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手术的导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1637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手术的导向器,它具有一定位板(1),该定位板(1)内侧的下部设有与人体外踝部的表面相匹配的凹窝(4),外侧在位于所述凹窝(4)的上部设有导向柱(2),其体内设有同轴的植入骨固定螺钉的导向孔(2-1),其特征在于,定位板(1)外侧在所述凹窝(4)的对应处设有校准架(3),该校准架(3)包括一竖直校准杆(3-1),其轴线位于定位板(1)的纵向垂直平分面内且与定位板(1)平行;所述的导向柱(2)为两个且对称于定位板(1)的纵向垂直平分面,二者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定位板(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向器针对不同个体的骨固定螺钉的植入均起到比较准确的引导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手术的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下胫腓联合是由胫腓骨远端和下胫腓韧带体构成的微动连接,是维持踝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外伤导致下胫腓联合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通常表现为下胫腓联合分离。下胫腓联合不仅起到维持踝关节正常对应关系的作用,更是传递应力并调节腓骨负荷比例的重要解剖结构;下胫腓联合分离影响了踝关节的负重应力传递和调节机制,造成负重时距骨外翻增加,并导致踝关节正常负重状态和踝穴的正常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产生疼痛、慢性踝关节不稳以及引发创伤性踝关节炎。目前,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通常采用AO组织推荐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即在裸关节以上2 3cm,由后外向前内呈25 35°角,并平行于裸关节平面植入3. 5mm或4. 5mm皮质骨螺钉进行固定。但是手术时,上述的植入方向难以把握,要求术者具有一定的手术经验或者需要在C臂监测下进行操作,常常需要反复定位、多次透视方能准确植入螺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金丹等在“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数字化导向模板的设计及其初步临床应用”(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第29卷第7期)一文中提供了一种数字化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固定手术的导向器,它具有一定位板(1),该定位板(1)内侧的下部设有与人体外踝部的表面相匹配的凹窝(4),外侧在对应于所述凹窝(4)的上部设有导向柱(2),其体内设有同轴的植入骨固定螺钉的导向孔(2?1),其特征在于,定位板(1)外侧在所述凹窝(4)的对应处设有校准架(3),该校准架(3)包括一竖直校准杆(3?1),其轴线位于定位板(1)的纵向垂直平分面内且与定位板(1)平行;所述的导向柱(2)为两个且对称于定位板(1)的纵向垂直平分面,二者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于定位板(1),二者轴线的夹角为50°~70°且交于定位板(1)的内侧;所述的凹窝(4)的形心与两导向柱(2)轴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卫东欧阳钧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