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倒角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0999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24
一种双倒角垫圈,包括垫圈外侧面、外倒角面、上平面、内倒角面、垫圈内侧面、下平面,其特征在于双倒角垫圈依次包含垫圈外侧面、外倒角面、上平面、内倒角面、垫圈内侧面、下平面六个连续曲面,并组合成密闭实心的双倒角垫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配件领域,具体是一种双倒角垫圈
技术介绍
垫圈是指垫在被连接件与螺母之间的零件。一般为扁平形的金属环,用来保护被连接件的表面不受螺母擦伤,分散螺母对被连接件的压力。目前市面上的垫圈大多分为平垫圈和弹簧垫圈两类,具体有平垫圈-C级、大垫圈-A和C级、特大塾圈-C级、小塾圈-A级、平塾圈-A级、平塾圈_倒角型_A级、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球面垫圈、锥面垫圈、工字钢用方斜垫圈、槽钢用方斜垫圈、标准型弹簧垫圈、 轻型弹簧垫圈、重型弹簧垫圈、内齿锁紧垫圈、内锯齿锁紧垫圈、外齿锁紧垫圈、外锯齿锁紧垫圈、单耳止动垫圈、双耳止动垫圈、外舌止动垫圈、圆螺母用止动垫圈。还没有一种分散内外应力的双倒角垫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分散内外应力的双倒角垫圈。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倒角垫圈,包括垫圈外侧面、外倒角面、上平面、内倒角面、垫圈内侧面、下平面,其特征在于双倒角垫圈依次包含垫圈外侧面、外倒角面、上平面、内倒角面、垫圈内侧面、下平面六个连续曲面,并组合成密闭实心的双倒角垫圈。附图说明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纵剖面示意图,其中I-垫圈外侧面,2-外倒角面,3-上平面,4-内倒角面,5-垫圈内侧面,6-下平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双倒角垫圈,包括垫圈外侧面I、外倒角面2、上平面3、内倒角面4、垫圈内侧面5、下平面6,其特征在于双倒角垫圈依次包含垫圈外侧面I、外倒角面2、上平面3、内倒角面4、垫圈内侧面5、下平面6六个连续曲面,并组合成密闭实心的双倒角垫圈。本技术可将应力尽量分散,延长垫圈的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双倒角垫圈,包括垫圈外侧面、外倒角面、上平面、内倒角面、垫圈内侧面、下平面,其特征在于双倒角垫圈依次包含垫圈外侧面、外倒角面、上平面、内倒角面、垫圈内侧面、下平面六个连续曲面,并组合成密闭实心 的双倒角垫圈。专利摘要一种双倒角垫圈,包括垫圈外侧面、外倒角面、上平面、内倒角面、垫圈内侧面、下平面,其特征在于双倒角垫圈依次包含垫圈外侧面、外倒角面、上平面、内倒角面、垫圈内侧面、下平面六个连续曲面,并组合成密闭实心的双倒角垫圈。文档编号F16B43/00GK202659694SQ201220204258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俞学文 申请人:苏州友尼可紧固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倒角垫圈,包括垫圈外侧面、外倒角面、上平面、内倒角面、垫圈内侧面、下平面,其特征在于双倒角垫圈依次包含垫圈外侧面、外倒角面、上平面、内倒角面、垫圈内侧面、下平面六个连续曲面,并组合成密闭实心的双倒角垫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友尼可紧固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