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螺纹管的挤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08261 阅读:3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螺纹管的挤压方法,属于连续挤压技术领域。金属杆送入切向连续挤压机的模腔中,由挤压轮槽与压紧轮形成的喂料口进入模腔(如摘要附图中箭头所示),填充螺纹芯头的齿槽,焊合成与螺纹芯头螺纹齿合的内螺纹管,随着挤压轮的旋转,带动后续的连续进料并包覆螺纹芯头,同时由驱动装置带动螺纹芯头做圆周运动,内螺纹管沿螺纹芯头的轴向运动与螺纹芯头的圆周运动相叠加,叠加后的运动轨迹在空间即形成螺旋齿槽,内螺纹管内表面也形成螺纹,得到内螺纹管。采用本方法及成套设备可以生产多种金属机合金的内螺纹管产品,包括特殊齿形内螺纹铝管,如高低齿内螺纹铝管,锯齿形内螺纹铝管等,且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易组织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切向连续挤压机为平台生产各种规格内螺纹铝管的方法,属于连续挤压

技术介绍
内螺纹管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热交换管,广泛的应用于高压锅炉炉壁管,制冷业尤其是家电,汽车空调等,被认为是理想的节能节材产品,与普通传热光管相比,内螺纹管材不但扩大了内散热面积2-3倍,而且其螺旋导向结构使管内介质形成湍流,提高散热系数,如以R-22制冷剂条件下外径同为9. 52mm的光管和内螺纹管进行对比,内螺纹管比光管的冷凝传热系数提高40% 170%,蒸发传热系数提高70% 160%。目前内螺纹管成形技术主要有滚压焊接成形法和拉拔旋压成形法;前者对原料铜带及焊接要求高,生产成本高,产品力学性能差,尚处于发展之中,后者较为成熟,但由于铝的粘性较大,采用拉拔旋压法成型难度高,所以目前拉拔旋压法多用于内螺纹铜管的生产,尚无可规模化生产内螺纹铝管相关工艺方面的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切向连续挤压机为平台生产各种规格内螺纹铝管的方法,大幅降低内螺纹铝管的成型难度及生产成本,实现具有更高性价比的内螺纹铝管规模化生产,并部分替代各种规格的内螺纹铜管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螺纹管的挤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切向连续挤压法,将金属杆送入内螺纹模具中进行连续挤压,最终得到内螺纹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毅王飞张治平于孟代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常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