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强化传热管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224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使用的内外强化传热式换热管。它是在光管的内外均设置凸出管壁的宽螺旋结构,且该宽螺旋结构的截面为梯形或矩形,两侧边角均呈圆滑过渡。它能有效增加介质换热面积与管内介质流通通道改善流量,并在管内外形成螺旋流,使流速较低时就能实现充分湍流,进而强化传热,显著提高传热性能和换热效率。同时又能防止管内结垢,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及低阻力损耗和较强的承温承压及抗腐蚀性能,使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其结构简单合理、传热快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适合业内推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壳式热交换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强化传热的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管壳式换热器是进行热交换的通用工艺设备。由于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材料选择面广,并能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因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轻工、冶金、原子能、造船、航空、供热等领域。并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是由筒体、管板、封头、冷热介质进出口及筒体内的光管管束与折流板组成。尽管管壳式换热器在热交换过程中发挥 了很好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光管管束内的水流及外部气流比较平稳,仍存在换热面积小,传热系数小,而设备体积庞大,投入资金大,换热效率低和能源利用不够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外强化传热管式换热器,主要是为了解决现有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存在换热面积小,传热系数小,设备体积庞大,投入资金大,换热效率低和能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本技术的方案如下所述该技术包括管箱、管板、法兰、接管、换热管、壳体、定距管、鞍座、拉杆,还包括防冲板和支持板,它是将换热管设置成具有内外宽螺旋形结构,且螺旋部位是矩形或梯形的波纹管。本技术除具有传统管壳式换热器的性能优点外,还具有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外强化传热管式换热器,包括管箱(1)、管板(2)、法兰(3)、接管(4)、换热管(6)、壳体(7)、定距管(9)、鞍座(10)、拉杆(11),还包括防冲板(5)和支持板(8),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换热管(6)设置成具有内外宽螺旋形结构,且螺旋部位是矩形或梯形的波纹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卫姚晓春李军良王艳华高岩王滨韩见超邢天福孙永彬李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四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