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传送设备及其更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8444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在该自动扶梯中,为了在更新时在尺寸方面增大桁架(2)的卡合量,应用如下的支承角铁部构造:在将下部支承角铁(3)以及延长构件(3a)安装于向外表面侧露出设置的加强板以外,在建筑物的下层建筑承受台(F1a)上夹设在比下层地板(F1)的装饰面(F1b)高的位置处支承下部支承角铁以及延长构件的隆起台(7)而载置下部支承角铁以及延长构件。隆起台的支承部(7a)在通常状态下支承下部支承角铁的局部,由此,即使在因地震产生的振动而使建筑梁间尺寸伸长得比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支承下部支承角铁、延长构件的局部以防止桁架的落下。对于上部支承角铁也适用相同的构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电动道路)等中的支承角铁部构造的设置来实现更新(改装)时的抗震性提高的乘客传送设备及其更新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进行撤除乘客传送设备中的老化的已设产品并在相同的场所设置新设产品的更新的方法的公知技术,举出利用已设主体框(已设桁架)而设置的新设乘客传送设备的结构上的限制较少、且以良好的作业性实现更新的“乘客传送设备”(参照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7461号公报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技术在于,在更新乘客传送设备时不撤除已设桁架而将其留下,在已设桁架内设置新设乘客传送设备的新设桁架,由于支承角铁(承受梁)与建筑物的地板(建筑物梁)之间的卡合量为与已设乘客传送设备的情况相同的尺寸(桁架的卡合量为相同的尺寸),因此,虽然作业性提高,但存在无法实现近来的建筑物所要求的抗震性的提高(强化)这样的问题。即,在乘客传送设备的更新时,以最近的大地震为契机而相对于新设产品要求抗震性的提高,因此期望的是,至少使支承角铁与建筑物的地板之间的卡合量(桁架的卡合量)大于已设产品的卡合量,即使在因地震产生的振动而产生较大的层间位移角并使建筑梁间尺寸伸长得比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桁架落下,从而实现抗震性的提高对策。对此,已经提出有在乘客传送设备的更新时对支承角铁部构造进行设置而增大桁架的卡合量的技术,例如已知有如下技术:在使用设于桁架的终端部并且经由间隔件(distancepiece)载置于建筑承受台的支承角铁以外,使用用于增大与建筑承受台之间的卡合量的延长构件,在支承角铁上通过焊接等结合延长构件的基础上,在建筑承受台上经由间隔件来载置支承角铁以及延长构件。另外,也知晓有如下的支承角铁部构造:为了加强支承角铁与延长构件的结合强度,将支承角铁以及延长构件安装于加强板,将加强板设置于外表面侧。这样的支承角铁部构造虽不是文献公知的专利技术,但是通常应用的构造。然而,在为了更新时的抗震性提高而采用了在支承角铁以外使用延长构件的支承角铁部构造的情况下,由于在乘客传送设备的更新时向支承角铁结合延长构件而设置在尺寸方面增大桁架的卡合量的结构,因此,在不少情况下也需要扩大建筑承受台,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除去建筑物的地板的一部分的追加施工,存在无论对施工方面还是顾客方面而言在工时、成本方面成为负担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及其更新方法,不需要建筑物侧的特别的追加施工,通过支承角铁部构造的设置就能够简单地延长桁架的卡合量,且有效提高更新时的抗震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在桁架的两方的终端部具备支承角铁,并且借助该支承角铁在建筑物的一方的地板与另一方的地板之间架设该桁架,其特征在于,在撤除已设产品并在相同的场所设置新设产品的更新时,应用如下的支承角铁部构造:向支承角铁结合延长构件以便在尺寸方面增大桁架的卡合量,并且在建筑物的建筑承受台上夹设隆起台而载置该支承角铁以及该延长构件,该隆起台在比地板的装饰面高的位置处对该支承角铁以及该延长构件进行支承。另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在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更新方法,在该乘客传送设备的更新方法中以如下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为对象,用来撤除已设产品并在相同的场所设置新设产品,该乘客传送设备在桁架的两方的终端部具备支承角铁,并且借助该支承角铁在建筑物的一方的地板与另一方的地板之间架设有该桁架,其特征在于,在更新时应用的支承角铁部构造采用如下的构造:向支承角铁结合延长构件以便在尺寸方面增大桁架的卡合量,并且在建筑物的建筑承受台上夹设隆起台而载置该支承角铁以及该延长构件,该隆起台在比地板的装饰面高的位置处对该支承角铁以及该延长构件进行支承。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不需要建筑物侧的特别的追加施工,通过支承角铁部构造的设置就能够简单地延长桁架的卡合量,使更新时的抗震性提高变得有效。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得以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从侧面方向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一例、即自动扶梯的简要结构的图。图2是将在图1所示的自动扶梯的更新时应用的支承角铁部构造局部剖开而从侧面方向表示的图。图3是将图2所示的支承角铁部构造因地震产生的振动发生变动后的样子局部剖开而从侧面方向表示的图,(a)是支承角铁部构造向离开建筑物的方向移动的样子的图,(b)是支承角铁部构造向接近建筑物的方向移动的样子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自动扶梯2桁架2a下部水平部2b上部水平部2c倾斜部3下部支承角铁3a延长构件4上部支承角铁5梯级(台阶)6栏干7隆起台7a支承部8加强板F1下层地板F1a下层建筑承受台F1b装饰面F2上层地板F2a上层建筑承受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举出实施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乘客传送设备及其更新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图1是从侧面方向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乘客传送设备的一例、即自动扶梯1的简要结构的图。参照图1,该自动扶梯1具备架设于建筑物的下层地板F1与上层地板F2之间的桁架2,该桁架2包括向下层地板F1延伸的下部水平部2a、向上层地板F2延伸的上部水平部2b、以及形成在下部水平部2a与上部水平部2b之间的倾斜部2c而成。在桁架2上设有成为构成部件的、相互连结而在乘降口间循环移动的多个梯级(台阶)5以及在这些梯级5的行进方向的两侧面竖立设置的栏干6等。此外,在下部水平部2a的终端部设有在下层地板F1的下层建筑承受台F1a上载置的下部支承角铁3,在上部水平部2b的终端部设有在上层地板F2的上层建筑承受台F2a上载置的上部支承角铁4,借助这些下部支承角铁3、上部支承角铁4而在成为建筑物的一方的地板的下层地板F1与成为另一方的地板的上层地板F2之间架设桁架2。图2是将在该自动扶梯1的更新时应用的支承角铁部构造局部剖开而从侧面方向表示的图。参照图2,该支承角铁部构造以建筑物的下层地板F1的下部支承角铁3为对象进行图示,在撤除已设产品并在相同的场所设置新设产品的更新时,使用在公知技术中也采用的向下部支承角铁3结合延长构件3a的方法以便在尺寸方面增大桁架2的卡合量,为了提高此时的强度,采用如下构造:除了将下部支承角铁3以及延长构件3a安装于在外表面侧设置的加强板8以外,在建筑物的下层建筑承受台F1a上,夹设有在比下层地板F1的装饰面F1b高的位置处支承下部支承角铁3以及延长构件3a的隆起台7,从而载置下部支承角铁3以及延长构件3a。另外,在此的隆起台7成为如下所述的形状:使比桁架2的增大后的卡合量的尺寸W1小的支承宽度尺寸W2的支承部7a与下部支承角铁3的同下层地板F1的装饰面F1b平行的片部(由水平延伸部与铅垂延伸部构成的下部支承角铁3的水平延伸部)中的靠近桁架2侧的内弯曲部(所谓内圆角部)的局部抵接。在此的隆起台7上表面中的靠近下部支承角铁3的内弯曲部的角部处以形成阶梯差的方式呈凸状地突出形成的支承部7a成为如下构造:其支承宽度尺寸W2比隆起台7主体的上表面尺寸小,并且支撑下部支承角铁3的靠近内弯曲部侧的部分的局部,因此能够减小在施加了包含发生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乘客传送设备及其更新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在桁架的两方的终端部具备支承角铁,并且借助该支承角铁在建筑物的一方的地板与另一方的地板之间架设该桁架,其特征在于,在撤除已设产品并在相同的场所设置新设产品的更新时,应用如下的支承角铁部构造:向所述支承角铁结合延长构件以便在尺寸方面增大所述桁架的卡合量,并且在所述建筑物的建筑承受台上夹设隆起台而载置该支承角铁以及该延长构件,该隆起台在比所述地板的装饰面高的位置处对该支承角铁以及该延长构件进行支承。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5.13 JP 2015-0983311.一种乘客传送设备,其在桁架的两方的终端部具备支承角铁,并且借助该支承角铁在建筑物的一方的地板与另一方的地板之间架设该桁架,其特征在于,在撤除已设产品并在相同的场所设置新设产品的更新时,应用如下的支承角铁部构造:向所述支承角铁结合延长构件以便在尺寸方面增大所述桁架的卡合量,并且在所述建筑物的建筑承受台上夹设隆起台而载置该支承角铁以及该延长构件,该隆起台在比所述地板的装饰面高的位置处对该支承角铁以及该延长构件进行支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起台具有支承部,该支承部具有比所述桁架的卡合量小的支承宽度尺寸,该支承部与所述支承角铁的平行于所述地板的装饰面的片部中的靠近该桁架侧的内弯曲部的局部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乘客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角铁部构造具备加强板,由该加强板安装该支承角铁以及该延长构件,该加强板设置在该支承角铁以及该延长构件的外表面侧,以加强所述支承角铁与所述延长构件的结合强度。4.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更新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口健太郎宇津宫博文堀江宣孝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