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性脂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884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将核酸容易地导入细胞内的、式(I)(式中,R1及R2相同或不同,为链烯基等,X1及X2为氢原子,或者连接在一起形成单键或亚烷基,X3不存在,或者为烷基等,Y不存在,或者为阴离子,a及b相同或不同,为0~3,L3为单键等,R3为烷基等,L1及L2为-O-、-CO-O-或者-O-CO-)表示的阳离子性脂质、含有该阳离子性脂质及核酸的组合物、使用含有该阳离子性脂质及核酸的组合物将核酸导入细胞内的方法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核酸容易地导入例如细胞内等的新型阳离子性脂质及含有该阳离子性脂质的新型组合物等。
技术介绍
所谓阳离子性脂质,通常为下述两亲性分子,所述两亲性分子具有含有一个或者多个烃基的脂质亲和性区域、和含有至少带一个正电的极性首基(headgroup)的亲水性区域。阳离子性脂质与核酸等巨大分子通过形成以总电荷计带正电的复合体,使得核酸等巨大分子容易通过细胞的原生质膜进入细胞质,因此阳离子性脂质是有用的。能够在体外及体内进行的该过程作为转染被人们知晓。典型的是,阳离子性脂质单独使用或者与磷脂等中性脂质组合。已知阳离子性脂 质与中性脂质组合,能够容易地形成含有整齐排列的脂双层膜的小泡,因此是有用的。阳离子性脂质单独或者与中性脂质组合形成的小泡、或者脂质体在表面具有多个正电荷,通过该电荷,能够与多核苷酸或者带负电的蛋白质等其他阴离子性分子形成复合体。通过多核苷酸/阳离子性脂质/中性脂质复合体的表面上残留的总阳离子电荷,能够与细胞膜表面的主要的负电荷引起强相互反应。大量的不同种类的阳离子性脂质为了用于转染而被合成,目前已有市售。上述阳离子性脂质存在例如 Lipofectin、Lipofectin ACE、Lipofect AMINE>Transfeactam>DOTAP坐寸ο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N--N,N, N-三甲基氯化铵(DOTMA)等为当初开发的阳离子性脂质之一。DOTMA等的特征在于,对分子赋予阳离子部位的、具有季氮的丙铵基(propanaminium group)、及与分子的丙基主链形成醚键的一对高级烃。季氮被甲基等链比较短的烷基链三取代。结构上类似的阳离子性脂质、N-(2,3-二-(9-(Z)-十八碳烯酰基氧基))-丙烷-I-基-N,N,N-三甲基氯化铵(DOTAP)不含形成了醚键的烷基,而含有酰基。专利文献2及3中公开的、例如N-_N,N- 二甲基-N-羟基乙基溴化铵(DORIE)、2,3-二油基氧基-N--N,N-二甲基-I-丙铵基三氟乙酸(DOSPA)等的特征在于,对分子赋予阳离子部位的、具有季氮的丙铵基、及与分子的丙基主链形成醚键的一对高级烃,并且特征在于,季氮被甲基等链比较短的烷基链和羟基烷基三取代。另外,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例如1,2_ 二亚油基氧基-N,N- 二甲基氨基丙烷(DLinDMA)等。DLinDMA等的特征在于,出于开发更柔软的阳离子性脂质、并且由此提高脂质体等的膜流动性的目的,使作为结构上类似的阳离子性脂质的DOTAP及DOTMA的高级烷基为至少具有2处不饱和部位的高级烷基。另外,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例如2,2_ 二亚油基-4-二甲基氨基甲基--二氧戊环(DLin-K-DMA)等。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昭61-161246号公报(美国专利5049386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 :国际公开第91/16024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 :国际公开第97/019675号说明书专利文献4 :国际公开第2005/12134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5 :国际公开第2009/086558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核酸容易地导入例如细胞内等的新型阳离子性脂质及含有该阳离子性脂质的新型组合物等。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I) (27)。(I)式⑴表示的阳离子性脂质权利要求1.式(I)表示的阳离子性脂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阳离子性脂质,L1及L2为-O-或者-O-CO-,R1及R2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二烷基、二十四烷基、(Z)-十四烷-9-烯基、(Z)-十六烧-9-烯基、(Z)-十八烧-6-烯基、(Z)-十八烧-9-烯基、(E)-十八烧-9-烯基、(Z)-十八烷-11-烯基、(92,122)-十八烷-9,12-二烯基、(9Z,12Z,15Z)-十八烷-9,12,15_ 三烯基、(Z)-二十烷-11-烯基、(112,142)-二十烷-11,14-二烯基、3,7,11-三甲基十二烷-2,6,10-三烯基、3,7,11,15-四甲基十六烷_2_烯基。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阳离子性脂质,L1及L2为-C0-0-,R1及R2为十三烷基、十五烷基、十七烷基、十九烷基、二i^一烷基、二十三烷基、(Z)-十三烷-8-烯基、(Z)-十五烧-8-烯基、(Z)-十七烧-5-烯基、(Z)-十七烧-8-烯基、(E)-十七烧-8-烯基、(Z)-十七烷-10-烯基、(8Z,IlZ)-十七烷-8,11- 二烯基、(8Z,11Z,14Z)-十八烷-8,11,14-三烯基、(Z)-十九烷-10-烯基、(10Z, 13Z)-十九烷-10,13- 二烯基、(I 1Z,14Z) - 二十烷-I I,14- 二烯基、2,6,10-三甲基i^一烷-1,5,9-三烯基、2,6,10,14-四甲基十五烷-I-烯基。4.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阳离子性脂质,其中,a及b均为O或者I。5.如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阳离子性脂质,其中,L3为单键,R3为氢原子、甲基、吡咯烷-3-基、哌啶-3-基、哌啶-4-基或者被相同或不同的I 3个氨基、单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三烷基铵基、羟基、烷氧基、氨基甲酰基、单烷基氨基甲酰基、二烷基氨基甲酰基、吡咯烷基、哌啶基或吗啉基取代的碳原子数I 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3 6的链烯基,L1 及 L2 为 _0_。6.如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阳离子性脂质,其中,L3为-CO-或者-C0-0-,R3为吡咯烷-3-基、哌啶-3-基、哌啶-4-基或者被相同或不同的I 3个氨基、单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三烷基铵基、羟基、烷氧基、氨基甲酰基、单烷基氨基甲酰基、二烷基氨基甲酰基、吡咯烷基、哌啶基或吗啉基取代的碳原子数I 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3 6的链烯基,该取代基的至少一个为氨基、单烷基氨基、二烷基氨基、三烷基铵基、吡咯烷基、哌啶基或吗琳基,L1及L2为相同的-CO-O-或者-0-C0-。7.如权利要求I 6中任一项所述的阳离子性脂质,其中,X1及X2连接在一起,为单键或亚烷基。8.如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阳离子性脂质,其中,X1及X2连接在一起形成单键或亚烷基,R3为氢原子、甲基或者被相同或不同的I 3个氨基、羟基或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碳原子数I 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3 6的链烯基。9.如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阳离子性脂质,其中,X1及X2为氢原子,R3为氢原子、甲基或者被相同或不同的I 3个氨基、羟基或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碳原子数I 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3 6的链烯基。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阳离子性脂质,其中,X1及X2连接在一起形成单键或亚烷基,R3为被相同或不同的I 3个氨基、羟基或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碳原子数I 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3 6的链烯基。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阳离子性脂质,其中,X1及X2为氢原子,R3为被相同或不同的I 3个氨基、羟基或氨基甲酰基取代的碳原子数I 6的烷基或碳原子数3 6的链烯基。12.如权利要求I 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阳离子性脂质,其中,X3不存在,或者为甲基。13.—种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I 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阳离子性脂质及核酸。14.一种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I 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阳离子性脂质和核酸的复合粒子、或者含有在该阳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洼山刚之江良公宏直井智幸
申请(专利权)人:协和发酵麒麟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