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9647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吸收塔和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所述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包括料仓、第一流化风系统、中间仓、连接料仓和中间仓的第一落料管、第二流化风系统、第二落料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二落料管上的插板阀和旋转给料阀、以及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和脱硫吸收塔下部的浆液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通过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将粉料直接送入脱硫吸收塔的浆液池中,省却了传统湿法脱硫系统中的吸收剂浆液池、吸收剂浆液池搅拌器、吸收剂浆液输送泵等设备,从而可使脱硫系统结构大大简化,系统制造成本低,且系统控制也更简单。(*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净化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
技术介绍
燃煤发电是煤炭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燃煤火电机组需排放大量污染物,其中SO2以及粉尘对环境的危害较为严重,也是需要重点控制的主要污染物。因而,需要在燃煤发电的烟气排放处设置脱硫系统。烟气脱硫技术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等,其中湿法脱硫技术的运用最为广泛。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的原理是利用石灰石碱性浆液从上向下喷淋,烟气从下向上流动,石灰石浆液滴在下落过程中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石膏等副产品,达到脱除烟气中的SO2的目的。 湿法脱硫效果最好,但湿法脱硫系统结构复杂,系统造价很高,因此如何简化系统结构,降低其制作成本,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其省却了湿法脱硫系统中的吸收剂浆液池、吸收剂浆液池搅拌器、吸收剂浆液输送泵等设备,很大的简化系统结构,可降低湿法脱硫系统的制造成本。本技术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的具体方案为本技术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吸收塔和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所述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包括料仓、排风口设置于料仓底部向料仓内吹风的第一流化风系统、位于料仓下方的中间仓、连接料仓和中间仓的第一落料管、排风口设置于中间仓底部向中间仓内吹风的第二流化风系统、设置于中间仓底部的第二落料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二落料管上的插板阀和旋转给料阀、以及进料口与旋转给料阀出料口连接的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和脱硫吸收塔下部的浆液池连接。进一步,所述输料管的出料口位于浆液池的液面下方,且输料管有一段高于浆液池液面的管段;进一步,所述脱硫吸收塔为喷淋塔、液柱塔或者其它形式的脱硫吸收塔;进一步,所述料仓上设置有除尘器;进一步,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相邻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通过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将吸收剂粉料直接送入脱硫吸收塔的浆液池中,省却了传统湿法脱硫系统中的吸收剂浆液池、吸收剂浆液池搅拌器、吸收剂浆液输送泵等设备,从而可使脱硫系统结构大大简化,系统制造成本低,且系统控制也更简单。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吸收塔I和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所述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包括料仓2、排风口设置于料仓底部向料仓内吹风的第一流化风系统3、位于料仓2下方的中间仓4、连接料仓2和中间仓4的第一落料管5、排风口设置于中间仓底部向中间仓内吹风的第二流化风系统6、设置于中间仓4底部的第二落料管7、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二落料管上的插板阀8和旋转给料阀9、以及进料口与旋转给料阀9出料口连接的喷射器10,所述喷射器10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11和脱硫吸收塔I下部的浆液池Ia连接。 本技术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通过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将粉料直接送入脱硫吸收塔的浆液池中,省却了传统湿法脱硫系统中的吸收剂浆液池、吸收剂浆液池搅拌器、吸收剂浆液输送泵等设备,从而可使脱硫系统结构大大简化,系统制造和运行成本低,且系统控制也更简单,特别适用于小型火电机组脱硫。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输料管11的出料口位于浆液池Ia的液面下方,且输料管11有一段高于浆液池液面的管段;本结构使粉料直接加入浆液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同时高于浆液池液面的管段可阻止浆液倒流。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脱硫吸收塔I为喷淋塔;当然在不同实施方式中,所示脱硫吸收塔还可以为液柱塔或其它形式的吸收塔。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料仓2上设置有除尘器12,除尘器12可在加料、清洁料仓等过程中避免粉尘污染空气。作为对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脱硫吸收塔I和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相邻布置,布置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当然在不同实施方式中,脱硫吸收塔I和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也可采取远距离分离布置,布置方式灵活,可满足不同场地要求。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吸收塔和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所述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包括料仓、排风口设置于料仓底部向料仓内吹风的第一流化风系统、位于料仓下方的中间仓、连接料仓和中间仓的第一落料管、排风口设置于中间仓底部向中间仓内吹风的第二流化风系统、设置于中间仓底部的第二落料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二落料管上的插板阀和旋转给料阀、以及进料口与旋转给料阀出料口连接的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和脱硫吸收塔下部的浆液池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的出料口位于浆液池的液面下方,且输料管有一段高于浆液池液面的管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吸收塔为喷淋塔、液柱塔或者其它形式的脱硫吸收塔。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上设置有除尘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吸收塔和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相邻布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吸收塔和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所述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包括料仓、第一流化风系统、中间仓、连接料仓和中间仓的第一落料管、第二流化风系统、第二落料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二落料管上的插板阀和旋转给料阀、以及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和脱硫吸收塔下部的浆液池连接。本技术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通过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将粉料直接送入脱硫吸收塔的浆液池中,省却了传统湿法脱硫系统中的吸收剂浆液池、吸收剂浆液池搅拌器、吸收剂浆液输送泵等设备,从而可使脱硫系统结构大大简化,系统制造成本低,且系统控制也更简单。文档编号B01D53/50GK202654938SQ201220331508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杨斌懿, 唐小健, 刘宇, 朱玉, 毛霖, 丁晋, 袁亮, 张羲和, 吴涛, 陈四宝 申请人: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吸收塔和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所述气力输送干粉直接加料系统包括料仓、排风口设置于料仓底部向料仓内吹风的第一流化风系统、位于料仓下方的中间仓、连接料仓和中间仓的第一落料管、排风口设置于中间仓底部向中间仓内吹风的第二流化风系统、设置于中间仓底部的第二落料管、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第二落料管上的插板阀和旋转给料阀、以及进料口与旋转给料阀出料口连接的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出料口通过输料管和脱硫吸收塔下部的浆液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懿唐小健刘宇朱玉毛霖丁晋袁亮张羲和吴涛陈四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