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器的气体分布装置,包括由至少一组合件组成的气体分布层,组合件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三环体和第四环体,第一环体的外壁通过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分别与第二环体、第三环体和第四环体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二环体的外壁通过第四支板与第三环体的外壁相连,第三环体的外壁通过第五支板与第四环体的外壁相连,第一环体和第三环体的外壁上均布有3个支脚,第三环体的其中一支脚上设有凸锁槽,第二环体和第四环体的外壁上均布有4个支脚,第二环体的其中一支脚上设有与所述凸锁槽相匹配的凸锁扣。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气体分布均匀,避免了偏流现象,提高了填料和塔器的使用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塔器的气体分布装置。
技术介绍
炼油、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冷却塔、洗涤塔、吸收塔、再生塔等塔器中一般都有液体分布装置,根据不同的工况条件设有1-4层液体分布器,但是气体分布器比较简单,一般结构为气体进口的圆筒上开少许方孔或圆孔,此类结构在直径5米以下的塔器中气体分布问题不大。随着工业装置的大型化,设备也需要大型的设计,大型化设备的气体分布装置非常重要,原有的气体进口装置无法满足要求,会造成塔器内气体偏流,降低填料的实际利用率,从而降低塔器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气体分布均匀、避免气体偏流、提高塔器使用效率的塔器的气体分布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塔器的气体分布装置,包括气体分布层,所述气体分布层包括至少一组合件,该组合件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三环体和第四环体,所述第一环体的外壁通过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分别与所述第二环体、第三环体和第四环体的外壁相连,所述所述第二环体的外壁通过第四支板与所述第三环体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三环体的外壁通过第五支板与所述第四环体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环体和第三环体的外壁上均布有3个支脚,所述第三环体的其中一支脚上设有凸锁槽,所述第二环体和第四环体的外壁上均布有4个支脚,所述第二环体的其中一支脚上设有与所述凸锁槽相匹配的凸锁扣。进一步,所述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三环体和第四环体的上部均均布有3个U型口,使气体分布均匀。进一步,还包括至少一单体,该单体包括环体本体、以及均布在该环体本体外壁上的6个支脚,单体的支脚与组合件的支脚相接触,从而围成正六边形孔,使得气体分布均匀。进一步,所述环体本体的上部均布有3个U型口,使得气体分布均匀。进一步,所述组合件和单体为多个并组合成圆形,相邻所述组合件通过所述凸锁槽和凸锁扣相配合连接,且相邻所述组合件的支脚相接触,所述单体位于所述组合件的外侧与塔器内壁的间隙之间,且所述单体的支脚与相邻所述组合件的支脚相接触。进一步,所述气体分布层为多层,且相邻所述气体分布层相互交错分布,使得气体分布均匀。进一步,所述气体分布层的高度为f 4米,高度可以根据塔器的需要进行设置,每个塔器设一段。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多层气体分布层放在塔器的气体入口填料段处,即位于填料支撑栅上面,填料下面,相邻气体分布层相互交错分布,其高度在I至4米之间,并且每个塔器设一段,根据塔器的大小,气体分布层由多个组合件和单体组成一个圆形,相邻组合件之间通过凸锁槽和凸锁扣连接成一体,单体位于组合件的外侧与塔器的内壁的间隙之间,气体分布层通过组合件和单体的组合从而构成蜂窝状,在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三环体、第四环体和环体本体内形成圆柱孔,在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第四支板、第五支板以及支脚之间形成正六边形孔,气体通过组合件和单体上的圆柱孔、正六边形孔、U型口后分布均匀,避免了偏流现象,提高了塔器及填料的使用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气体分布均匀,避免了偏流现象,提闻了填料和塔器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单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I、图2,一种塔器的气体分布装置,包括气体分布层,所述气体分布层包括至少一组合件,该组合件包括第一环体I、第二环体2、第三环体3和第四环体4,所述第一环体I的外壁通过第一支板5、第二支板6、第三支板7分别与所述第二环体2、第三环体3和第四环体4的外壁相连,所述所述第二环体2的外壁通过第四支板8与所述第三环体3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三环体3的外壁通过第五支板9与所述第四环体4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环体I和第三环体3的外壁上均布有3个支脚10,所述第三环体3的其中一支脚上设有凸锁槽11,所述第二环体2和第四环体4的外壁上均布有4个支脚10,所述第二环体2的其中一支脚上设有与所述凸锁槽11相匹配的凸锁扣12。所述第一环体I、第二环体2、第三环体3和第四环体4的上部均均布有3个U型口 13,使气体分布均匀。还包括至少一单体,该单体包括环体本体14、以及均布在该环体本体14外壁上的6个支脚10,单体的支脚10与组合件的支脚10相接触,从而围成正六边形孔,所述环体本体14的上部均布有3个U型口 13,使得气体分布均匀。所述组合件和单体为多个并组合成圆形,相邻所述组合件通过所述凸锁槽11和凸锁扣12相配合连接,且相邻所述组合件的支脚10相接触,所述单体位于所述组合件的外侧与塔器内壁的间隙之间,且所述单体的支脚10与相邻所述组合件的支脚10相接触。所述气体分布层为多层,且相邻所述气体分布层相互交错分布,使得气体分布均匀。所述气体分布层的高度为f 4米,高度可以根据塔器的需要进行设置,每个塔器设一段。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多层气体分布层放在塔器的气体入口填料段处,即位于填料支撑栅上面,填料下面,相邻气体分布层相互交错分布,其高度在I至4米之间,并且每个塔器设一段,根据塔器的大小,气体分布层由多个组合件和单体组成一个圆形,相邻组合件之间通过凸锁槽11和凸锁扣12连接成一体,单体位于组合件的外侧与塔器的内壁的间 隙之间,气体分布层通过组合件和单体的组合从而构成蜂窝状,在第一环体I、第二环体2、第三环体3、第四环体4和环体本体14内形成圆柱孔,在第一支板5、第二支板6、第三支板7、第四支板8、第五支板9以及支脚10之间形成正六边形孔,气体通过组合件和单体上的圆柱孔、正六边形孔、U型口 13后分布均匀,避免了偏流现象,提高了塔器及填料的使用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塔器的气体分布装置,包括气体分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层包括至少一组合件,该组合件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三环体和第四环体,所述第一环体的外壁通过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分别与所述第二环体、第三环体和第四环体的外壁相连,所述所述第二环体的外壁通过第四支板与所述第三环体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三环体的外壁通过第五支板与所述第四环体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环体和第三环体的外壁上均布有3个支脚,所述第三环体的其中一支脚上设有凸锁槽,所述第二环体和第四环体的外壁上均布有4个支脚,所述第二环体的其中一支脚上设有与所述凸锁槽相匹配的凸锁扣。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塔器的气体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三环体和第四环体的上部均均布有3个U型口。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塔器的气体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层还包括至少一单体,该单体包括环体本体、以及均布在该环体本体外壁上的6个支脚。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器的气体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本体的上部均布有3个U型口。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器的气体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件和单体为多个并组合成圆形,相邻所述组合件通过所述凸锁槽和凸锁扣相配合连接,且相邻所述组合件的支脚相接触,所述单体位于所述组合件的外侧与塔器内壁的间隙之间,且所述单体的支脚与相邻所述组合件的支脚相接触。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器的气体分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层为多层,且相邻所述气体分布层相互交错分布。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塔器的气体分布装置,包括气体分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布层包括至少一组合件,该组合件包括第一环体、第二环体、第三环体和第四环体,所述第一环体的外壁通过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第三支板分别与所述第二环体、第三环体和第四环体的外壁相连,所述所述第二环体的外壁通过第四支板与所述第三环体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三环体的外壁通过第五支板与所述第四环体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环体和第三环体的外壁上均布有3个支脚,所述第三环体的其中一支脚上设有凸锁槽,所述第二环体和第四环体的外壁上均布有4个支脚,所述第二环体的其中一支脚上设有与所述凸锁槽相匹配的凸锁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松,范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新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