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轮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25529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在电动轮自卸车中的液压举升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管简单,抗污染及可靠性高,易于实现比例控制的电动轮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该包括:分体式阀芯举升阀、高压过滤器、第一举升齿轮泵、第二举升齿轮泵、液压油箱、第一个三通管、第二个三通管、第一液压举升油缸、第二液压举升油缸、四位先导阀、电磁比例控制阀和恒压变量泵,第一液压举升油缸包括第一延伸腔和第一收缩腔,第二液压举升油缸包括第二延伸腔和第二收缩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举升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电动轮自卸车中的液压举升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电动轮自卸车厂家在电动轮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上都是采用的通用元器件,其通常采用了多个溢流阀、电磁换向阀和许多单向阀等等,基于矿用自卸车在矿山的运行条件,这类举升系统普遍存在如下缺陷1、配管复杂,举升系统往往是通过很多通用阀通过许多软管或者硬管连接而实现;2、耐用性以及可靠性差,一般通用阀在材质选用、表面处理以及制造等工艺上很难满足矿山条件要求;3、抗污染能力差;4、通用液压元件难以实现精确的比例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动轮自卸车举升系统存在的配管复杂、可靠性及抗污染能力缺陷,提供一种配管简单,抗污染及可靠性高,易于实现比例控制的电动轮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轮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式阀芯举升阀、高压过滤器、第一举升齿轮泵、第二举升齿轮泵、液压油箱、第一个三通管、第二个三通管、第一液压举升油缸、第二液压举升油缸、四位先导阀、电磁比例控制阀和恒压变量泵,第一液压举升油缸包括第一延伸腔和第一收缩腔,第二液压举升油缸包括第二延伸腔和第二收缩腔;所述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阀芯出油口经由第一个三通管分别与第一延伸腔和第二延伸腔连接,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阀芯进油口经由第二个三通管分别与第一收缩腔和第二收缩腔连接,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进油口与所述高压过滤器的出油口连接,该高压过滤器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举升齿轮泵和第二举升齿轮泵的出油口连接,第一举升齿轮泵和第二举升齿轮泵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回油出油口与液压油箱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四位先导阀的出油口与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控制进油口连接,四位先导阀的进油口与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控制出油口连接,所述电磁比例控制阀的出油口与四位先导阀的控制进油口连接,电磁比例控制阀的进油口经由所述恒压变量泵与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口连接;车身ECU控制所述电磁比例控制阀的输出压力,所述四位先导阀根据电磁比例控制阀的输出压力来控制所述分体式阀芯举升阀内各阀芯的开合,从而使得车身ECU能够控制电动轮自卸车的车厢进行举升、迫降、保持和浮动动作。优选地,所述四位先导阀为四位六通先导阀,所述电磁比例控制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比例控制阀。优选地,所述恒压变量泵为车辆转向刹车系统中的转向刹车泵。本技术采用两级控制二位三通电磁比例控制阀控制四位六通先导阀阀芯移动,四位六通先导阀控制举升阀阀芯移动,能够对车厢进行精确的举升、下降、中位和浮动四种操作,电磁阀的输出压力控制都是通过车载控制器软件运算来实现,避免了在外部管路上实现逻辑运算,这样大大降低了外部管路连接的复杂性,相对于管路实现来说,比例控制能够使系统运行更加平稳可靠。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电动轮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的方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动轮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的原理图。附图标号说明I举升齿轮泵 2 液压油箱3高压过滤器 4 分体式阀芯举升阀5液压举升油缸 6 四位先导阀7电磁比例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结合图I和图2,本技术的电动轮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其包括分体式阀芯举升阀4、高压过滤器3、举升齿轮泵I、液压油箱2、第一个三通管、第二个三通管、液压举升油缸5、四位先导阀6、电磁比例控制阀7和恒压变量泵,其中,举升齿轮泵I包括第一举升齿轮泵和第二举升齿轮泵,液压举升油缸5包括第一液压举升油缸和第二液压举升油缸,第一液压举升油缸包括第一延伸腔和第一收缩腔,第二液压举升油缸包括第二延伸腔和第二收缩腔。主油路中,所述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阀芯出油口经由第一个三通管分别与第一延伸腔和第二延伸腔连接,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阀芯进油口经由第二个三通管分别与第一收缩腔和第二收缩腔连接,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进油口与所述高压过滤器的出油口连接,该高压过滤器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举升齿轮泵和第二举升齿轮泵的出油口连接,第一举升齿轮泵和第二举升齿轮泵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回油出油口与液压油箱的进油口连接。控制油路中,所述四位先导阀的出油口与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控制进油口连接,四位先导阀的进油口与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控制出油口连接,所述电磁比例控制阀的出油口与四位先导阀的控制进油口连接,电磁比例控制阀的进油口经由所述恒压变量泵与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口连接。车身EOJ (Electronic Control Unit)控制所述电磁比例控制阀的输出压力,所述四位先导阀根据电磁比例控制阀的输出压力来控制所述分体式阀芯举升阀内各阀芯的开合,从而使得车身ECU能够控制电动轮自卸车的车厢进行举升、迫降、保持和浮动动作。这里四位先导阀优选为为四位六通先导阀,所述电磁比例控制阀为二位三通电磁比例控制阀。恒压变量泵优选为为车辆转向刹车系统中的转向刹车泵。在本技术中,当二位三通电磁比例阀其中的一个继电器在车身E⑶的控制下得电,则阀芯打开,液压油通过出油口进入四位六通先导阀推动阀芯左右移动,由于二位三通电磁阀是比例控制,其可以控制输出油口液压油的压力,四位六通先导阀阀芯则根据电磁阀输出压力的大小来控制分体式阀芯举升阀各阀芯停止的位置,实现车厢举升、迫降、保持、浮动四个功能。当先导阀处于代表举升的档位时,四位先导阀控制分体式阀芯举升阀内的阀芯出油口打开,阀芯进油口关闭,液压控制油流入接举升缸延伸腔的举升阀芯,推动阀芯移动,使主油路中的液压油通过举升齿轮泵、高压过滤器、分体式阀芯举升阀到达举升油缸中的延伸腔实现举升动作,使车厢快速上升。当先导阀处于代表保持的档位时,四位先导阀控制分体式阀芯举升阀内的所有油口关闭,车厢停止运动。 当先导阀处于代表浮动的档位时,四位先导阀控制分体式阀芯举升阀内的所有油口打开,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所有油口与液压油箱相通,举升缸内所有位置均无压力,车厢在自重的作用下下落。当先导阀处于代表迫降的档位时,四位先导阀控制分体式阀芯举升阀内的阀芯出油口关闭,阀芯进油口打开,液压控制油流入接举升缸收缩腔的阀芯,推动此阀芯移动,主油路中的液压油通过举升齿轮泵、高压过滤器、体式阀芯举升阀到达举升缸中的收缩腔,压力油迫使伸缩腔内的收缩油缸回缩,使车厢快速下降。本技术用一个二位三通电磁比例控制阀来实现四位六通先导阀的举升、下降、中位和浮动四个位置,电磁阀的输出压力控制都是通过车载控制器软件运算来实现,避免了在外部管路上实现逻辑运算,这样大大降低了外部管路连接的复杂性,相对于管路实现来说,比例控制能够使系统运行更加平稳可靠。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轮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式阀芯举升阀、高压过滤器、第一举升齿轮泵、第二举升齿轮泵、液压油箱、第一个三通管、第二个三通管、第一液压举升油缸、第二液压举升油缸、四位先导阀、电磁比例控制阀和恒压变量泵,第一液压举升油缸包括第一延伸腔和第一收缩腔,第二液压举升油缸包括第二延伸腔和第二收缩腔; 所述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阀芯出油口经由第一个三通管分别与第一延伸腔和第二延伸腔连接,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阀芯进油口经由第二个三通管分别与第一收缩腔和第二收缩腔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轮自卸车液压举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式阀芯举升阀、高压过滤器、第一举升齿轮泵、第二举升齿轮泵、液压油箱、第一个三通管、第二个三通管、第一液压举升油缸、第二液压举升油缸、四位先导阀、电磁比例控制阀和恒压变量泵,第一液压举升油缸包括第一延伸腔和第一收缩腔,第二液压举升油缸包括第二延伸腔和第二收缩腔;所述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阀芯出油口经由第一个三通管分别与第一延伸腔和第二延伸腔连接,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阀芯进油口经由第二个三通管分别与第一收缩腔和第二收缩腔连接,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进油口与所述高压过滤器的出油口连接,该高压过滤器的两个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举升齿轮泵和第二举升齿轮泵的出油口连接,第一举升齿轮泵和第二举升齿轮泵的进油口分别与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回油出油口与液压油箱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四位先导阀的出油口与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控制进油口连接,四位先导阀的进油口与分体式阀芯举升阀的控制出油口连接,所述电磁比例控制阀的出油口与四位先导阀的控制进油口连接,电磁比例控制阀的进油口经由所述恒压变量泵与所述液压油箱的出油口连接;车身ECU控制所述电磁比例控制阀的输出压力,所述四位先导阀根据电磁比例控制阀的输出压力来控制所述分体式阀芯举升阀内各阀芯的开合,从而使得车身ECU能够控制电动轮自卸车的车厢进行举升、迫降、保持和浮动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湘潭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