绝热层(15)置于防辐射层(16)上,绝热层(15)和防辐射层(16)置于坩锅(17)口;所述的真空吸铸装置(2),包括:隔板(4)、密封垫圈(5)、密封套筒(6)、压板(7)、模壳固定套(8)、吊钩(9)、模壳(10)、吊环(11)、真空通道(12)、升液管(18)、垫板(19),密封套筒(6)、升液管(18)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基复合材料反重力真空吸铸成形设备,包括熔炼装置(1)、真空吸铸装置(2)、气路部分(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熔炼装置(1),包括搅拌器(13)、保护气体通道(14)、绝热层(15)、防辐射层(16)、坩锅(17),搅拌器(13)、保护气体通道(14)设置在坩锅(17)台上,绝热层(15)置于防辐射层(16)上,绝热层(15)和防辐射层(16)置于坩锅(17)口;所述的真空吸铸装置(2),包括隔板(4)、密封垫圈(5)、密封套筒(6)、压板(7)、模壳固定套(8)、吊钩(9)、模壳(10)、吊环(11)、真空通道(12)、升液管(18)、垫板(19),密封套筒(6)、升液管(18)和密封垫圈(5)都设置在隔板(4)上,隔板(4)置于坩锅(17)上的垫板(19)上,模壳固定套(8)通过压板(7)固定于隔板(4)上,模壳(10)固定在模壳固定套(8)内,吊钩(9)和吊环(11)均焊接在密封套筒(6)上,真空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伟易宏展马乃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