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能工程及换热器
,具体涉及ー种基于轴向支承板的非线性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技术介绍
当前国内普遍使用的垂直弓形折流板列管式换热器存在流动滞止区、压降高、管束易出现振动损伤、污垢容易沉积等棘手难题,近年发展起来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正逐步将其取代。20世纪60年代诞生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设计思想,80年代其エ业原型机非连续型螺旋折流板换热器诞生,其特点是壳程流体运动呈螺旋方式,折流板多为四分之一扇形,每块折流板与壳体轴线形成一定的夹角,与壳体内壁及传热管外壁形成了半封闭的近似螺旋流道,这种半封闭的螺旋流道结构使壳程介质呈现螺旋运动,起到了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降低了管束振动损伤,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数千台同类广泛应用于石化、核电、冶炼等领域。实践证明,螺旋隔板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最大为弓形隔板换热器的I. 39倍,随着螺旋角的不同压降最大可降60%。但是,由于其内部结构中,相邻的两块扇形折流板之间存在三角形缺ロ,无法解决壳程流体漏流短路问题。此外,定距管套在传热管外,损失了部分换热面积,也増加了组装难度。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近20年来,陆续出现了多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两端分别设有管箱和管板、内设换热管和折流板的管状壳体;设于所述管状壳体上且与所述管状壳体轴向垂直的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和设于所述管箱上的管程进口和管程出口;所述管箱与所述管板固定连接,所述管板位于所述管箱和折流板之间,其特征在于:支撑件位于管状壳体内部,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相互呈α角且呈辐射状均匀分布,其一边相互重合成为支撑件的中心轴线,所述支撑板设于中心轴线与管状壳体内壁之间,相邻支撑件以轴向首尾相连并依次以相同的螺旋方式旋转β角,且β角小于α角,所述折流板螺旋方式固定连接相邻支撑件上相邻支撑板并封闭β角,所述换热管依次穿过折流板、限位嵌体和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