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11077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橡胶混炼胶及其制备方法,其是由二元中低门尼段氟橡胶、补强体系(MT?N990炭黑、无机填料)、吸酸体系(活性氧化镁、超细氢氧化钙)、硫化体系(苄基三苯基氯化磷、双酚AF)、脱模剂(莱茵散和/或巴西棕榈蜡)、多功能双酚硫化复合辅助硫化剂L等混炼制成,所得氟混炼胶具有高的拉伸强度,高的伸长率,通过提高胶料的流动性,延长焦烧时间,使胶料对不同的制作工艺环境和硫化环境适应性增强,提高了硫化操作的安全性,从而使制品的报废率降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氟橡胶混炼胶适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冶金、石油化工、电子等行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氟橡胶混炼胶。
技术介绍
氟橡胶(fluoro rubber)是指主链或侧链的碳原子上含有氟原子的一种合成高分子弹性体,与其他橡胶相比,氟橡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油性及耐多种化学药品腐蚀的特性,所以广泛应用于航空、导弹、石油、机械、火箭、宇宙等行业。随着我国近年来橡胶工业的发展,在国内高科技产品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特种物理性能的氟混炼胶,然而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氟混炼胶流动性差、成型困难等问题,即使调整配方,也很难同时达到高强度高伸长率的优异物理性能,另外还要兼顾焦烧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高伸长率的氟橡胶混炼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氟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氟橡胶混炼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炼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氟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炼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氟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孔结构的无机物为硫酸钡、硅酸钙或金属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氟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镁和/或氧化钙。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氟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中低门尼段氟橡胶为26型氟橡胶。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氟橡胶混炼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将二元中低门尼段氟橡胶在开放式炼胶机上塑炼薄通6 10遍; 2)加入双酚AF、苄基三苯基氯化磷和多功能双酚硫化复合辅助硫化剂L的混合物进行预混炼,预混炼至胶料无明显差异,再次薄通混炼6 10遍,混炼温度不超过60°C ;出片,室温、通风处放置3飞天; 3)向预混炼后的胶料中加入氧化镁、氢氧化钙、MTN990炭黑、碳酸钙和脱模剂的混合物,在开放式炼胶机上混炼,混炼时间为15 20min/30kg胶料,混炼结束后放置18 28h ;最后薄通混炼12 20遍,混炼温度不超过60°C ; 4)出片,检测,包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为再次薄通混炼7遍。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混炼结束后放置24h。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为最后薄通混炼15遍。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中为以三角包形式薄通混炼。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是由二元中低门尼段氟橡胶、补强体系(MT N990炭黑、无机填料)、吸酸体系(活性氧化镁、超细氢氧化钙)、硫化体系(苄基三苯基氯化磷、双酚AF)、脱模剂(莱茵散和/或巴西棕榈蜡)、多功能双酚硫化复合辅助硫化剂L等混炼制成,所得氟混炼胶具有高的拉伸强度,高的伸长率,通过提高胶料的流动性,延长焦烧时间,使胶料对不同的制作工艺环境和硫化环境适应性增强,提高了硫化操作的安全性,从而使制品的报废率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氟橡胶混炼胶适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冶金、石油化工、电子等行业。文档编号C08K3/22GK102875937SQ20121033640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2日专利技术者邢华艳 申请人: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氟橡胶混炼胶,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炼制成:其中,二元中低门尼段氟橡胶为90MU以下的二元氟橡胶;脱模剂为莱茵散和/或巴西棕榈蜡;多功能双酚硫化复合辅助硫化剂L是一种有机高分子物质,分子量为1~2万Da,其以一种或多种具有多孔结构的无机物作为载体,表面偶联有短链羟基或羧基。FDA000021317208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华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