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工机械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适应于车床上加工衬套内外封闭“C ”字形油槽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机械行业的飞速发展,对工件和加工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机械加工中经常遇到衬套内外封闭式字形油槽的加工,现有技术的油槽加工一般指的是直线形油槽,加工时只需将勾槽车刀直接装在刀架上,通过中滑板就可以调整深度,然后用手来回拖动床鞍,即可完成直线油槽的加工,现有技术的车床结构设计不合理,加工精度低,不能加工衬套的内外封闭式“⑴”字形油槽,生产效率低,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加工精度高,加工速度快,可方便加工衬套内外封闭“ 00 ”字形油槽的衬套油槽加工装置,所述的衬套油槽加工装置由调节栓、连杆、夹紧座、驱动盘、定位座、被动齿轮、主动齿轮、定位前套、底座、定位后套、刀杆组成,其特征是底座固定在车床刀架上,定位座、定位前套和定位后套固定在底座上,定位座上设置被动齿轮,定位前套上设置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由连接机构与车床主轴的卡盘连接,被动齿轮上设置驱动盘,驱动盘上设置调节栓,连杆连接调节栓和夹紧座,夹紧座固定在刀杆的后端,刀杆设置在定位前套和定位后套内,并且可以前后滑动,刀头固定在刀杆的前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衬套油槽加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可方便加工衬套内外封闭“⑴”字形油槽。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调节栓,2.连杆,3.夹紧座,4.驱动盘,5.定位座,6.被动齿轮,7.主动齿轮,8.定位前套,9.底座,10.定位后套,11.刀杆。 ...
【技术保护点】
衬套油槽加工装置,由调节栓(1)、连杆(2)、夹紧座(3)、驱动盘(4)、定位座(5)、被动齿轮(6)、主动齿轮(7)、定位前套(8)、底座(9)、定位后套(10)、刀杆(11)组成,其特征是底座(9)固定在车床刀架上,定位座(5)、定位前套(8)和定位后套(10)固定在底座(9)上,定位座(5)上设置被动齿轮(6),定位前套(8)上设置主动齿轮(7),主动齿轮(7)和被动齿轮(6)啮合,主动齿轮(7)上设置连接机构与车床主轴的卡盘连接,被动齿轮(6)上设置驱动盘(4),驱动盘(4)上设置调节栓(1),连杆(2)连接调节栓(1)和夹紧座(3),夹紧座(3)固定在刀杆(11)的后端,刀杆(11)设置在定位前套(8)和定位后套(10)内,刀头固定在刀杆(11)的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涛,焦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瑞祥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