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传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879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0:04
提供一种框体的制作性良好并且能够方便地进行翻新的乘客传送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具有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上的框体、设置在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二个端部的出入口地板、呈环状地连接并且在所述出入口地板之间循环转动的梯级、用于驱动所述梯级的驱动装置以及沿着所述梯级的转动方向在左右方向相对向的栏杆,在所述乘客传送设备中,所述框体由多个在长度方向上被分割的框体段连接而成,并且每个所述框体段分别具有上弦材料、下弦材料、纵向材料以及斜向材料,所述纵向材料和所述斜向材料通过铰孔螺栓紧固在所述上弦材料和所述下弦材料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扶梯和电动通道等乘客传送设备,尤其是涉及乘客传送设备的一种框体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已知的乘客传送设备中,如专利文献I的图2以及专利文献2的图I和图2等所示,自动扶梯用框体通过用螺栓等将多个在长度方向上被分割的框体段彼此连接而成,每个上述框体段分别具有由L形钢构成的上弦材料、下弦材料、纵向材料以及斜向材料,这些材料被重叠地设置成桁架形状,并且重叠部分的端部通过电焊连接。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国专利特开昭63-57485号公报(图2等)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特开2003-128372号公报(图I和图2等)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可是,如上述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所述,在构成框体的各个框体段中,在将纵向材料和斜向材料焊接在上弦材料和下弦材料上时,上弦材料和下弦材料会因焊接热而产生变形,使得上弦材料和下弦材料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与相邻的框体段的上弦材料和下弦材料的端部之间产生错位,在发生了大的错位时,存在无法将相邻的框体段彼此连接在一起的问题。在对该种变形进行修正时,只能依靠专业技术人员的感觉来进行修正,存在修正困难的问题。此外,由于使用焊接进行连接,所以在进行翻新时,还存在解体作业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体的制作方便并且能够方便地进行翻新的乘客传送设备。上述课题以外的其他课题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以及附图加以说明。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具有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上的框体、设置在所述框体的长度方向二个端部的出入口地板、呈环状地连接并且在所述出入口地板之间循环转动的梯级、用于驱动所述梯级的驱动装置以及沿着所述梯级的转动方向在左右方向相对向的栏杆,在该乘客传送设备中,所述框体由多个在长度方向上被分割的框体段连接而成,并且每个所述框体段分别具有上弦材料、下弦材料、纵向材料以及斜向材料,所述纵向材料和所述斜向材料通过铰孔螺栓(reamer bolt ( I) 一 ^ 卜))紧固在所述上弦材料和所述下弦材料上。上述结构只不过是一个示例,本专利技术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以外的其他结构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以及附图加以说明。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框体的制作方便并且能够方便地翻新的乘客传送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效果在说明书中加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框体之间的连接部分S的上弦材料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I的I-I处的截面图。图4是图3的II-II处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相对于相同或者类似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相同的说明。以下参照图I至图4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乘客传送设备中的一种即自动扶梯进行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整体侧视图。本实施例中的自动扶梯如图I所示,具有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上的框体4、设置在该框体4的长度方向二个端部的出入口地板71、72、呈环状地连接并且在这些出入口地板71、72之间循环移动的梯级8、用于驱动该梯级8的驱动装置M以及沿着梯级8的转动方向在左右方向相对向的栏杆13。本实施例的框体4横跨上部楼层51和下部楼层52设置。在框体4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分别设置有承重梁53,框体4通过承重梁53支撑在上部楼层51和下部楼层52上。其中,框体4沿着长度方向被分割成多个框体段,相邻的框体段在连接部分S通过螺栓等彼此连接。在图I中仅示出了一个连接部分S,但连接部分S也可以有二处以上。如此,通过将框体分割成多个框体段,能够将各个框体段在工厂制造后,以框体段为单位运送到自动扶梯的安装现场,此后通过连接连接部分S来进行组装,由此,能够使自动扶梯的制造、运输以及安装作业变得更为方便。图2是现有技术的框体之间的连接部分S的上弦材料部分的放大图。纵向材料43和未在图2中示出的斜向材料44通过焊接Y与上弦材料41连接。在通过焊接Y将纵向材料43和斜向材料44连接在上弦材料41上时,上弦材料41会因焊接热而产生变形,有可能产生位移量为g的错位。在发生了大的错位时,存在难以用接合板Al、A2夹住相邻的框体段的上弦材料41并用螺栓类B来进行连接的问题。此外,在下弦材料方面也同样存在在进行焊接Y时会产生变形的问题。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I的I-I处的截面图,图4是图3的II-II处的截面图(图4中未示出栏杆13和栏杆支撑基座13A)。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扶梯的框体4由左侧构件4A、右侧构件4B、上部横梁4C以及下部横梁4D构成。此外,在左侧构件4A和右侧构件4B的内侧具有安装有导轨10和裙部护板11的纵向构件5(5A、5B)。纵向构件5(5A、5B)、上部横梁4C以及下部横梁4D分别通过螺栓类(例如铰孔螺栓R)安装在纵向材料43上。此外,在下部横梁4D上设置有油盘12。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专利技术中,左侧构件4A通过将上弦材料41、下弦材料42、纵向材料43以及斜向材料44组装成桁架状而构成,在组装时,利用夹具等将纵向材料43和斜向材料44横跨地设置在上弦材料41和下弦材料42上,在重叠部分加工形成铰孔,并用铰孔螺栓R进行紧固。此外,右侧构件4B的组装方法与左侧构件4A相同。如上所述,通过用铰孔螺栓R将纵向材料43和斜向材料44固定在上弦材料41和下弦材料42上,在连接纵向材料43和斜向材料44时不需要进行焊接Y,上弦材料41和下弦材料42不会因焊接热而产生变形,所以具有框体的相邻的框体段之间的连接变得容易这一优点。此外,由于使用铰孔螺栓R进行连接,所以不需要进行焊接,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框体4的制作性良好且翻新方便的乘客传送设备。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不使用普通螺栓而使用铰孔螺栓R。在采用普通螺栓将纵向材料43和斜向材料44连接在上弦材料41和下弦材料42时,螺栓与螺栓孔之间留有间隙,存在地震等时的强度低的问题。而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使用铰孔螺栓R,所以铰孔螺栓R与螺栓孔之间基本上不存在间隙。因此,具有在地震等时能够确保与焊接强度相同或更大的强度这一优点。又,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上弦材料41和下弦材料42,可以采用当前在乘客传送设备中广泛使用的L形钢,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此,作为上弦材料41和下弦材料42,也可以采用将钢板弯曲而形成的上弦材料41和下弦材料42,如此,不仅能够实现轻量化,而且与使用通常的L形钢的场合相比,还能够调节上弦材料41和下弦材料42的高度hl、h2 (参照图3),所以具有能够方便地确保铰孔螺栓的固定空间的效果。在图3中,从制作性和强度方面考虑,优选通过铰孔螺栓R将纵向构件5(5A、5B)、上部横梁4C以及下部横梁4D分别安装在纵向材料43上,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利用焊接进行安装。在利用焊接进行安装时,纵向材料43可能会因焊接热而产生变形,但即使纵向材料43发生变形,由于该变形对上弦材料41和下弦材料42的影响小,所以在连接部分S进行连接时不会发生大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中,纵向材料43和斜向材料44的固定优选全部用铰孔螺栓R进行,但由于框体4的长度方向的二个端部(承重梁53的附近)的纵向材料不存在与相邻的框体段连接的连接部分S,所以也可以通过焊接进行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中,只要上弦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津宫博文军地孝昭镰田裕贵堂园美礼田中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