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机机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04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混合机机盆,由围圈、内衬圈、底衬板、填角、底盘构成。底盘位于围圈内底下部,底衬板由水泥粘结于底盘上部,底盘与底板中心位置设有可配装刮板转动轴的中心孔,内衬圈位于底衬板上方和围圈内层,盆底周边角置有圆周填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实施,填角光滑耐磨,无粘砂现象,从而降低了刮板磨损,保证了混砂质量,提高了整机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混合机的机盆结构。混合机机盆底周边角的处理一直是影响混合机应用的主要因素。六十年代,国产的混砂机机盆底周边角装有由多块铸件组成的园周填角,由于铸件精度低、接头有间隙且表面凹凸不平,所以在物料混合应用时易造成严重粘砂弊病;后虽经改进,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粘砂问题。近几年来,国内外生产的混砂机,大都无园周填角,直接采用内衬圈和底衬板成筒形装配。该种形式其接合处仍存有间隙,亦易因填充泥砂产生粘砂现象。上述结构随之应用时间的延长,其粘砂量均将不断增多和加厚,因而直接影响了混砂质量和机器寿命,刮板不断磨损,增大了机器功耗。本技术其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新型园周填角的混合机机盆结构,简单实用,以解决机盆底周边角的粘砂问题,提高整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降低机械功耗和生产成本。本技术其
技术实现思路
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它的结构是由围圈、内衬圈、底衬板、底盘和填角构成。围圈与内衬圈均呈园筒形;围圈下底部设有园形底盘;园形底衬板用水泥粘结位于底盘上方,底衬板与底盘的中心位置设有可配装刮板转动轴的中心孔;内衬圈位于底衬板上方和围圈内层,盆底周边角置有其园弧角为R10-20mm的园周填角。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结构形状剖面示意图。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叙述其结构内容本技术其结构内容主要包括围圈(1)、内衬圈(2)、底衬板(3)、填角(4)和底盘(5)几部分,围圈(1)与内衬圈(2)由板材制成园筒形,底盘(5)为园形铸铁件,由螺栓固定位于围圈(1)下底部,底衬板(3)为辉绿石园铸石件,位于底盘(5)上方,底衬板(3)与底盘(5)之间用水泥粘固,底衬板(3)与底盘(5)中心位置设有可配装刮板转动轴的中心孔(6);内衬圈(2)位于底衬板(3)上方和围圈(1)内层;盆底周边角置有园周填角(4)。填角(4)是由粘结剂、石墨粉和耐磨材料等配制成膏状体,挤入内衬圈(2)与底衬板(3)相交接合处,修其园弧角为R10-20mm,待填角凝固后,再用机器刮板推动型砂将弧面抛光。经实施,由φ1000mm和2000mm的转子混砂机应用,二年来效果良好。本技术其特点是,填角取材方便,简便实用,填角光滑、耐磨,底周边角无粘砂现象,从而降低了刮板的磨损,保证了混砂质量,提高了整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机机盆,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是由围圈(1)、内衬圈(2)、底衬板(3)、填角(4),和底盘(5)构成,围圈(1)下底部设有园底盘(5),园底衬板(3)用水泥粘结位于底盘(5)上方,底盘(5)和底衬板(3)中心位置设有中心孔(6),内衬圈(2)位于底衬板(3)上方和围圈(1)内层,内衬圈(2)与底衬板(3)装配后其底周边角置有园周填角(4),其填角弧为R10-2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机机盆,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是由围圈(1)、内衬圈(2)、底衬板(3)、填角(4),和底盘(5)构成,围圈(1)下底部设有园底盘(5),园底衬板(3)用水泥粘结位于底盘(5)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忠曲瑞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第四铸造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