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包括把整叠瓶托逐个分离的自动分托设备、对圆瓶进行自动贴标的卧式圆瓶贴标设备、将已贴标的圆瓶自动装入瓶托的自动入托设备,自动分托设备包括有后推机构、两组气动夹紧机构及自适应吸模和储料平台,瓶托置于储料平台上,推动瓶托运动的后推机构置于瓶托的后端,能动态夹紧瓶托的气动夹紧机构置于瓶托的靠前端两侧,作吸拉动作、使瓶托从整叠瓶托中一个个分离出来的自适应吸模置于瓶托的前端。自动分托设备的上端还设有能将分离后的瓶托吹落至滑槽的两组吹气嘴,滑槽与将瓶托输送至自动入托设备的输送带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可避免由手工生产带来的二次污染,提高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小圆瓶尤其是口服液及针水瓶的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属于圆瓶入托设备的改造技术。
技术介绍
现在的圆瓶入托大多采用人工的方法进行,操作人员对整叠包装的瓶托进行逐一的手工分托后,手工装瓶子装入托里(入托),其存在的缺点是生产效率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且由于是人手操作,容易给产品带来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本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可避免由手工生产带来的二次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的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包括有把整叠瓶托逐个分离的自动分托设备、对圆瓶进行自动贴标的卧式圆瓶贴标设备、将已贴标的圆瓶自动装入瓶托的自动入托设备,其中自动分托设备包括有后推机构、两组气动夹紧机构及自适应吸模和储料平台,其中瓶托置于储料平台上,推动瓶托运动的后推机构置于瓶托的后端,能动态夹紧瓶托的气动夹紧机构置于瓶托的靠前端两侧,作吸拉动作、以使瓶托从整叠瓶托中一个个分离出来的自适应吸模置于瓶托的前端。上述自动分托设备的上端还设有能将分离后的瓶托吹落至滑槽的两组吹气嘴,滑槽与将瓶托输送至自动入托设备的输送带相接。上述后推机构为由电机同步带带动的推板。上述两组气动夹紧机构为气缸作动力的夹紧机构,包括有气缸及夹紧机构,气缸的活塞与夹紧机构连接。上述自适应吸模包括有吸板及抽真空装置,吸板内设置的抽真空通道与抽真空装置连接。上述自动入托设备包括有瓶托输送带、自动入托机构、浮动式压瓶机构,其中自动入托机构置于瓶托输送带的上方,浮动式压瓶机构置于自动入托机构的旁侧。上述自动入托设备设有能调宽度的储料槽,储料槽的上方设有能将贴好标签的圆瓶向前输送至由前滚子链输送带的前端的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包括有多组防斜挂链、后滚子链输送带及前滚子链输送带,后滚子链输送带及前滚子链输送带分别前后相邻设置,多组防斜挂链装设在后滚子链输送带及前滚子链输送带的上方,前滚子链输送带的前端设有由上压条及可调整圆弧压块组成的单通道高速储料槽,进入单通道高速储料槽的圆瓶通过分拔轮将圆瓶逐一投入由自动分托设备分离输送过来的瓶托。上述浮动式压瓶机构包括靠自重上下自由活动的滑块以及安装在滑块上方的主动压轮。上述主动压轮的驱动装置为独立的驱动装置,或与瓶托输送带共用同一驱动装置,主动压轮与瓶托输送带作同线速转动。本技术由于采用通过自动分托设备把整叠瓶托逐个分离,同时卧式圆瓶贴标设备进行自动贴标工作后,再由自动入托设备进行自动入托的结构,本技术不仅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可避免由手工生产带来的二次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本技术是一种设计巧妙,性能优良,方便实用的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自动分托设备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自动入托设备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3所示,本技术的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包括有把整叠瓶托4逐个分离的自动分托设备I、对圆瓶5进行自动贴标的卧式圆瓶贴标设备2、将已贴标的圆瓶自动装入瓶托的自动入托设备3,其中自动分托设备I包括有后推机构11、两组气动夹紧机构121、122及自适应吸模13和储料平台14,其中瓶托4置于储料平台14上,推动瓶托4运动的后推机构11置于瓶托4的后端,能动态夹紧瓶托4的气动夹紧机构121、122置于瓶托4的靠前端两侧,作吸拉动作、以使瓶托4从整叠瓶托中一个个分离出来的自适应吸模13置于瓶托4的前端。本实施例中,上述自动分托设备I的上端还设有能将分离后的瓶托4吹落至滑槽16的两组吹气嘴151、152,滑槽16与将瓶托4输送至自动入托设备3的输送带相接。本实施例中,上述后推机构11为由电机同步带带动的推板。本实施例中,上述两组气动夹紧机构121、122为气缸作动力的夹紧机构,包括有气缸及夹紧机构,气缸的活塞与夹紧机构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述自适应吸模13包括有吸板及抽真空装置,吸板内设置的抽真空通道与抽真空装置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述自动入托设备3包括有瓶托输送带31、自动入托机构32、浮动式压瓶机构33,其中自动入托机构32置于瓶托输送带31的上方,浮动式压瓶机构33置于自动入托机构32的旁侧。本实施例中,上述自动入托设备3设有能调宽度的储料槽321,储料槽321的上方设有能将贴好标签的圆瓶5向前输送至由前滚子链输送带3222的前端的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包括有多组防斜挂链325、后滚子链输送带3221及前滚子链输送带3222,后滚子链输送带3221及前滚子链输送带3222分别前后相邻设置,多组防斜挂链325装设在后滚子链输送带3221及前滚子链输送带3222的上方,前滚子链输送带3222的前端设有由上压条323及可调整圆弧压块324组成的单通道高速储料槽,进入单通道高速储料槽的圆瓶5通过分拔轮将圆瓶5逐一投入由自动分托设备I分离输送过来的瓶托4。本实施例中,上述浮动式压瓶机构33包括靠自重上下自由活动的滑块331以及安装在滑块331上方的主动压轮332。本实施例中,上述主动压轮332的驱动装置为独立的驱动装置,或与瓶托输送带31共用同一驱动装置,主动压轮332与瓶托输送带31作同线速转动。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自动分托设备I把整叠瓶托4逐个分离,同时卧式圆瓶贴标设备2进行自动贴标工作后,再由自动入托设备3将已贴标的圆瓶5自动装入瓶托。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包括有把整叠瓶托(4)逐个分离的自动分托设备(I)、对圆瓶(5)进行自动贴标的卧式圆瓶贴标设备(2)、将已贴标的圆瓶自动装入瓶托的自动入托设备(3),其特征在于自动分托设备(I)包括有后推机构(11)、两组气动夹紧机构(121、122)及自适应吸模(13)和储料平台(14),其中瓶托(4)置于储料平台(14)上,推动瓶托(4)运动的后推机构(11)直于瓶托(4)的后端,能动态夹紧瓶托(4)的气动夹紧机构(121、122)置于瓶托(4)的靠前端两侧,作吸拉动作、以使瓶托(4)从整叠瓶托中一个个分离出来的自适应吸模(13)置于瓶托(4)的前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自动分托设备(I)的上端还设有能将分离后的瓶托(4)吹落至滑槽(16)的两组吹气嘴(151、152),滑槽(16)与将瓶托(4 )输送至自动入托设备(3 )的输送带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后推机构(11)为由电机同步带带动的推板。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两组气动夹紧机构(121、122)为气缸作动力的夹紧机构,包括有气缸及夹紧机构,气缸的活塞与夹紧机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自适应吸模(13)包括有吸板及抽真空装置,吸板内设置的抽真空通道与抽真空装置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自动入托设备(3 )包括有瓶托输送带(31)、自动入托机构(32 )、浮动式压瓶机构(33 ),其中自动入托机构(32)置于瓶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圆瓶入托设备,包括有把整叠瓶托(4)逐个分离的自动分托设备(1)、对圆瓶(5)进行自动贴标的卧式圆瓶贴标设备(2)、将已贴标的圆瓶自动装入瓶托的自动入托设备(3),其特征在于自动分托设备(1)包括有后推机构(11)、两组气动夹紧机构(121、122)及自适应吸模(13)和储料平台(14),其中瓶托(4)置于储料平台(14)上,推动瓶托(4)运动的后推机构(11)置于瓶托(4)的后端,能动态夹紧瓶托(4)的气动夹紧机构(121、122)置于瓶托(4)的靠前端两侧,作吸拉动作、以使瓶托(4)从整叠瓶托中一个个分离出来的自适应吸模(13)置于瓶托(4)的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锋,郭荣斌,兰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三拓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