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柱测量放线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89822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柱测量放线装置及其测量方法,该装置包括滑杆、垂线及重锤,垂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杆及重锤上,测量放线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水平延伸的横向支撑体及可拆卸地夹持安装在待测钢柱上的纵向支撑体,纵向支撑体固定连接于横向支撑体上,滑杆平行安装于横向支撑体上。上述测量放线装置设有固定机构,能可拆卸地夹持安装在待测钢柱上,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固定机构将测量放线装置临时固定在待测钢柱上后,放线可以保持水平位置而方便测量,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测量定位准确性。再者,由于施工人员可以在更加安全位置上一只手控制上述测量放线装置,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在钢结构的施工中,钢柱 的测量定位是重点和难点之一,其精确性直接影响到钢柱安装定位,甚至影响到整个塔楼施工质量。目前,关于钢柱测量定位的装置较为简单,现有的一种方式是将连接有重锤的垂线缠绕于一钢筋上,由施工人员手持钢筋并保持水平进行简易放线。这种放线方式会因为人为因素带来较大的测量和定位误差,也不方便于垂线的收放;再者,施工人员在测量时须在高空中站立并保持钢筋的水平,这不仅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也会较大的受限于施工的空间和施工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精确地进行钢柱测量定位的钢柱测量放线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钢柱测量放线装置,包括滑杆、垂线及重锤,所述垂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杆及重锤上,所述测量放线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水平延伸的横向支撑体及可拆卸地夹持安装在待测钢柱上的纵向支撑体,所述纵向支撑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撑体上,所述滑杆平行安装于所述横向支撑体上。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支撑体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所述第一、第二支撑体之间具有用于夹持待测钢柱的夹持间隙。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支撑体还包括相互配合的螺母及螺栓,所述第一支撑体或第二支撑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螺母固定于所述通孔的外侧,所述螺栓的一端穿设于所述螺母及通孔中。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的另一端具有旋转手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皆由角钢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支撑体上固设有螺母,所述滑杆穿过所述螺母。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支撑体上设有两个所述的螺母,所述螺母分别邻近于所述横向支撑体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滑杆上侧设有两个用于限制所述滑杆横向移动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分别位于所述螺母相邻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支撑体由角钢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滑杆远离所述垂线的一端具有摇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钢柱测量放线装置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安装,将纵向支撑体预夹持在待测钢柱腹板的中间位置,垂线一端缠绕于滑杆上,另一端悬挂着重锤,调整测量放线装置的位置,使垂线与待测钢柱的中垂线保持平行,定位后,使纵向支撑体临时固定于待测钢柱腹板上;放垂线,转动滑杆,释放缠绕在滑杆上的垂线,直到重锤到达适当位置后开始测量定位;收垂线,测量定位完毕后,反向转动滑杆收垂线,将纵向支撑体从待测钢柱上拆卸下来。进一步地,所述钢柱测量放线装置的测量方法,在所述安装步骤中,待测钢柱的腹板位于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之间的夹持间隙中;拧紧第一支撑体或第二支撑体上的螺栓,使所述纵向支撑体固定在待测钢柱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测量放线装置设有固定机构,能可拆卸地夹持安装在待测钢柱上,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可给测量带来更为精确的数据,通过固定机构将测量 放线装置临时固定在待测钢柱上后,放线可以保持水平位置而方便测量,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测量定位准确性;而且,上述测量放线装置体积小巧,因此受施工空间位置限制较小。再者,由于施工人员可以在更加安全位置上一只手控制上述测量放线装置,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中钢柱测量定位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钢柱测量定位装置一较佳实施例在施工时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I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该钢柱测量放线装置包括滑杆100、垂线200、重锤300,垂线20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杆100及重锤300上。该钢柱测量放线装置还设有一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包括水平延伸的横向支撑体400及可拆卸地夹持安装在待测钢柱700上的纵向支撑体500。滑杆100平行安装于横向支撑体400上,纵向支撑体500固定连接于横向支撑体400上。此外,滑杆100远离垂线200的一端还设有摇柄600,以便于收、放线(详见后述)。具体地,横向支撑体400上固设有螺母401,滑杆100穿过螺母401。本实施例中,螺母40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邻近于横向支撑体400的两端。滑杆100上设有两个用于限制滑杆100横向移动的限位柱101,两个限位柱101分别位于两个螺母401相邻的内侧,从而在限位柱101与螺母401的共同作用下,使滑杆100无法进行横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横向支撑体400由角钢制成。纵向支撑体500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体501及第二支撑体502。第一支撑体501和第二支撑体502之间具有用于夹持待测钢柱700的夹持间隙(图中未标示)。纵向支撑体500还包括相互配合的螺母503及螺栓504,第一支撑体501或第二支撑体502上开设有通孔(506),螺母503固定于通孔的外侧,螺栓504的一端穿设于螺母503及通孔中,另一端连接有旋转手柄505,以便于旋转螺栓504 (详见后述)。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体501及第二支撑体502皆由角钢制成。如图2,采用上述钢柱测量放线装置测量钢柱700时,包括以下步骤(I)安装,将纵向支撑体500预夹持在待测钢柱700腹板701的中间位置,垂线200一端缠绕于滑杆100上,另一端悬挂着重锤300,调整测量放线装置的位置,使垂线100与待测钢柱700的中垂线保持平行,定位后,使纵向支撑体500临时固定于待测钢柱700的腹板701上。具体施工时,施工人员在钢柱700旁边的钢梯上,拴好安全绳的前提下,用第一支撑体501和第二支撑体502夹住待测钢柱700的腹板701的中间位置,使待测钢柱700的腹板701位于第一支撑体501和第二支撑体502之间的夹持间隙中;定位后,旋动旋转手柄505,拧紧螺栓504,使纵向支撑体500固定安装于待测钢柱700的腹板701上;(2)放垂线,摇动摇柄600,使滑杆100转动,缓慢地释放缠绕在滑杆100上的垂线 200,直到重锤300到达适当位置后开始测量定位;(3)收垂线,测量定位完毕后,反向摇动摇柄600,使滑杆100反向转动收垂线200,旋动螺栓504上的旋转手柄505,将纵向支撑体500从待测钢柱700上拆卸下来。上述测量放线装置设有固定机构,能可拆卸地夹持安装在待测钢柱700上,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可给测量带来更为精确的数据,通过固定机构将测量放线装置临时固定在待测钢柱700上后,放线可以保持水平位置而方便测量,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测量定位准确性;而且,上述测量放线装置体积小巧,因此受施工空间位置限制较小。此外,通过摇动摇柄600,可轻松自如地收入垂线200,实现缓慢地放线,可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再者,由于施工人员可以在更加安全位置上一只手控制上述测量放线装置,从而可有效地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钢柱测量放线装置,包括滑杆、垂线及重锤,所述垂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杆及重锤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放线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柱测量放线装置,包括滑杆、垂线及重锤,所述垂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杆及重锤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放线装置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水平延伸的横向支撑体及可拆卸地夹持安装在待测钢柱上的纵向支撑体,所述纵向支撑体固定连接于所述横向支撑体上,所述滑杆平行安装于所述横向支撑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春生廖选茂沈洪宇何洪方振亚于吉圣杨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