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砂上清除附着物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49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从砂表面清除附着物的装置包括一旋转箱,用于转动旋转箱的驱动装置,以及具有一活动表面的活动装置。旋转箱包括圆形底板,倾斜周壁和环形部分。活动表面基本平行于倾斜周壁且与其间隔开来。旋转箱使砂受离心力而沿倾斜周壁形成砂层。厚度大于活动表面和倾斜周壁间的距离的砂层随旋转箱转动,从而同时承受压力和剪切力,以便有效地清除砂表面的附着物。然后,经过处理的砂从旋转箱的环形部分溢流出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从砂如型砂的表面清除附着物的装置。 在某些
中,一般要使用从砂上清除附着物的装置。例如,在使用型砂生产铸模的领域,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JP(Y)61-35,325中公开了一种从砂表面清除异物以重复使用型砂的装置。为在砂使用后再次使用,该装置将用过的砂送至一叶轮,从而将用过的砂摔打在壁上,以便从砂的表面清除异物。但是,由于在该方法中对砂的冲击太强,砂容易变得更为细小,这样所造成的缺点是重复使用型砂时需要加入型砂的粘合材料量增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持砂的原有粒度的清除附着在砂表面的异物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设有一个旋转箱,用于清除附着在砂上的异物。这种旋转箱由驱动装置转动,以便使在箱中待处理的砂产生离心力。旋转箱包括一圆形底板,从底板圆形外周向上向外延伸的倾斜周壁,以及从倾斜周壁的顶部向内延伸的环形部分。该装置包括设置在旋转箱中的活动装置如滚轮。活动装置具有基本平行于旋转箱倾斜周壁且与其间隔开来的活动表面。当旋转箱的砂受到离心力作用,周向地沉积在旋转箱的倾斜周壁上时,在该壁上形成砂层。当旋转箱继续转动时,沉积在倾斜周壁上的砂层逐渐变厚,然后接触活动表面,从而使活动表面以旋转箱相同的转向旋转。待处理的砂压在活动面和倾斜周壁之间,承剪切力和压力。异物通过剪切力从砂的表面除去。然后,经过处理的砂从旋转箱的环形部分溢流并落下。现对照以下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Ⅱ-Ⅱ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3中Ⅳ-Ⅳ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6中Ⅶ-Ⅶ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6中Ⅷ-Ⅷ线的后视图。图1和2表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清除砂表面附着物的装置具有一圆筒形壳体1。一框架2装在壳体1的上部。一溜槽3装在壳体上端。一旋转箱5设置在壳体内。溜槽3具一个口部4,要处理的砂从口部4送入旋转箱5。壳体下端具有一带排出孔7的圆锥部分6。活动装置8装在框架2上。活动装置8包括一对滚轮9,9。每个滚轮9具有一根伸入一个轴承10的轴11,使滚轮9可在轴承10中转动,因而滚轮9的表面15是活动的。另一框架12也设在壳体1中,且从壳体中伸出。驱动装置20装在框架12上。驱动装置20包括一电机21,电机21装在框架12的一端且具有一输出轴22。驱动装置也包括一个装在输出轴22上的滑轮23,一条传动皮带24和一个装在旋转箱5的轴13上的滑轮25。轴13可转动地支承在轴承14内,轴承14装在框架12的另一端。旋转箱5工作中连接于驱动装置20,因而当电机21工作时旋转箱5转动。旋转箱5具有一圆形底板5A,一个从该底板向上向外延伸的倾斜周壁5B,以及一个从倾斜周壁向内延伸的环形部分5C。活动装置8的滚轮9和轴承10在倾斜位置上对称布置,因而使活动装置8的活动表面15基本平行于旋转箱的倾斜周壁。另外,活动表面也与倾斜周壁5B间隔开来。在每个活动表面和倾斜周壁之间的间隙宽度小于环形部分5C的宽度。下面描述装置的工作。要处理的砂连续地从溜槽3装入旋转箱5,同时旋转箱5由驱动装置20转动。旋转箱使砂在离心力作用下趋向倾斜周壁5B。如图2中标号S所示,砂周向地沉积在倾斜周壁上。随着工作的继续,砂层S逐渐变厚。当砂层的厚度超过活动表面15和倾斜周壁5B内面之间的距离时,砂层5B接触两滚轮9即活动装置8的表面15。通过这种摩擦接触,滚轮9开始与旋转箱5同向转动。当工作继续时,砂层S变厚,砂从环形部分5C溢流。因此,砂层S保持等于环形部分5C宽度的恒定厚度。在这种状态下,砂层S与旋转箱5一起转动。当砂层S的一部分趋近活动表面15时,即压在表面15和倾斜周壁5B之间并同时承受压力和剪切力。由于这些力的作用,砂表面上的附着物被清除。经过处理的砂从环形部分5C溢流并落下,从壳体1的孔7排出。当砂受压中承受剪切力时,可有效地清除附着在砂上的异物。另外,与旋转箱5同向转动的活动表面15有利于砂在可活动表面15和旋转箱5的倾斜周壁5B之间通过。从壳体的孔7排出的砂可以经过后处理,使异物与砂分离。壁5B之所以要向外倾斜的原因是要形成环形砂层S,使砂层沿环的整个高度有均匀的厚度。如果壁与水平线垂直,那么由于重力的影响,环形砂层的内径在下部就会小于较高部分。这样可保证砂层受到活动表面的均匀压力。虽然在图中画出两个滚轮,但是也可以使用一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滚轮。另外,活动表面可覆以磨料,使其可研磨砂表面。现在参阅图3,4和5描述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该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相似,只有下述差别。第一点不同是活动装置8的滚轮9和轴承10是在竖直位置布设的,每个滚轮9有一倾斜表面15基本平行于旋转箱15的倾斜周壁5B。第二点不同在于,旋转箱5的驱动装置20的电机21的负载电流可被监测并保持在一预定的值。第三点不同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调节活动装置8位置的调节装置30,因此可以调节活动表面15和倾斜周壁5B之间的距离。当活动表面长期使用而磨损时,电机21的负载减小,从而使电机的电流负载减小。当负载电流小于预定值时,可使用调节装置30将上述距离调节至一适当的值。在壳体1的前壁1A和后壁B上固定着多个托架32。一个盖31放置在托架上。多个导轮33可转动地安装在托架32上。一轨形件35可移动地装在导轮33上。螺母36在相应于轨形件35的位置固定在后壁1B上。一个一端设有一手柄38的丝杠37通过螺纹连接于螺母36。丝杠37的另一端通过一接头(未画)可转动地连接于轨形件35的一端。轴承10固定在横杆34上,横杆34则固定于轨形件35。通过上述结构,当手柄30转动时,轨形件以图4和5中箭头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磨损的活动表面15移向旋转箱5的倾斜周壁5B,从而将间距保持在预定值。在第二实施例中,滚轮可长期使用。另外,由于间距保持不变,除去附着物的过程可均匀一致地进行。虽然图中画出用于操纵位置调节装置30的丝杠的手柄,但是,丝杠也可由步进电机或类似装置操纵,步进电机则与驱动旋转箱5的电机21配合工作。现对照附图6,7和8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其区别是该装置设有在预定压力下将活动表面15压向旋转箱5的倾斜周壁5B的装置50。如图6和7所示,两滚轮9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件45上。支承件45固定在臂46的端部。臂46的另一端则固定于压紧装置50的水平轴53上。轴53,53可转动地设置在承轴52,52中并从壳体1伸出。压紧装置50还包括转臂54,54和连接于每条转臂54,54的一端的缸55。每条转臂54的另一端固定地连接于相应的轴53。由于缸55以预定的压力驱动,使活动表面15压向旋转箱55的倾斜周壁5B。由于上述结构,即使活动表面15已磨损,砂层S总是承受相同的压力。在转臂54,54之间也可使用螺旋压簧取代缸55。本专业技术人员懂得,本专利技术实施中也可不同于上述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描述的目的,并不是对于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砂表面清除附着物的装置,具有: 一个水平地旋转,用于从砂表面清除附着物的旋转箱(5),所述旋转箱包括一圆形底板(5A),一从所述底板端部向上向外延伸的倾斜周壁(5B),以及从所述倾斜周壁的顶部向内延伸的环形部分(5C); 用于转动所述旋转箱的驱动装置(20);以及 具有活动表面(15)的活动装置(8),所述活动表面基本平行于所述旋转箱的倾斜周壁且与其间隔开来。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3-9-24 261512/93;JP 1994-2-10 37743/94;JP 191.一种从砂表面清除附着物的装置,具有一个水平地旋转,用于从砂表面清除附着物的旋转箱(5),所述旋转箱包括一圆形底板(5A),一从所述底板端部向上向外延伸的倾斜周壁(5B),以及从所述倾斜周壁的顶部向内延伸的环形部分(5C);用于转动所述旋转箱的驱动装置(20);以及具有活动表面(15)的活动装置(8),所述活动表面基本平行于所述旋转箱的倾斜周壁且与其间隔开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一壳体(1),所述旋转箱(5)和活动装置(8)安装在壳体(1)上,在旋转箱(5)上方有一溜槽(3)安装在壳体(5)上,用于将待处理的砂送入所述旋转箱。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下部设有一个孔(7),用于排出由旋转箱处理过的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修增野严富田和春松井昭夫矶野武彦松本毅村田之典青木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