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砂混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055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造用覆膜砂的混砂装置。装置包括一个桶体5支承在支架1上,桶体下面是驱动装置,桶体内装有双向转子6,该双向转子带动内外圈刮板3、10逆向旋转,刮板臂4、9上装有错开排列的混砂棒11、12。该混砂机用于覆膜砂混合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特别适用于易结块的热法树脂覆膜砂的混制。(*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提供一种铸造用造型材料混合处理的装置。目前壳型(芯)铸造用覆膜砂的混制,基本没有合适的专用设备,一般采用粘土砂的混砂机,结果粘砂严重且不易清理,混合效率和型砂质量都不理想,不能与覆膜砂的混制要求相适应,特别是对于热法覆膜砂,混合时砂子结块倾向较重,一般混砂机很难适应,因而影响了混合效率和混合质量。现有的用于覆膜砂混制的“S”形刮板(或叶片)混砂机,参见《国外铸造机械》P9(机械工业出版社),在桶体内有一个“S”形刮板,刮板的旋转对型砂进行搅拌混合,虽然该机结构比较简单,但由于只靠一个“S”形刮板进行搅拌混合,所以该机对型砂混合不够均匀,且砂子在桶内结块时,混合效果更差。而另外一种逆流式混砂机,参见《国外铸造机械》P2(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在桶体内的中部转子体上装有内、中、外三圈刮板,中圈刮板作逆时针旋转,内、外两圈刮板作顺时针旋转,混合料在机内作逆流运动,达到均匀混砂。该机对型砂的混合作用较强,但结构比较复杂,动力消耗较大。用于覆膜砂生产,当砂子结块时混合效果仍不理想。因此,该机对于覆膜砂的生产也不太适应。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目前覆膜砂生产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率、低能耗的铸造覆膜砂混合装置,该装置特别要适应于易结块的热法树脂覆膜砂的混制。技术的构思是在桶体中部的转子体上装有内外两圈刮板,两圈刮板相对反向转动,在内外刮板的上、下刮板臂上分别装有错开排列的混砂棒,该混砂棒除对型砂具有混合作用外,还可以将结块的砂团搅开,使其混合均匀。技术的基本结构参见附图,包括一个支承在支架1上的桶体5,在桶体内中部具有一个双向转子体6,上转子7带动外圈刮板10转动,下转子8带动内圈刮板3与外圈刮板10反向转动,内、外刮板的下刮板臂4和上刮板臂9上分别装有错开排列的混砂棒12和11,转子的转动是由电机2驱动,并通过筒体下面的减速器15的心轴13和空心轴14来带动,其中,心轴13带动上转子7转动,空心轴14带动下转子8与上转子7反向转动。技术由于采用了双向转子6,对型砂的搅拌混合作用较强,同时,安装了上下交错的混砂棒11、12,在加强了混合作用的同时,又防止了型砂的结块现象,因而使混砂效率明显提高,从而可降低能耗,配合鼓风冷却装置,该机特别能适应于易结块的热法树脂覆膜砂的混制。附图是覆膜砂混砂机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支架2、电机3、内刮板4、下刮板臂5、桶体6、双向转子体7、上转子8、下转子9、上刮板臂10、外刮板11、12、上下混砂棒13、心轴14、空心轴15、减速器16、轴承座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其他结构特征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加以说明。附图给出的是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他具有一个支承在支架1上的桶体5,在桶体内中部具有一个双向转子体6,该转子由电机2通过桶体下面的减速器15来带动,双向转子体中,上转子7带动外圈刮板10转动,下转子8带动内圈刮板3与外圈刮板板10反向转动,并且内外刮板的下刮板臂4和上刮板臂9上分别装有错开排列的混砂棒12和11,且上转子7由减速器的心轴13带动,下转子8由减速器的空心轴14带动。为了防止砂子进入转子体6内部,影响旋转部件的转动,技术最好使上转子7的下缘套在下转子8的上缘外边,下转子8的下缘套在轴承座16的上缘外边。技术还推荐减速器的心轴13与套在心轴外面的空心轴14由两个电机分别通过皮带、齿轮传动机构带动。这样可以减化减速器的结构,减少无用功率的消耗,降低机器能耗。经实际试验表明,技术能很好地完成设计目的,同时由于减速传动机构全部置于桶体之外(之下),消除了润滑油渗漏而污染型砂的可能性。因此,技术能较好地满足铸造覆膜砂的混制,特别是热法树脂覆膜砂的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覆膜砂混砂机,包括一个支承在支架(1)上的桶体(5),桶体内中部具有混砂转子,该转子由电机(2)通过桶体下面的减速器(15)来带动,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说的混砂转子是双向转子体(6),即上转子(7)带动外圈刮板(10)转动,下转子(8)带动内圈刮板(3)与外圈刮板(10)反向转动,并且内外刮板的下刮板臂(4)和上刮板臂(9)上分别装有错开排列的混砂棒(12、11),上转子(7)由减速器的空心轴(14)带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膜砂混砂机,包括一个支承在支架(1)上的桶体(5),桶体内中部具有混砂转子,该转子由电机(2)通过桶体下面的减速器(15)来带动,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说的混砂转子是双向转子体(6),即上转子(7)带动外圈刮板(10)转动,下转子(8)带动内圈刮板(3)与外圈刮板(10)反向转动,并且内外刮板的下刮板臂(4)和上刮板臂(9)上分别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升益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电子工业部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