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9470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行走装置,包括车架,车架的左侧设有至少两个左履带架,各所述左履带架间隔设置,所述车架的右侧设有至少两个右履带架,各所述右履带架间隔设置,各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车架之间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各所述右履带架和所述车架之间也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右履带架上分别设有履带;各所述左履带架间隔设置,各所述右履带架间隔发置,各左履带架之间的间隙和各所述右履带架之间的间隙减少了泥土或碎石滚入履带内,避免了泥土或碎石随履带转动而被挤压在引导轮、驱动轮和履带之间导致履带受挤压力被拉长;减少了施工道路与施工现场凹凸不平时,对履带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程机械用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工程机械如挖掘机的工作环境通常较为恶劣,极易引起履带的损坏,比如在施工时,会有泥土或碎石滚入履带内,若驾驶员没有在机器移动前及时将履带中的泥或碎石排出,此时泥土或碎石将随履带转动而被挤压在引导轮、驱动轮和履带之间,会使履带受挤压力被拉长,当履带里的挤压力超过链轨的承受力时,履带的链轨就会断裂。泥土或碎石滚入链轨内,也可使引导轮、支重轮不受链轨的控制,造成履带出轨。此时,驾驶员若不松开履带的张紧油缸会造成强迫履带出轨,履带就容易断裂。也会加速履带与引导轮、支重轮、托链轮、驱动轮的磨损。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土石方工程的施工道路与施工现场都是凹凸不平的,驾驶员在移动挖掘机时,如果不能选择较好的行走路线,当履带压在路面上的凸出部分 时,使履带的某一点承受着机器的重量。而且操作规程规定挖掘机行驶的坡度极限为30°,驾驶员经常为了爬上超过30°的道路采用将铲斗插入土内、靠斗杆臂油缸的伸缩来助力的方法爬坡,不仅严重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而且使得履带损坏、拉伤。另外,如果挖掘机转弯时操纵不当一侧履带行走另一侧履带只在地面做旋转运动,若被路面上高出的部分阻挡了,而发动机又在强行推动履带旋转,此时履带就会被拉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爬坡能力强,能有效延长履带寿命的工程机械用行走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工程机械行走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左侧设有至少两个左履带架,各所述左履带架间隔设置,所述车架的右侧设有至少两个右履带架,各所述右履带架间隔设置,各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车架之间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各所述右履带架和所述车架之间也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右履带架上分别设有履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车架左侧设有第一左履带架,所述第一左履带架的左侧设有第二左履带架,所述车架右侧设有第一右履带架,所述第一右履带架的右侧设有第二右履带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左履带架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左履带架的长度,所述第一左履带架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左履带架,所述第一右履带架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右履带架,所述第一右履带架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右履带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工程机械行走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左侧设有至少两个左履带架,各所述左履带架间隔设置,所述车架的右侧设有至少两个右履带架,各所述右履带架间隔设置,各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车架之间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各所述右履带架和所述车架之间也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右履带架上分别设有履带;各所述左履带架间隔设置,各所述右履带架间隔设置,各左履带架之间的间隙和各所述右履带架之间的间隙减少了泥土或碎石滚入履带内,避免了泥土或碎石随履带转动而被挤压在引导轮、驱动轮和履带之间导致履带受挤压力被拉长;减少了施工道路与施工现场凹凸不平时,对履带的损坏。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2_第一左履带架;3_第二左履带架;4_第一右履带架;5_第二右履带架。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结构以及功能基本相同的组成部分,并且为了使说明书更加简明,省略了关于基本上相同的组成部分的冗余描述。如附图所示,工程机械行走装置,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I的左侧设有至少两个左履带架,各所述左履带架间隔设置,所述车架I的右侧设有至少两个右履带架,各所述右履带架间隔设置,各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车架I之间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各所述右履带架和所述车架I之间也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右履带架上分别设有履带。所述车架I左侧设有第一左履带架2,所述第一左履带架2的左侧设有第二左履带架3,所述车架I右侧设有第一右履带架4,所述第一右履带架4的右侧设有第二右履带架5。所述第一左履带架2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左履带架3的长度,所述第一左履带架2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左履带架3,所述第一右履带架4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右履带架5,所述第一右履带架4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右履带架5。车架的左侧设有至少两个左履带架,所述车架的右侧设有至少两个右履带架,各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车架之间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各所述右履带架和所述车架之间也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各所述左履带架间隔设置,各所述右履带架间隔设置,各左履带架之间的间隙和各所述右履带架之间的间隙减少了泥土或碎石滚入履带内,避免了泥土或碎石随履带转动而被挤压在引导轮、驱动轮和履带之间使得履带受挤压力被拉长。避免了泥土或碎石滚入链轨内,导致引导轮、支重轮不受链轨的控制所造成的履带出轨。减缓了履带与引导轮、支重轮、托链轮、驱动轮的磨损。而且当施工道路与施工现场凹凸不平时,例如当第一左履带架2上履带压在路面上的凸出部分时,第二左履带架3上履带可能正好位于路面的凹下部分,避免了履带的某一点承受着机器的重量,避免了履带的损坏。而且第一左履带架2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左履带架3的长度,所述第一左履带架2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左履带架3,所述第一右履带架4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右履带架5,所述第一右履带架4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右履带架5,增加了爬坡能力,避免了违反操作规程的驾驶行为导致的履带的损坏和拉伤。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工程机械行走装置,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左侧设有至少两个左履带架,各所述左履带架间隔设置,所述车架的右侧设有至少两个右履带架,各所述右履带架间隔设置,各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车架之间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各所述右履带架和所述车架之间也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右履带架上分别设有履带。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程机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左侧设有第一左履带架,所述第一左履带架的左侧设有第二左履带架,所述车架右侧设有第一右履带架,所述第一右履带架的右侧设有第二右履带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履带架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左履带架的长度,所述第一左履带架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左履带架,所述第一右履带架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右履带架,所述第一右履带架的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右履带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行走装置,包括车架,车架的左侧设有至少两个左履带架,各所述左履带架间隔设置,所述车架的右侧设有至少两个右履带架,各所述右履带架间隔设置,各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车架之间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各所述右履带架和所述车架之间也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右履带架上分别设有履带;各所述左履带架间隔设置,各所述右履带架间隔发置,各左履带架之间的间隙和各所述右履带架之间的间隙减少了泥土或碎石滚入履带内,避免了泥土或碎石随履带转动而被挤压在引导轮、驱动轮和履带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工程机械行走装置,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左侧设有至少两个左履带架,各所述左履带架间隔设置,所述车架的右侧设有至少两个右履带架,各所述右履带架间隔设置,各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车架之间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各所述右履带架和所述车架之间也设有相互独立的传动装置,所述左履带架和所述右履带架上分别设有履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菊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州市华越重汽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