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元件在基板上包括第一电极、有机化合物层和第二电极并且从第二电极侧发光,其中该第二电极从基板侧依次包括第一层和与该第一层接触的第二层,该第二层是包含Ag的层,并且该第一层是包含Ag和Cs的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将银薄膜用作电极的构成并且显示高发光效率的有机发光元件以及包括该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装置、图像形成装置、显示装置和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元件由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在这两个电极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层形成。将从有机化合物层中的发光层发出的光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电极(光取出电极)放出。关于有机发光元件,为了实现低电压驱动和高发光效率,将显示高电导率和低的可见光区域中的光学吸收的金属,例如银用作光取出电极。但是,将银用作光取出电极的情况下,取决于成膜环境,可能发生银固有的光学吸 收。为了抑制由银薄膜产生的吸收,日本专利公开No. 2008-171637公开了有机发光元件,该有机发光元件使用层叠的透明导电膜作为电极,该层叠的透明导电膜由银以外的金属形成的底层和银或银合金形成的银薄膜层组成。而且,公开了底层的银以外的金属能够选自由金、铝、铜、铟、锡和锌组成的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有机发光元件,其包括银薄膜作为光取出电极并且显示高发光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方面的有机发光兀件在基板上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在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极之间设置并且设置有发光层的有机化合物层,并且从上述第二电极侧发出光,其中上述第二电极从上述基板侧依次包括第一层和与上述第一层接触的第二层,上述第二层是包含Ag的层,并且上述第一层是包含Ag和Cs的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提供具有高发光效率并且能够在低电压下驱动的有机发光元件。由以下參照附图对例示实施方案的说明,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特点将变得清楚。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元件的示意图。图2A和2B是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A-3C是表示实施例I和2以及比较例I中的吸光度(absorbance)的图。图4A和4B是表示实施例3中的吸光度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方面进行说明。图I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兀件的截面不意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兀件在基板10上包括第ー电极11、第二电极15和在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5之间配置并且设置有发光层的有机化合物层12。图I中所示的有机发光元件具有如下构成,其中将光从第二电极15侧取出,因此从与基板10相対的侧将光取出(所谓的顶部发光型)。第二电极15从基板10侧依次包括第一层13和与第一层13接触的第二层14。第二层14是含有银(Ag)的层并且可见光区中的光能够通过第二层14。将含有Ag和Cs的第一层13设置为第二层14的下层。尽管在图中没有具体示出,但本专利技术的方面也能够应用于所谓的底部发光型有机发光元件,其中从基板侧依次层叠第二电极、有机化合物层和第一电极。这种情况下,第二电极具有如下构成,其中从基板侧依次层叠第一层和第二层 。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方面也能够应用于两面有机发光兀件,其中从基板侧和与基板相对的ー侧将光取出。具体地,有机发光兀件可以是包括基板、透射第一电极、有机化合物层和透射第二电极的有机发光元件,其中该第二电极通过从基板侧依次层叠第一层和第二层而设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案中使用的第二电极15的第二层14是含有Ag的层。在这点上,含有Ag的层是指含有90重量%以上的Ag的层。从电导率和可见光区(400nm-780nm的波长)中的透射率的观点出发,第二层14的膜厚度优选为5nm-25nm。第二层14能够通过已知的方法,例如蒸镀法或溅射法形成。通常,认为Ag薄膜不是在连续膜的状态下存在,由于其高内聚性而是在具有各种颗粒直径的Ag细颗粒的状态下存在,并且认为在可见光区中显现等离子(plasmon)吸收。同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兀件的第二电极15包括至少含有Ag和Cs的第一层13作为上述含有Ag的第二层14的下层。该含有Ag和Cs的第一层13能够通过已知的方法,例如Ag金属与Cs金属或Cs化合物的共蒸镀法或者溅射法形成。认为其原因是如下所述。Cs原子对于Ag原子具有强化学吸引。因此,第一层13中,防止Ag原子的内聚以致容易作为连续膜形成第一层13。同样在第一层13上形成并且含有Ag的第二层14中,第一层13中的Cs原子防止Ag原子的内聚,此外,在作为连续膜的第一层13的影响下,容易将第二层14形成为连续膜。结果,使作为细颗粒存在的Ag減少,由此抑制光学吸收,例如等离子吸收。第一层13的膜厚度优选为O. 5nm-20nm。如果膜厚度大于20nm,使第二电极15的透射率减小,如果膜厚度小于O. 5nm,不容易将第一层13形成为连续膜并且不容易获得抑制由Ag引起的化学吸收的效果。接下来,对有机发光元件的其他构成要素进行说明。关于基板10,能够使用介电材料,例如玻璃或塑料。基板10可由在其上设置开关元件、并且在其上设置绝缘层的支撑基板形成。关于开关元件,能够使用例如晶体管,例如TFT,或者MIM。第一电极11能够具有高反射率并且能够使用具有50nm-300nm的膜厚度的Al、Ag、Mo、W、Ni、Cr、或者其合金的金属层。该金属层能够通过已知的方法,例如蒸镀法或溅射法形成。此外,第一电极11可具有如下构成,其中在金属层的光取出侧层叠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铟锡、氧化铟锌等的透明氧化物导电层。有机化合物层12经构成以至少包括发光层和根据需要的功能层,例如,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电子阻挡层和激子阻挡层,其中将各功能层以适当的顺序层叠。关于构成有机化合物层中使用的各功能层的材料,能够使用已知的材料。能够将上述透明氧化物导电膜、氟化锂、构成有机发光元件的材料等的有机化合物层和氧化铝、氧化硅或氮化硅的无机层设置在第二电极15上作为光学调节层和保护层。根据本专利技术方面的有机发光元件能够用于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的控制电路,并且基于无源矩阵驱动(passive matrix drive)或有源矩阵驱动(active matrix drive)从有机发光元件发光。关于有源矩阵驱动,设置开关元件,例如晶体管或MIM。发光装置的实例包括照明装置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的曝光光源和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关于用于照明装置,可采用ー个有机发光元件或者可采用多个有机发光元件。关于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的曝光光源,能够使用多个有机发光元件。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曝光光源、通过曝光光源设置有潜像的光电导体(photo conductor)和使该光电导体带电的带电单元。图2A是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透视示意图。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包括多个设置有有机发光元件的像素I。将该多个像素I配置为矩阵状以形成显示区域2。 在这方面,像素是指对应于ー个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的区域。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中,发光元件是有机发光元件,并且在显示装置中,基于像素I设置ー个颜色的有机发光元件。有机发光元件的发光色的实例包括红色、緑色和蓝色,除了这些以外,可提及黄色和青色。根据本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中,配置多个由具有不同发光色的多个像素(例如发红色的像素、发绿色的像素和发蓝色的像素)形成的像素単元。该像素单元是指通过各个像素的混色能够发出所需的颜色的光的最小単元。图2B是沿图2A中所示的线IIB-IIB所取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有机发光元件,在基板上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并且设置有发光层的有机化合物层,该有机发光元件从第二电极侧发光,其中该第二电极从基板侧依次包括第一层和与该第一层接触的第二层,该第二层是包含Ag的层,和该第一层是包含Ag和C?s的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首藤章志,松田阳次郎,岸野贤悟,伊藤尚行,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