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导向连续金属铸造机的铸带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158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设备,用于在连续金属铸造机上沿着基本椭圆形的路径引导移动的、柔性的、张紧的铸带。该连续金属铸造机具有进口端、出口端和从进口端向出口端延伸的移动模铸区域。该设备在铸造机进口端处具有非旋转流体枕结构。该流体枕结构支撑铸带的模宽。该设备在铸造机的进口端处具有两个窄的台肩辊筒,它们邻近进口端流体枕结构的相对侧。各个窄辊支撑铸带位于移动模铸区域外侧的一部分。当铸带沿其基本椭圆形的路径旋转时,各个窄辊围绕流体枕结构引导铸带。该设备还便于用于围绕流体枕结构悬浮铸带的加压流体的密封、受控排放和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连续金属铸造机,其具有由循环铸带或多个铸带提供的基本直线形的或者平坦的移动模腔或者模室,必须从连续金属铸造机的进口端对所述的铸带进行导向、导引或者引导,使其进入并且沿着模室或铸造区域并从此处到达出口。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在连续金属铸造机的进口处对配置有非旋转、带悬浮式、半柱形铸带支撑结构的连续金属铸造机上的循环金属铸带进行导向、引导或导引。
技术介绍
用于铸造熔融金属的双带式连续铸造机采用上方和下方循环铸带,它们较薄且宽。该铸带由本领域公知的适当的、导热的、柔性的金属材料形成。上方和下方铸带均在高张力下围绕各个铸带支架在基本椭圆形的路径中旋转。旋转的上方和下方铸带形成移动模具铸造区域。该铸造区域在所谓平坦的铸带之间形成,该铸带从连续金属铸造机的进口进入铸造区域并且从此处离开。因此,铸造区域沿着表面上平坦的铸造平面从连续金属铸造机的进口端延伸到其出口端。在其基本椭圆形的路径中旋转时,各个铸带直接并且紧密地接触关于铸造区域的进口和出口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并且连续地围绕这两个辊筒行进。可选的,各个铸带可以围绕相组合的进口端非旋转、带悬浮式、半柱形铸带支撑结构和进口端。该非旋转、悬浮式、半柱形铸带支撑设备通常采用高压空气或者其它流体以浮动或者“悬浮”铸带,使其沿着固定设备移动并且在其基本为椭圆形的路径中旋转。该高压流体从半柱形流体枕壳射出,该半柱形流体枕壳悬浮铸带并且有助于其进行旋转。分别在美国专利No.6,386,267和No.6,575,226中描述了该设备和方法,所述专利通过引用而整体结合于此。非旋转、悬浮式、半柱形铸带支撑设备和出口端的结合提供了多种优点。使用这种结合在铸造机中提供了另外的空间,该空间可用于改进对铸带的冷却、支撑和稳固。然而,利用任何一种结合形式,都应该张紧、引导或导向铸带,并且在一些情形中,在进入模具的铸造部分之前对铸带预加热。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这些功能。一般通过移动铸造机的出口端辊筒而将铸带张紧。各个铸带在移动模具铸造区域的整个宽度上均处于显著的和均匀的张力下。一般通过沿着水平于或者平行于铸造平面的方向移动出口端辊筒而实现这种张紧。除了被张紧之外,上方和下方铸带还需要被导向和引导。当铸带在铸造机操作期间旋转时,它们趋于以不可预测的方式侧向移动。铸带导向是用于在期望方向中引起有意的横向运动从而在熔融金属铸造期间实现或者保持铸带的理想轨迹。然而,不能通过利用边缘引导方式限制铸带的侧向运动而导向或引导铸带。高张力铸带围绕辊筒的侧向运动涉及如此大的侧向或者边缘方向的作用力,以至旋转铸带的边缘会被运动限制边缘引导件扭曲、弄皱和撕裂。因此,传统上,当铸带直接接触各个辊筒的周边表面时,通过稍微的倾斜出口端辊筒的旋转轴线而导向或者引导铸带。出口端辊筒的旋转轴线或者水平的或者竖直的(或者这两种方式相结合)关于被导向铸带的铸造区域平面倾斜或歪斜。通过采用竖直倾斜导向铸带是最为有效的。在下面并且在美国专利No.4,901,785中更加详细描述了水平和竖直倾斜导向,所述专利通过引用而整体结合于此。将出口端辊筒的旋转轴线水平倾斜或者水平歪斜用以相对于出口端辊筒的旋转轴线产生很小的前置角,该小的前置角使得铸带在期望的侧向方向中接近出口端辊筒从而实现受控的水平倾斜铸带导向。铸带在出口端辊筒上沿侧向方向的行进也关于进口端辊筒的旋转轴线产生循环带的小前置角,从而在进口端辊筒处导致类似的受控水平倾斜铸带导向。将出口端辊筒的旋转轴线竖直倾斜或竖直歪斜用以相对于出口端辊筒的旋转轴线产生很小的前置角。同时,铸带关于出口端辊筒的旋转轴线产生相关的小的前置角。换言之,对于传统铸造机的竖直倾斜导向,铸带关于辊筒旋转平面以一定的角度绕在进口端辊筒和进口端辊筒上,该角度等于进口端辊筒关于进口端辊筒的竖直偏移角度。然而,用非旋转、悬浮式、半柱形铸带支撑设备替代进口端辊筒直接影响到两种铸带导向思想。由于高张力铸带未与旋转的进口端辊筒表面形成直接的、或紧密的接触,从而对进口端流体枕铸带导向控制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当不存在铸带与旋转的进口端辊筒表面的直接接触时,水平倾斜的侧到侧作用力差值导向以及竖直倾斜前置角导向不能精确地控制铸带轨迹。因此,创造性地结合较窄的台肩辊筒与流体枕设计使得流体枕和铸造平面的主要优点均能实现,而不会降低标准铸带的导向能力。而且,通常对铸带预加热以确保能够铸造出均匀高质量的产品。在进入模具之间对铸带预加热降低了铸带中的热致应变,由此有助于在铸造期间保持铸带的平坦。平它的铸带能够保护被铸造的固化熔融金属不受由于高温铸造引起的不可预测的铸带扭曲的影响。在美国专利No.4,537,243中公开了铸带预加热,所述专利通过引用而整体结合于此。在采用非旋转、悬浮式、半柱形铸带支撑设备的铸造机中,通过使用高温高压流体例如空气、水或蒸汽能够支持铸带并且预加热铸带。为了安全地完成这些功能,对高温高压流体实现有效的边缘密封和受控排放是重要的。一般的,高温高压流体被排放到周边环境中。然而,理想的是,收集并且储存高温流体从而它可被回收并且有可能被循环,而不是被排放到周边环境中。根据上述,对于配置有非旋转、悬浮式、半柱形铸带支撑设备的铸造机,需要有效的铸带导向或引导系统。同样的,需要有效收集和存储高温高压流体的系统,从而该流体可被回收并且可能循环利用。本专利技术结合非旋转、带悬浮式、半柱形铸带支撑结构采用旋转台肩辊筒,从而有助于实现铸带预加热的要求并且实现这些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设备和方法,用于通过邻近流体枕支撑结构的每一侧设置窄的台肩辊筒设备,而在采用非旋转、悬浮式、半柱形流体枕铸带支撑设备的连续熔融金属铸造机上,在铸造机的进口处有效地引导铸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和方法,其有助于对加压流体进行边缘密封,在配置有非旋转、悬浮式、半柱形流体枕铸带支撑件的铸造机中,该加压流体用于支撑铸带。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和方法,其有助于对加压流体进行受控排放,在配置有非旋转、悬浮式、半柱形流体枕铸带支撑件的铸造机中,该加压流体用于支撑铸带。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和方法,其有助于实现在配置有非旋转、悬浮式、半柱形流体枕铸带支撑设备的连续熔融金属铸造机上对铸带进行预加热的要求,该支撑设备在铸造机的进口处采用加热加压的流体以用于支撑铸带。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和方法,其有助于对加热加压流体的潜在回收,该流体用于在配置有非旋转、悬浮式、半柱形流体枕铸带支撑件的铸造机中预加热并且支撑铸带。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种设备和方法,用于在连续金属铸造机上沿着基本椭圆形的路径引导移动的、柔性的、张紧的铸带。该连续金属铸造机具有进口端、出口端和从进口端向出口端延伸的移动模铸区域。该设备和方法在铸造机进口端和出口端的每一个处还具有铸带支撑结构。该设备和方法包括非旋转、悬浮式、半柱形流体枕铸带支撑结构,其在铸造机的进口端处覆盖最大宽度的铸带铸造部分。流体枕具有邻近流体枕每一侧的窄的台肩辊筒。每个窄的台肩辊筒支撑铸带的一部分,该部分的宽度显著小于由流体枕铸带支撑结构所支撑部分的宽度,该窄的台肩辊筒与出口端导向辊筒协作以用于保持铸带的侧向位置。附图的简要说明根据附图和在下面给出的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连续金属铸造机上沿着基本椭圆形的路径引导移动的、柔性的、张紧的铸带的设备,所述连续金属铸造机具有接收熔融金属的进口端、在此处铸造产品离开该机器的出口端,和从所述进口端向所述出口端延伸的移动模铸区域,所述设备包括:位于铸造机 进口端处的非旋转、半柱形流体枕,所述流体枕朝向铸带的柱形弯曲的内表面施加加压流体以悬浮所述铸带,其中所述流体为空气、水或蒸汽;位于铸造机出口端处的辊筒,该辊筒可关于在移动模铸区域中的铸带平面竖直和水平地歪斜,其中所述辊筒的竖直和水平 歪斜对铸带进行导向;一对窄辊,各个窄辊位于移动模铸区域的外侧并且邻近位于铸造机进口端处的流体枕的相对端部,其中各个所述窄辊的旋转轴线与流体枕的曲率轴线基本相同,所述窄辊对铸带进行引导;并且其中,当所述铸带沿其基本椭圆形的路径 旋转时,辊筒的导向与利用窄辊实现的铸带引导相配合以保持铸带的最优铸带轨迹。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5-10-19 11/253,9921.一种用于在连续金属铸造机上沿着基本椭圆形的路径引导移动的、柔性的、张紧的铸带的设备,所述连续金属铸造机具有接收熔融金属的进口端、在此处铸造产品离开该机器的出口端,和从所述进口端向所述出口端延伸的移动模铸区域,所述设备包括位于铸造机进口端处的非旋转、半柱形流体枕,所述流体枕朝向铸带的柱形弯曲的内表面施加加压流体以悬浮所述铸带,其中所述流体为空气、水或蒸汽;位于铸造机出口端处的辊筒,该辊筒可关于在移动模铸区域中的铸带平面竖直和水平地歪斜,其中所述辊筒的竖直和水平歪斜对铸带进行导向;一对窄辊,各个窄辊位于移动模铸区域的外侧并且邻近位于铸造机进口端处的流体枕的相对端部,其中各个所述窄辊的旋转轴线与流体枕的曲率轴线基本相同,所述窄辊对铸带进行引导;并且其中,当所述铸带沿其基本椭圆形的路径旋转时,辊筒的导向与利用窄辊实现的铸带引导相配合以保持铸带的最优铸带轨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各个窄辊的周边与半柱形流体枕的各个端部形成流体连通并且对其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F巴里伍德R威廉黑兹利特
申请(专利权)人:黑兹利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