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丝机计量泵上传动齿轮铜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103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丝机计量泵上传动齿轮铜套,其特征是:铜套是以锡青铜为铜套主体、并带有翻边的结构形式,在铜套主体的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在通孔中镶嵌有石墨嵌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在纤维生产流程中纺丝机的计量泵上,在硬度、光洁度、耐磨性能等方面都能满足纤维丝束生产设备要求,可以有效提高计量泵设备的开工率,保持生产连续性和质量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铜套,更具体地说是ー种应用在纤维生产流程中纺丝机计量泵上的传动齿轮铜套。
技术介绍
聚こ烯醇高强高模纤维在纤维生产流程中,纺丝机设置计量泵是控制纺丝原液均匀的供应给喷丝板纺制初生纤维,计量泵是通过传动齿轮接受动カ进行转动来供应纺丝原液,每转供应定量原液。传动齿轮内侧均配有带翻边的铜套以保持转动顺畅。在纺丝实际生产过程中,因纺丝原液エ艺要求保持一定的温度,计量泵处于高温下运行,铜套容易磨损,铜套一磨损即出现转动不顺畅,经常造成计量泵泵轴和泵轴销断裂导致停止供应纺丝 原液,该纺丝锭位被迫抬锭处理,使生产线产生一定的废品纤维。铜套磨损严重时齿轮转动不均匀,会造成供应纺丝原液不均匀,直接影响到成品纤维质量的一致性,导致纤维质量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ー种应用在纤维生产流程中的纺丝机计量泵上传动齿轮铜套。在硬度、光洁度以及耐磨损性能等方面都能满足纤维丝束的生产设备要求,以提高设备的开工率,保持生产连续性和质量的稳定性。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纺丝机计量泵上传动齿轮铜套的结构特点是所述铜套是以锡青铜为铜套主体、并带有翻边的结构形式,在铜套主体的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中镶嵌有石墨嵌件。本技术纺丝机计量泵上传动齿轮铜套的结构特点是处在同一轴向位置上的通孔在铜套主体的圆周面上呈十字分布,轴向上相邻的两道通孔之间位置交错。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I、本技术铜套主体为锡青铜加石墨嵌件,较好地解决了耐磨性差的缺陷。2、本技术在主体铜套中均匀镶嵌石墨嵌件,石墨材质的耐热和顺滑也较好地解决了高温环境下铜套运行保持顺畅的难题。3、本技术是以锡青铜和石墨材质的互补结构大大提高了纺丝机计量泵设备的生产效率和保持纤维质量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3为图I的B-B剖视图;图中标号1铜套主体;2翻边;3石墨嵌件。具体实施方式參见图I、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纺丝机计量泵上传动齿轮铜套的结构形式是设置铜套是以锡青铜为铜套主体I、并带有翻边2的结构形式,在铜套主体I的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在通孔中镶嵌有石墨嵌件3。如图2和图3所示,处在同一轴向位置上的通孔在铜套主体I的圆周面上呈十字 分布,轴向上相邻的两道通孔之间位置交错。具体实施中,铜套的内外表面需要进行磨光处理,铜套通过传动齿轮内孔紧密配合。在转动过程中铜套内孔围绕计量泵泵轴托架转动,通过压盖带动泵轴销实现计量泵内齿轮转动送出纺丝原液。权利要求1.纺丝机计量泵上传动齿轮铜套,其特征是所述铜套是以锡青铜为铜套主体(I)、并带有翻边(2)的结构形式,在铜套主体(I)的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中镶嵌有石墨嵌件(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纺丝机计量泵上传动齿轮铜套,其特征是处在同一轴向位置上的通孔在铜套主体(I)的圆周面上呈十字分布,轴向上相邻的两道通孔之间位置交错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纺丝机计量泵上传动齿轮铜套,其特征是铜套是以锡青铜为铜套主体、并带有翻边的结构形式,在铜套主体的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在通孔中镶嵌有石墨嵌件。本技术应用在纤维生产流程中纺丝机的计量泵上,在硬度、光洁度、耐磨性能等方面都能满足纤维丝束生产设备要求,可以有效提高计量泵设备的开工率,保持生产连续性和质量的稳定性。文档编号F16C33/10GK202659726SQ201220349439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姜家保, 陈思鹏, 崔明发, 胡杰, 温明明 申请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纺丝机计量泵上传动齿轮铜套,其特征是:所述铜套是以锡青铜为铜套主体(1)、并带有翻边(2)的结构形式,在铜套主体(1)的圆周面上均匀分布有通孔,在所述通孔中镶嵌有石墨嵌件(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家保陈思鹏崔明发胡杰温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