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干法旧砂再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97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干法旧砂再生机,由电机、主轴、搅拌棒、砂筒、进砂口、内出砂口、砂尘分离室组成。卧式砂筒支承在主轴上,由电机带动与主轴同心异速旋转。该机利用旋转的砂筒使砂子贴在砂筒内壁,和砂筒一起旋转,利用筒内高速旋转的搅拌棒不断打击、摩擦砂粒,使之去膜。该机不仅能连续进砂、出砂及除尘,生产率高,且去膜能力强,适合各种铸造旧砂再生,显著的优点是能解决水玻璃旧砂的再生,再生砂的机械性能优于新砂。(*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滚筒式机械法铸造旧砂再生机。水玻璃砂广泛应用于铸造生产,但水玻璃砂再生的问题,长期以来未得到很好地解决。由于旧砂再生设备造价原因,在生产中使用机械再生设备占绝大多数。P.Pohl专利技术了一种沸腾式机械法旧砂再生机,该机械再生机通过金属搅拌棒在立式砂筒内的砂层中旋转,摩擦、打击砂粒,从砂粒上去掉的水玻璃膜和其它粉尘,通过沸腾床的作用,从再生机的上部抽走,进入除尘设备。该旧砂再生机进砂、卸料是间歇式的,沸腾床为平面,不方便出砂,生产率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连续进砂、出砂,生产率高的机械干法旧砂再生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该机由电机、主轴、搅拌棒、砂筒、进砂口、内出砂口和粉尘分离室组成,卧式砂筒通过轴承支承在主轴上,由电机带动与主轴同心异速旋转,搅拌棒与主轴相联接,进砂口设量在主轴一端或砂筒的一端端面上,内出砂口设置在砂筒的另一端,固定在机座上的砂尘分离室位于与内出砂口位置相对应处,用来收集从内出砂口出来的再生砂,其下端开有外出砂口,上端开有粉尘出口。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能连续进砂、出砂及除尘,生产率高。2.去膜能力强,再生砂回收率高,适合各种铸造旧砂再生。3.特别是能解决水玻璃旧砂的再生,再生砂可做单一砂100%地使用,且其机械性能优于新砂。下表是再生砂与新砂各项性能比较。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简图。由图1所示,砂筒6为卧式装置,通过轴承支承在主轴8上,其形状为圆柱形,若做成圆锥形,则更好。搅拌棒5与主轴8固定联接,且与主轴8平行或垂直,为了增强砂向内出砂口4移动的动力,搅拌棒5可呈螺旋状。为了简化动力传动结构,安置了二个电机,电机1带动砂筒6旋转,电机9带动主轴8高速旋转,主轴8与砂筒6为同心异速旋转,实现搅拌棒与砂层的相对运动。在主轴8与砂筒6的端面之间设有环形进砂口7,在砂筒6另一端的圆周面上开有内出砂口4,内出砂口为多个。固定在机座上的砂尘分离室3位于与内出砂口4位置相对应处,其接口为环形,完全遮盖住内出砂口4,用来收集从内出砂口出来的再生砂,其下端开有外出砂口10,上端开有粉尘出口2。砂子由进砂口7进入砂筒6内,由于卧式砂筒6的旋转,使砂子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贴在砂筒6的内壁,和砂筒6一起旋转,主轴8带动金属搅拌棒5高速旋转不断打击、摩擦砂粒,使之去膜。同时,砂子利用砂筒6内砂位差和搅拌棒5的作用自动地由进砂口7向内出砂口4移动,由内出砂口4出来的再生砂进入粉尘分离室3,在抽风作用下,粉尘由粉尘出口2排除,并进入除尘设备,再生砂在重力作用下由外出砂口10排出,达到连续进砂、出砂及除尘的目的。图2与图1的不同之处为,在本实施例中,改变了砂筒的传动机构,即在砂筒的圆周面上传动砂筒旋转。例如,在砂筒6圆周的下端设有主动齿轮11,带动固定在砂筒外壁上的齿圈使砂筒转动,这种传动方式的好处是,缩短了再生机机身,方便了进砂、出砂。进砂口7设置在主轴8的一端,多个内出砂口4设置在砂筒6另一端的端面上,固定在机座上的砂尘分离室3设置在与砂筒6另一端的端面位置相对应处,其接口为圆柱形,能遮盖住端面,搅拌棒5的设置皆和主轴8平行,这样增强了脱膜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干法旧砂再生机,其特征在于:由电机、主轴(8)、搅拌棒(5)、砂筒(6)、进砂口(7)、内出砂口(4)和砂尘分离室(3)组成,砂筒(6)为卧式装置,通过轴承支承在主轴(8)上,由电机带动与主轴(8)同心异速旋转;搅拌棒(5) 与主轴(8)相联接;进砂口(7)设置在主轴(8)的一端或砂筒(6)的一端端面上;内出砂口(4)设置在砂筒(6)的另一端;砂尘分离室(3)设置在与内出砂口(4)位置相对应处,用来收集从内出砂口(4)出来的再生砂,其下端开有外出砂口 (10),上端开有粉尘出口(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干法旧砂再生机,其特征在于由电机、主轴(8)、搅拌棒(5)、砂筒(6)、进砂口(7)、内出砂口(4)和砂尘分离室(3)组成,砂筒(6)为卧式装置,通过轴承支承在主轴(8)上,由电机带动与主轴(8)同心异速旋转;搅拌棒(5)与主轴(8)相联接;进砂口(7)设置在主轴(8)的一端或砂筒(6)的一端端面上;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波张俊德高建华徐正达王秀萍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