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6835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包括:一个绝缘本体,其上设有一个插槽,用于插接存储卡;一对锁紧件,分别位于插槽的两个端部,锁紧件适于锁紧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每一个锁紧件具有一个卡钩;和一组第一连接端子,其中: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端子对,设置于插槽的至少一个端部附近,第二连接端子对中的第二连接端子在插槽中彼此对置,处于释放位置的一个锁紧件的卡钩越过第二连接端子对所限定的平面,且卡钩位于第二连接端子对的连接端子之间而不与第二连接端子对中的任一个连接端子干涉。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卡连接器,可以有效利用卡连接器的插槽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DDR DIMM (Dual Data Rate,Dual-Inline-Memory-Modules)连接器。
技术介绍
图I中示出了一种DDR3 DMM连接器200,该连接器200包括插槽201 ;设置在插槽201两端的一对锁紧件202,锁紧件202适于在锁紧存储卡(未示出)的锁紧位置与释放存储卡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多个连接端子203,布置在该插槽201中。另外,如在后面提到的,每一个锁紧件202具有一个卡钩,所述卡钩在将所述锁紧件从所述锁紧位置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时驱动所述存储卡脱离插槽201。图2为图I中的连接器200的端部的放大视图。明显,在连接器200的端部存在区域A,该区域A位于锁紧件202与最边缘的连接端子对之间。由于该区域A的存在,当锁紧件202移动到释放位置时,锁紧件202的卡钩仍然与插槽201中最边缘的连接端子对存在一个距离,以防止卡钩触碰到连接端子而导致连接端子变形。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存在在连接器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在插槽中设置更多的连接端子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有效利用卡连接器的锁紧件与最边缘的连接端子对之间的空间,在尺寸有限的卡连接器的插槽中布置更多的连接端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存储卡的卡连接器,包括一个绝缘本体,其上设有一个插槽,用于插接一个存储卡;一对锁紧件,分别位于所述插槽的两个端部,所述锁紧件适于在锁紧存储卡的锁紧位置与释放存储卡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每一个锁紧件具有一个卡钩,所述卡钩在将所述锁紧件从所述锁紧位置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时驱动所述存储卡脱离所述插槽;和一组第一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插槽中,其中所述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端子对,设置于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个端部附近,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中的连接端子在插槽中彼此对置,处于所述释放位置的一个锁紧件的卡钩越过所述一个第二连接端子对所限定的平面,且所述卡钩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的连接端子之间而不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中的任一个连接端子干涉。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中的每一个连接端子具有一个引脚部、一个接触部以及连接在所述引脚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的一个梁部;且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中所述连接端子的所述梁部彼此平行或大致平行,处于释放位置的卡钩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的梁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中每一个连接端子的接触部自所述梁部弯曲形成弧形接触面,且接触部的末端朝向与所述接触部连接的所述梁部,所述接触面用于与所述存储卡形成电接触;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的所述接触面彼此相对。可选地,每一个连接端子具有一个引脚部、一个接触部以及连接在所述引脚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的一个梁部,其中,所述接触部具有与所述存储卡电接触的接触区;在所述存储卡的插接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中的连接端子的接触区距离所述插槽的槽底的高度大于第一连接端子的接触区距离所述插槽的槽底的高度。在以上卡连接器中,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中的连接端子可以为电源端子。在以上卡连接器中,所述卡连接器可以为DDR DIMM连接器。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端子对包括两个第二连接端子对,一个第二连接端子对布置在插槽的一个端部附近,而另一个第二连接端子对布置在插槽的另一个端部附近。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卡连接器,可以有效利用卡连接器的锁紧件与最边缘的连接端 子对之间的空间,例如在原有的DDR3 DMM连接器的基础上增加连接端子,从而可以为新型的DIMM提供另外的功率和/或信号传输通路。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DDR3 DMM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DDR3 DMM连接器的端部的放大视图;图3为图I中的DDR3 DMM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对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卡连接器的端部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锁紧件处于打开位置或释放位置;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端子对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4-6中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卡连接器100,其包括一个绝缘本体110,其上设有一个插槽101,用于插接一个存储卡(未示出);一对锁紧件102,分别位于所述插槽101的两个端部,所述锁紧件102适于在锁紧存储卡的锁紧位置(如图4中所示)与释放存储卡的释放位置(如图5中所示)之间移动,每一个锁紧件102具有一个卡钩103,所述卡钩103在将所述锁紧件102从所述锁紧位置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时驱动所述存储卡脱离所述插槽101 ;和一组第一连接端子1042,设置在所述插槽101中,其中在所述插槽101的至少一个端部附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端子对,第二连接端子对中的连接端子1041在插槽101中彼此对置,处于所述释放位置的一个锁紧件102的卡钩103越过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所限定的平面P,且所述卡钩103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的连接端子之间而不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中的任一个连接端子1041干涉。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图4-5中以改造DDR3 DIMM连接器为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进行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的插卡连接器。这里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所限定的平面表示当假设连接端子1041为很细时,对置的一对连接端子1041所限定的平面。具体地,该平面也可以表示对置的一对连接端子1041的侧面S限定的平面,也可以为一对连接端子1041各自的对称中心线一起所限定的平面P,如图5-6中所示。这里平面P的引入的目的是为限定处于释放位置的锁紧件102的卡钩103与离其最近的一对连接端子1041之间的位置关系,用来表示该卡钩103越过该平面P进入到了离其最近的一对连接端子1041之间,从而与现有技术中卡钩不会进入到离其最近的一对对置的连接端子之间不同。如图5中所示,还可以这样描述“处于所述释放位置的一个锁紧件102的卡钩103越过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所限定的平面P,且所述卡钩103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的连接端子之间”,即在图5中,在垂直于纸面向内的方向上的投影中,处于释放位置的锁紧件102的卡钩103的投影与距离其最近的一对连接端子1041的投影存在重叠。因为卡钩103可以移动到距离其最近的一对端子之间,甚至更多对的端子之间,可以有效地利用插槽101的两个端部处锁紧件102与最接近的连接端子之间的空间,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区域A,从而为卡连接器提供另外的功率和信号传输通路。 可以采用加大一对连接端子1041之间的供锁紧件102的卡钩103活动的距离来实现上述方案。具体地,如图6中所示,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中的每一个连接端子1041具有一个引脚部a、一个接触部c以及连接在所述引脚部a与所述接触部c之间的一个梁部b ;且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中所述连接端子1041的所述梁部b彼此平行或大致平行,处于释放位置的卡钩103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的梁部b之间。这样,相较于附图3中示出的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连接端子对,可以有效增大卡钩103的活动范围内的第二连接端子对的连接端子之间的距离,从而防止卡钩103在移动过程中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包括:一个绝缘本体,其上设有一个插槽,用于插接一个存储卡;一对锁紧件,分别位于所述插槽的两个端部,所述锁紧件适于在锁紧存储卡的锁紧位置与释放存储卡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每一个锁紧件具有一个卡钩,所述卡钩在将所述锁紧件从所述锁紧位置移动到所述释放位置时驱动所述存储卡脱离所述插槽;和一组第一连接端子,设置在所述插槽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端子对,设置于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个端部附近,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中的连接端子在插槽中彼此对置,处于所述释放位置的一个锁紧件的卡钩越过所述一个第二连接端子对所限定的平面,且所述卡钩位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的连接端子之间而不与所述第二连接端子对中的任一个连接端子干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勇峰吉姆·麦格拉斯李志强张镒纬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