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车起重运输车及其吊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6947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吊装夹具,包括:柔性的起吊连接件;夹紧被吊物的第一夹壁分板和第二夹壁分板,上述两分板交叉铰接,在铰接点的一端形成驱动端,另一端形成用于夹紧被吊物的夹持端,起吊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上述两分板的驱动端相连。起吊过程中克服被吊物的重力,使起吊连接件发生变形,两端逐渐靠近,使得分别与上述两分板的驱动端逐渐靠近,同时由于第一夹壁分板和第二夹壁分板交叉铰接,使得两者夹持端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从而实现了对被吊物的夹紧并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吊装夹具的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及运输,靠被吊物的重力自动调节夹角的大小,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吊装夹具的随车起重运输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起重器
,特别涉及一种随车起重运输车及其吊装夹具
技术介绍
随车起重运输车(随车吊)是一种通过液压举升及伸缩系统来实现货物的升降、回转以及吊运的设备,其兼具起重机和卡车的功能,可独立或协助其它运输工具进行起吊、装载、搬运等一系列工作的典型的多功能起重搬运设备,通常是将起重吊机装配于载货汽车上。由于目前运输砖块的随车起重运输车上的吊机配带的装卸吊装工具一般相对较简单,一般是钢丝绳、吊带或夹具吊装等。钢丝绳需要栓结在物件上,对于较大的笨重物件操作较困难,如果栓结不牢固,在起吊过程中很可能导致意外事故。而对于吊带在固定物件时,受物件大小形状限制给起吊带来不便,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夹具吊装结构一般比较大, 运输物件时还要随车配带,不仅占用货箱本身的空间同时还增加了运输车辆的自重。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吊装夹具,以使结构简单,同时降低安全隐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吊装夹具,以使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同时降低安全隐患。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吊装夹具的随车起重运输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吊装夹具,包括柔性的起吊连接件;用于夹紧被吊物的第一夹壁分板和第二夹壁分板,所述第一夹壁分板和所述第二夹壁分板交叉铰接,且在铰接点的一端形成驱动端,另一端形成用于夹紧被吊物的夹持端,所述起吊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壁分板和所述第二夹壁分板的驱动端相连。优选地,上述的吊装夹具中,所述起吊连接件为钢丝绳或起吊链条。优选地,上述的吊装夹具中,所述起吊连接件的两端均通过卸扣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壁分板和所述第二夹壁分板相连。优选地,上述的吊装夹具中,所述卸扣为U型卸扣。优选地,上述的吊装夹具中,所述第一夹壁分板和所述第二夹壁分板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夹壁分板和所述第二夹壁分板的夹持端均具有向二者之间弯折,以勾住被吊物的折勾。优选地,上述的吊装夹具中,所述第一夹壁分板和所述第二夹壁分板的铰接点处均开设有腰弧孔。优选地,上述的吊装夹具中,所述第一夹壁分板和所述第二夹壁分板通过螺栓铰接,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夹壁分板和所述第二夹壁分板两者的所述腰弧孔。优选地,上述的吊装夹具中,所述螺栓上靠近所述螺母的端部设置有开口销。一种随车起重运输车,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吊装夹具。优选地,上述的随车起重运输车中,所述吊装夹具为多个,并沿直线布置。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吊装夹具,包括柔性的起吊连接件以及用于夹紧被吊物的第一夹壁分板和第二夹壁分板,其中,第一夹壁分板和第二夹壁分板交叉铰接,且在铰接点的一端形成驱动端,另一端形成用于夹紧被吊物的夹持端,且起吊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壁分板和第二夹壁分板的驱动端相连。工作时,柔性的起吊连接件在起吊过程中由于需要克服被吊物的重力,因此发生变形,两端逐渐靠近,使得分别与该起吊连接件的两端相连的第一夹壁分板和第二夹壁分板的驱动端逐渐靠近,同时由于第一夹壁分板和第二夹壁分板交叉铰接,使得两者夹持端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从而实现了对被吊物的夹紧并固定。本技术提供的吊装夹具的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及运输,而且靠被吊物的重力自动调节夹角的大小,安全可靠。·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随车起重运输车,具有上述任一项的吊装夹具。由于吊装夹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吊装夹具的随车起重运输车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O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装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半剖视图;图3为图2中I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核心是提供一种吊装夹具,以使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同时降低安全隐患。本技术的另一个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吊装夹具的随车起重运输车。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图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吊装夹具,包括柔性的起吊连接件I以及用于夹紧被吊物的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其中,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交叉铰接,且在铰接点的一端形成驱动端,另一端形成用于夹紧被吊物的夹持端,且起吊连接件I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的驱动端相连。工作时,柔性的起吊连接件I在起吊过程中由于需要克服被吊物的重力,因此发生变形,两端逐渐靠近,使得分别与该起吊连接件I的两端相连的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的驱动端均逐渐靠近,同时由于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交叉铰接,使得两者夹持端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从而实现了对被吊物的夹紧并固定。本技术提供的吊装夹具的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及运输,而且靠被吊物的重力自动调节夹角的大小,安全可靠。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起吊连接件I为钢丝绳或起吊链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起吊连接件I的长度和材料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而设定,且均在保护范围内。由于卸扣2体积小而且载重量大,因此,优选的实施例中,将起吊连接件I的两端均通过卸扣2分别与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相连。在实际生产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承载需要设置不同的索具。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卸扣2为U型卸扣。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的结构相同,以实现对被吊物的稳定起吊,防止倾斜。由图I可知,均为由靠近起吊连接件I的一端向下并靠近另一者的方向延伸至交叉点相交后向下向内弯折,并在末端弯折成用于固定被吊物的向内的折勾的板,即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类似X型设置。工作时,由于被吊物的自重,使得起吊连接件I收缩变形,带动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的上部分的夹角逐渐变小,由于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交叉铰接,从而其下部分的夹角也逐渐变小,最终利用末端的折勾固定被吊件,完成吊装工作。 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的铰接点处均开设有腰弧孔4。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通过螺栓3铰接,且螺栓3穿过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两者的腰弧孔4。即将螺栓3穿过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上的腰弧孔4,并用螺母3固定,以实现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的铰接。优选地,采用六角螺栓3和六角螺母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还可通过其他装置实现两者的铰接,且均在保护范围内。为了防止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在相互旋转时,设置在螺栓3上的螺母5脱落而发生事故,本实施例中在螺栓3上靠近螺母5的端部设置了开口销6,以对螺母5进行限位。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随车起重运输车,其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吊装夹具。由于该吊装夹具为如上述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吊装夹具,因此兼具上述吊装夹具的所有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在起吊物线性体积较大时,为了保证其起吊过程的稳定,本实施例中将吊装夹具设置为多个,并沿直线布置,以更稳定的对被吊物起吊。使用时,将被吊物的长度方向沿吊装夹具的布置方向布置。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的起吊连接件(1);用于夹紧被吊物的第一夹壁分板(41)和第二夹壁分板(42),所述第一夹壁分板(41)和所述第二夹壁分板(42)交叉铰接,且在铰接点的一端形成驱动端,另一端形成用于夹紧被吊物的夹持端,所述起吊连接件(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壁分板(41)和所述第二夹壁分板(42)的驱动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兆义杨路王本路
申请(专利权)人: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