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角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851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倒角钻结构,它是由手持杆(1)和锪钻(2)组成,手持杆(1)的下部与锪钻(2)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钻孔时,不需要钻床,人用倒角钻可以手工完成倒角;不需要转动工件,很大节省了时间和体力;减少了工件底面与平台面的摩擦,提高了工件外观质量;减少了加工时间,节省了电费,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加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角钻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情况下倒角是通过立式钻床来实现,但是常规工艺设计的存在的缺点是占用很长的工作时间;在立式钻床上倒角时,需要通过眼睛去对准孔,并且倒角一个孔后需要转动制动鼓,极大的消耗了体力,并且由于工件底面与平台面摩擦会影响底面粗糙度及底面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进而提供一种倒角钻结构,该结构不需要转动 工件,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和体力并且减少了工件底面与平台面的摩擦,提高了工件外观质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倒角钻结构,它是由手持杆I和锪钻2组成,手持杆I的下部与锪钻2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不需要钻床,人用倒角钻可以手工完成倒角;不需要转动工件,很大节省了时间和体力;减少了工件底面与平台面的摩擦,提高了工件外观质量;减少了加工时间,节省了电费,降低了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倒角钻结构,它是由手持杆I和锪钻2组成,手持杆I的下部与锪钻2连接。人使用倒角钻时,不需要转动工件,很大节省了时间和体力,减少了工件底面与平台面的摩擦,减少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件外观质量。权利要求1.一种倒角钻结构,它是由手持杆(I)和锪钻(2)组成,其特征在于手持杆(I)的下部与锪钻(2)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倒角钻结构,它是由手持杆(1)和锪钻(2)组成,手持杆(1)的下部与锪钻(2)连接。本专利技术在钻孔时,不需要钻床,人用倒角钻可以手工完成倒角;不需要转动工件,很大节省了时间和体力;减少了工件底面与平台面的摩擦,提高了工件外观质量;减少了加工时间,节省了电费,降低了加工成本。文档编号B23B45/06GK102873374SQ20121035951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吴东海, 廉褔海 申请人:山西汤荣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倒角钻结构,它是由手持杆(1)和锪钻(2)组成,其特征在于:手持杆(1)的下部与锪钻(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海廉褔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汤荣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