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熔池液面稳定、熔池表面保护膜不与旋转的铸辊接触、铸带质量好的双辊连铸镁合金薄带浇铸装置。
技术介绍
镁合金密度小、比强度高、导热导电性好;同时具有良好的阻尼减震和电磁屏蔽性能,可用于电子装置,如移动通信、手提电脑等的壳体结构件,可以代替塑料以满足产品的轻、薄、小型化,高集成度等要求,市场前景好。但由于镁合金六方晶系的晶体结构特征,使其加工工序长,成材率低,生产镁合金板材的传统工艺其成材率不超过40%。采用双辊法工艺直接从合金液获得接近于最终板材尺寸,是多年来人们追求的目标。薄带坯近终形成型可大大缩短板材加工的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其生产过程是在双辊薄带铸造过程中,连续将熔融金属注入两辊表面和辊端侧封板所围成的区域形成熔池。金属液和铸辊接触后,铸辊使金属液体先冷却至凝固温度,随后产生过冷在辊表面上半部分开始凝固。随着铸辊的转动,两辊面凝固层逐渐长厚,并和铸辊一起向下移动,在两辊最小间隙附近完成全部凝固而形成薄带。双辊法工艺可分为水平式和立式两种。水平双辊法生产铝合金板材已经成熟,在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应用,这种工艺虽然容易控制,工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薄带连铸浇铸装置,两个并列的铸辊的两端面分别通过支撑结构连接侧封板,其特征在于:挡板沿铸辊轴向放置在铸辊表面且与侧封板固定连接形成四周封闭的顶端高于铸辊顶端的矩形槽,该矩形槽用紧固装置加固,挡板下端与铸辊直接接触,其接触面为弧面;挡板的工作面面向两个铸辊间的辊缝,挡板工作面的背面连接有功能板,功能板的底面与铸辊紧密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薄带连铸浇铸装置,两个并列的铸辊的两端面分别通过支撑结构连接侧封板,其特征在于挡板沿铸辊轴向放置在铸辊表面且与侧封板固定连接形成四周封闭的顶端高于铸辊顶端的矩形槽,该矩形槽用紧固装置加固,挡板下端与铸辊直接接触,其接触面为弧面;挡板的工作面面向两个铸辊间的辊缝,挡板工作面的背面连接有功能板,功能板的底面与铸辊紧密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薄带连铸浇铸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培道,杨春楣,蒋斌,王健,戴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