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加工用内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3655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5:15
一种机加工用内胀具,属于机械加工用器具技术领域。包括胀具主体、芯轴、螺母,所述胀具主体由至少三瓣构成,组合后为外周面与待加工零件内周面相配合的圆柱形结构,所述芯轴与胀具主体同轴,且置于胀具主体内,伸出端通过螺母固定,其两端轴心顶装于机床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壁接触面大,装夹力分布均匀,减小装夹应力车、磨削径向应力及变形保证真圆度。保证胀具主体内孔、外圆同轴度。可同时车、磨削零件端面,保证端面垂直度。适用于薄壁类管形、口部台阶管形零件的加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用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加工用内胀具
技术介绍
加工高精度高速回转套筒类零件,内外圆的粗糙度,尺寸精度,圆度及同轴度要求高,针对此类薄壁类管形、口部台阶形式的零件车或磨加工,现有的工装夹具无法满足此类零件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加工用内胀具,它适用于 薄壁类管形、口部台阶管形零件的加工。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加工用内胀具,包括胀具主体、芯轴、螺母,所述胀具主体由至少三瓣构成,组合后为外周面与待加工零件内周面相配合的圆柱形结构,所述芯轴与胀具主体同轴,且置于胀具主体内,伸出端通过螺母固定,其两端轴心顶装于机床上。所述胀具主体相邻瓣块间具有间隙。所述胀具主体带有内锥孔,芯轴为与胀具主体内锥孔相配合的结构,芯轴与胀具主体同轴。所述芯轴螺纹段与芯轴主体间设有空刀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内壁接触面大,装夹力分布均匀,减小装夹应力车、磨削径向应力及变形保证真圆度。保证胀具主体内孔、外圆同轴度。可同时车、磨削零件端面,保证端面垂直度。适用于薄壁类管形、口部台阶管形零件的加工。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加工用内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胀具主体、芯轴、螺母,所述胀具主体由至少三瓣构成,组合后为外周面与待加工零件内周面相配合的圆柱形结构,所述芯轴与胀具主体同轴,且置于胀具主体内,伸出端通过螺母固定,其两端轴心顶装于机床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富创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