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生产方法及专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09378 阅读:4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生产方法及专用装置,属车辆手刹车操纵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包括本体护套和手柄护套,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手柄护套为一由内衬骨架与外护套叠加为一体的椭圆管状复合体,其内衬骨架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操纵手柄相匹配的定位止退连接装置;其内衬骨架内腔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支撑加强筋。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护套与操纵手柄进行整体统一结构设计构思、二者结合牢固、使用性能可靠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手刹车操纵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生产方法及专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汽车手刹车操纵手柄与手柄护套的相互固定,靠设计于手柄护套上的紧固螺钉直接紧固在汽车手刹车操纵手柄上。由于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与操纵手柄之间的空隙较大,加之金属的操纵手柄外形加工不规范,仅靠小螺钉的头部与手刹车操纵手柄接触,既无准确的定位,又容易产生松动、滑脱,因而导致较多的质量事故发生。多年来,这一质量缺陷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厂商和用户反映较强烈的技术问题,近几年虽然有所改变,但一直也是没有彻底解决。因此,如何克服这一技术缺陷,把现有汽车手刹车操纵手柄与其护套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和生产加工,从而使最终生产加工的汽车手刹车手 柄护套达到最佳的装配和装车要求。特别是作为汽车手刹车操纵手柄和护套生产过程中涉及诸多的生产方法和满足其生产工艺要求的专用装置,如何设计必要的工艺装备以满足其护套的结构设计和生产方法的需要,生产出产品尺寸合格、质量可靠,使护套与操纵手柄统一协调、并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缺陷而不受尺寸及结构的限制。因此,如何有效地解决目前这一技术设计难题仍是本
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护套与操纵手柄进行整体统一结构设计、结合牢固、使用性能可靠的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的生产方法,以有效地解决手柄护套的内衬骨架与外护套叠加为一体的椭圆管状复合体的生产加工,既保障各部尺寸合格,又保障装配后的使用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的生产方法中专用的注塑模具抽芯装置,以保障加工后的各部尺寸合格,满足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生产方法中的工艺要求需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取实施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包括本体护套和手柄护套,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手柄护套为一由内衬骨架与外护套叠加为一体的椭圆管状复合体,其内衬骨架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操纵手柄相匹配的定位止退连接装置;其所述的定位止退连接装置为内衬骨架内腔上侧壁上设置一与操纵手柄相匹配的定位凸台,其内腔下侧壁上设置一与操纵手柄相匹配的止退凸台;其内衬骨架内腔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支撑加强筋。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取实施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的上述所述的内衬骨架的内腔端口部设有制动杆锁止开关的定位凸台。上述所述的定位止退连接装置的凸台高度为2-5mm,其斜度为5-15°。上述所述的定位止退连接装置为凸起和凹槽结构。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取实施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的生产方法,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的生产方法是先在注塑机上用专用装置进行内衬骨架的注塑、此后再以内衬骨架为基础进行外护套的二次复合注塑,使所述的汽车手制动护套为内衬骨架与外护套叠加为一体的椭圆管状复合体的结构。上述所述的内衬骨架的注塑是将PP原料经烘料后,在注塑机的专用注塑模具上在模具温度为40-50°C、熔料温度为210-220°C、注射压力为110_120MPa、保压压力为50-60MPa、注塑速度为30-50%的条件下,经注射、保压、脱模、储料、中子的一次成型注塑工艺步骤加工而成。上述所述的外护套的二次复合注塑是将PP原料经烘料后,以注塑合格的内衬骨架为基础,在注塑机的专用注塑模具的抽芯芯轴上套装内衬骨架后在模具温度为35-45°C、熔料温度为190-210°C、注射压力为85-100MPa、保压压力为35-45MPa、注塑速度为30-50%·的条件下,经注射、保压、脱模、储料、中子的二次成型注塑工艺步骤加工而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取实施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生产方法的专用装置,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专用装置为专用注塑模具,它是由注塑模具的模体和位于模体型腔的抽芯芯轴所组成;其所述的模体,其模体型腔分别为内衬骨架和外护套的外侧表面的几何形状的腔体;其所述的抽芯芯轴为金属抽芯主体与磁性抽芯分体吸合而成。上述所述抽芯的金属抽芯主体与磁性抽芯分体吸合处的金属抽芯主体上设有嵌于磁性抽芯分体的凹槽。上述所述的金属抽芯主体与磁性抽芯分体吸合的端部,金属抽芯主体的端部设有定位凸起并与磁性抽芯分体端部设有的定位凹孔进行定位插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一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手柄护套为一由内衬骨架与外护套叠加为一体的椭圆管状复合体,其内衬骨架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操纵手柄相匹配的定位止退连接装置,其内衬骨架内腔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支撑加强筋的技术方案,为汽车手刹车操纵手柄和护套进行整体统一结构设计构思的技术方案,从而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与操纵手柄之间的空隙较大,加之金属的操纵手柄外形加工不规范,既无准确的定位,又容易产生松动、滑脱的不足,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护套与操纵手柄之间具有整体结构合理、结合牢固、使用性能可靠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其二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的生产方法是采取先在注塑机上用专用装置进行内衬骨架的一次成型注塑、此后再以内衬骨架为基础进行外护套的二次复合注塑的技术方案,通过设备和模具的硬性手段,达到有效保障操纵手柄护套的内衬骨架与外护套叠加为一体后椭圆管状复合体的各部尺寸准确合格、加工质量可靠,为装配质量和使用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其三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生产方法的专用装置为专用注塑模具,它是由注塑模具的模体型腔和位于模体型腔的抽芯所组成;模体型腔分别为内衬骨架和外护套的外侧表面的几何形状的腔体;抽芯为金属抽芯主体与磁性抽芯分体吸合而成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专用装置的技术方案不仅为塑料件产品二次注塑的模具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而且为解决塑料模具
的模具设计中与开模方向不一致的倒扣结构这一技术问题提供了有效而可靠的技术方案,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专用装置解决了本
的技术人员一直渴望解决、但始终未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难题,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专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提供了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其被并入到本说明书中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 一种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 一种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生产方法的专用装置结构示意 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 —种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的具体结构细节、生产方法及专用装置,不得理解为任何意义上的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限制。实施例I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一种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参见图I、图2),它是以满足现有普通货运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达到最佳的装配和装车要求为前提而设计的。一种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包括本体护套I和手柄护套2,所述的手柄护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手刹车手柄护套,包括本体护套和手柄护套,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柄护套为一由内衬骨架与外护套叠加为一体的椭圆管状复合体,其内衬骨架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操纵手柄相匹配的定位止退连接装置;其所述的定位止退连接装置为内衬骨架内腔上侧壁上设置一与操纵手柄相匹配的定位凸台,其内腔下侧壁上设置一与操纵手柄相匹配的止退凸台;其内衬骨架内腔的左、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支撑加强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春姜前道郑伟王有东衣淑芹刘永鹏李玺姜段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只楚民营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内饰件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