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宽厚板控制轧制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8244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6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中宽厚板控制轧制技术,该技术根据获取到的生产计划,决定控制轧制策略,生成控制轧制生产规程。所述技术包括数据接口、数据接口、控轧方式选择模块、交叉控轧模块、单块控轧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多品种、多规格的板材控温轧制提出了两种生产控制方式,解决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控制轧制同批次的生产问题,为生产企业的生产组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加工板带产品轧制
,涉及一种新型的板带控制轧制生产方法,尤其是在线设定计算控制系统;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中宽厚板轧制负荷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用户对板材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普通的板材生产方式已经很难满足用户的要求。此时,可通过对该板材进行控制轧制,将该板材的生产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轧程其中,第一轧程的起始轧制温度较高,轧制到一定厚度后,停止轧制,等待温度冷却到所需的温度,开始第二轧程的轧制,然后轧制到成品,此时称为两轧程轧制;如果在第二轧程开 始轧制后,轧制到某个温度,停止轧制,继续待温到第三轧程所需的开始温度,然后再轧制出成品,此时称为多轧程轧制。两轧程轧制和多轧程轧制生产,中间都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等待,这段等待时间就称为待温时间,此种轧制生产方式也称为待温轧制或控制轧制。控制轧制一般分为单块板材的控温轧制和多块板材的交叉控制轧制。单块板材的控温轧制一般是将单块板材分成两个或者三个轧程,在该板轧制过程中,没有其它的板材在本轧机进行生产。由于单块板材的控温生产中间需要至少一次以上的待温,待温时间较长,生产设备的利用率比较低,很难提高生产的节奏,一般很少采用单块板材的控制轧制。目前,绝大多数针对精轧机多块板材的控制轧制一般是进行多块板材的交叉轧制。也就是在第一块板材待温期间,进行第二、第三甚至更多板材的轧制,当第一块板材达到待温温度时,第二或第三块板材停止轧制,第一块板材马上开始第二轧程的轧制,其余板材则进入待温状态,在第一块板材完成轧制后,开始第二块板材的第二轧程轧制,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所有需要控温板材的生产。目前,进行交叉轧制时,多块板材的品种、规格尺寸一般是相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解决了单块板材控温轧制时的待温时间长的问题;其次,在多块板材进行交叉控温轧制时,可以实现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板材同时生产,即轧制生产时,进行交叉轧制的板材品种和规格可以完全不同;再次,针对板材生产过程的建立了精确地预报生产时各阶段的生产时间和板材温度的模型;另外,对于连续多块板材的轧制,模型自动制定板材轧制策略,即确定是以单块板控轧方式还是以多块板交叉控轧方式生产。单块板控制轧制生产方式 在目前的生产模式中,生产计划一般都是根据订单制定的,很多板材是单独订货的,数量很少,当连续需要控制轧制(同一批次生产)的板材数量不多于3块时,采用单块板控制轧制的方式进行生产。对于第一块要求控制轧制的板材,精轧的来料厚度可以控制在成品板材厚度的6-8倍范围内,那么在第一块板材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道次较多,生产时间变长,精轧连续轧制就可以保证板材的性能要求;同时,精轧第二块板材的精轧来料厚度控制在第二块板材成品厚度的4-6倍范围内,第三块板材的精轧来料厚度控制在第三块板材成品厚度的3-4倍范围内。此时,要求在精轧生产第一块板材时,第二、第三块板材都必须结束粗轧阶段的生产,处于待温状态。在该生产方式下,要求第一块精轧来料的温度要低于正常来料温度30-40°C,第二块精轧来料的板坯温度要低于正常来料温度20-30°C。此时,加热炉的板坯出炉温度也要同幅度地调整,通过加热炉的燃烧控制控制板坯的出炉温度满足精轧和粗轧的要求。传统的单块板控制轧制需要中间待温,本专利技术中的单块板的控制轧制不再需要中间待温,而是直接完成轧制,与传统的单块板控制轧制有很大的不同。本专利技术单块板控制轧制的基本步骤请参阅图I: 1)启动单块板控制轧制; 2)按照6-8倍于第一块板材的成品板材厚度计算第一块板材的精轧入口厚度; 3)按照4-6倍于第二块板材的成品板材厚度计算第二块板材的精轧入口厚度; 4)按照3-4倍于第三块板材的成品板材厚度计算第三块板材的精轧入口厚度; 5)计算第一块板坯的轧制规程和轧制时间tzl; 6)若本次单块板控制轧制的板坯数量超过I块,则计算第二块板坯的最大待温时间tdl,否则,进入步骤12 ; 7)根据第二块板坯的最大待温时间tdl推算第二块板坯在精轧机开始轧制时的温度; 8)计算第二块板坯的轧制规程和轧制时间tz2; 9)若本次单块板控制轧制的板坯数量超过2块,则计算第三块板坯的最大待温时间td2,否则,进入步骤12 ; 10)根据第三块板坯的最大待温时间td2推算第三块板坯在精轧机开始轧制时的温度; 11)计算第三块板坯的轧制规程; 12)根据计算的轧制规程完成每块板的生产控制,本次单块板控制轧制结束。多块板交叉控制轧制生产方式 同一个批次需要进行连续控制轧制的板坯数量大于3块,采用多块板材交叉控制轧制。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在一个批次内连续轧制的板材不再要求具有相同的品种、相同的成品规格,只要该批次的板材连续出炉即可。本专利技术控制轧制生产的特点是在多块板材轧制时,根据生产计划自动决定交叉轧制板坯的块数,即使是品种或规格完全不同的板材,只要能够确定其性能要求,都可以进行控制轧制。在精轧机第一块板坯第一阶段轧制完成时,第二块板坯处于待轧制状态,同样,在第二块板坯第一阶段轧制完成时,第三块板坯处于等待轧制状态,依次类推……。此时,精轧的入口厚度按照正常生产时的厚度进行控制,即成品厚度3-4倍确定入口厚度。以4块板材的交叉轧制为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步骤请参阅图2 1)启动父叉控制乳制; 2)计算需要连续控制轧制的板材的中间坯和成品信息; 3)分别计算这四块板材的轧制规程;4)计算第一块板控制轧制板坯的待温时间tl; 5)计算后面3块板材第一轧程的总时间ts; 6)如果ts-tl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后面的3块板材按照设定的轧制规程进行生产;如果ts-tl远大于合理的时间范围,那么需要减少后续三块板坯第一轧程的道次数,重新计算ts,直至满足合理的时间范围;如果ts-tl远小于合理的时间范围,那么需要增加后面三块板坯的来料厚度或者增加进行交叉轧制的板坯数量,重新计算后面三块板坯的轧制规程和第一轧程的总时间ts,直至满足合理的范围; 7)按照设定的轧制规程,进行第一块板第一轧程的生产,直至待温道次; 8)在第一块板待温时,完成第二、第三、第四块板的第一轧程轧制; 9)在第四块板的第一轧程轧制完成后,开始第一块板的第二阶段轧制,直至轧制完成; 10)第一块板轧制完成后,第二块板开始第二轧程轧制; 11)第二块板第二轧程轧制完成后,第三块板开始第二轧程轧制; 12)第三块板第二轧程轧制完成后,第四块板开始第二轧程轧制; 13)第四块板第二轧程轧制完成后,本次多块板交叉控制轧制结束。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步骤是 A、根据生产计划确定采用单块板材控制轧制还是多块板材交叉控制轧制; B、同一批次不多于3块板材的控制轧制按照单块板材控温轧制进行生产,步骤参考单块板控制轧制生产方法; C、同一批次4块及4块以上板材的控制轧制按照多块板材的交叉控制轧制进行生产,步骤参考多块板交叉控制轧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多品种、多规格的板材控温轧制提出了两种生产控制方式,解决了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控制轧制同批次的生产问题,为生产企业的生产组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I为中宽厚板单块板控制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中宽厚板多块板交叉控制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宽厚板控制轧制技术,该技术用于中宽厚板生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包括数据接口、控轧方式选择模块、交叉控轧模块、单块控轧模块:所述数据接口,用于中宽厚板控制轧制系统和外部交换数据;所述控轧方式选择模块,用于决定控制轧制的基本方式;所述交叉控轧模块,用于处理多块板交叉控制轧制方式;所述单块控轧模块,用于处理单块板控制轧制方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琦杨雁青罗文涛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优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