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基座上对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9956 阅读:6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棱镜基座上对中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照明灯和光反射片,以及调焦组件和光亮度调节组件,照明灯设置在电路板上且位于光反射片的下方,位于电路板下方的壳体内设置有电池,电路板上集成有电压调节电路模块,壳体的顶端设置有透明刻画板,透明刻画板上设置有十字刻画;调焦组件由调焦旋钮、连接在调焦旋钮的输出轴上的传动齿轮和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竖直传动齿条构成,竖直传动齿条与光反射片连接;光亮度调节组件由光亮度调节旋钮和滑动端与光亮度调节旋钮输出轴连接的滑动变阻器构成,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照明灯的供电回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对中方便且准确,适应性强,安全性能好,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勘测用仪器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棱镜基座上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井下测量实施过程中,为了测量标志的长久保存,一般将测量标志设置在顶板上,测量仪器须对中悬挂在顶板测量点的垂球,而当棱镜基座对中垂球时,由于棱镜基座只有下对中装置,没有上对中装置,棱镜基座中心无法精确确定,因此无法将棱镜基座精确向上对中;矿井下环境往往昏暗而很不方便进行仪器操 作,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发光的装置来解决棱镜基座在昏暗环境下的上对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棱镜基座上对中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对中方便且准确,适应性强,安全性能好,实现成本低,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棱镜基座上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照明灯和用于对照明灯所发出的光线进行汇聚的光反射片,以及用于带动光反射片在壳体内上下移动以实现调焦的调焦组件和用于对照明灯的发光亮度进行调节的光亮度调节组件,所述照明灯设置在电路板上且位于所述光反射片的下方,位于所述电路板下方的壳体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用于对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调节并用于给照明灯供电的电压调节电路模块,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供照明灯所发出的光线射出的透明刻画板,所述透明刻画板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对中的十字刻画;所述调焦组件由设置在壳体侧壁外的调焦旋钮、连接在调焦旋钮的输出轴上且嵌入安装到壳体内的传动齿轮和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竖直传动齿条构成,所述竖直传动齿条与光反射片连接;所述光亮度调节组件由设置在壳体侧壁外的光亮度调节旋钮和滑动端与光亮度调节旋钮输出轴连接且嵌入安装到壳体内的滑动变阻器构成,所述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压调节电路模块给照明灯供电的供电回路中。上述的棱镜基座上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充电蓄电池。上述的棱镜基座上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与充电蓄电池相接且用于给充电蓄电池充电的充电电路模块,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与充电电路模块相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壳体上开有用于将充电接口暴露在外的充电接口孔。上述的棱镜基座上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孔处通过螺丝连接有用于将充电接口密封在壳体内的密封盖。上述的棱镜基座上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为LED灯。上述的棱镜基座上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反射片的形状为碗状,所述光反射片的底端开有供照明灯穿过的通孔。上述的棱镜基座上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柱状且壳体的底面直径与棱镜基座棱镜孔的孔径相配合。上述的棱镜基座上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传动齿条通过固体胶与光反射片粘接连接。上述的棱镜基座上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为USB充电接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加工制作方便。2、本技术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操作方便。 3、本技术能够通过十字刻画的中心精确表达棱镜基座的中心,因此,对中方便且准确。4、本技术能够自发光,并可以根据需求方便地调节光亮度和焦距,适应性强,适合各种亮度环境下的使用。5、本技术采用充电蓄电池供电,并使用USB充电接口为充电蓄电池充电,使用方便且节能效果好。6、本技术设置有用于将充电接口密封在壳体内的密封盖,能够保证矿井下使用的安全。7、本技术的棱镜对中效果好,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对中方便且准确,适应性强,安全性能好,实现成本低,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解决了在昏暗环境下棱镜基座上对中困难且无法精确对准垂球中心的问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气连接图。附图标记说明I 一充电蓄电池;2—电路板;3—光亮度调节旋钮;4一滑动变阻器;5—透明刻画板; 6—竖直传动齿条;7一调焦旋钮;8—光反射片;9—照明灯;10-十字刻画;11-充电接口;12-密封盖;13—螺丝;14 一壳体;15—传动齿轮;16-电压调节电路模块;17-充电电路模块;18-固体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壳体14、设置在壳体14内的照明灯9和用于对照明灯9所发出的光线进行汇聚的光反射片8,以及用于带动光反射片8在壳体14内上下移动以实现调焦的调焦组件和用于对照明灯9的发光亮度进行调节的光亮度调节组件,所述照明灯9设置在电路板2上且位于所述光反射片8的下方,位于所述电路板2下方的壳体14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路板2上集成有用于对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调节并用于给照明灯9供电的电压调节电路模块16,所述壳体14的顶端设置有供照明灯9所发出的光线射出的透明刻画板5,所述透明刻画板5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对中的十字刻画10 ;所述调焦组件由设置在壳体14侧壁外的调焦旋钮7、连接在调焦旋钮7的输出轴上且嵌入安装到壳体14内的传动齿轮15和与传动齿轮15相啮合的竖直传动齿条6构成,所述竖直传动齿条6与光反射片8连接;所述光亮度调节组件由设置在壳体14侧壁外的光亮度调节旋钮3和滑动端与光亮度调节旋钮3输出轴连接且嵌入安装到壳体14内的滑动变阻器4构成,所述滑动变阻器4串联在电压调节电路模块16给照明灯9供电的供电回路中。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为充电蓄电池I。所述电路板2上集成有与充电蓄电池I相接且用于给充电蓄电池I充电的充电电路模块17,所述电路板2上安装有与充电电路模块17相接的充电接口 11,所述壳体14上开有用于将充电接口 11暴露在外的充电接口孔。所述充电接口孔处通过螺丝13连接有用于将充电接口 11密封在壳体14内的密封盖12。所述照明灯9为LED灯。所述光反射片8的形状为碗状,所述光反射片8的底端开有供照明灯9穿过的通孔。所述壳体14为圆柱状且壳体14的底面直径与棱镜基座棱镜孔的孔径相配合。所述竖直传动齿条6通过固体胶18与光反射片8粘接连接。所述充电 接口 11为USB充电接口。以矿井下棱镜基座上对中使用为例,本技术的使用操作过程是(I)在进入矿井之前,检查该对中装置上螺丝13是否旋紧,密封盖12是否密封完好,以保证矿用安全;(2)架设脚架及棱镜基座,将该对中装置放置于棱镜基座的棱镜孔中;(3)拧动光亮度调节旋钮3,光亮度调节旋钮3带动滑动变阻器4的滑动端滑动,对照明灯9的发光亮度进行调节,当满足现场照明需求时,停止拧动光亮度调节旋钮3 ;(4)拧动调焦旋钮7,调焦旋钮7带动传动齿轮15转动,使得与传动齿轮15相啮合的竖直传动齿条6上下移动,同时与竖直传动齿条6相连接的光反射片8相应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调焦功能,当照明灯9所发出的光线汇聚照射到十字刻画10的中心位置处时,停止调焦;(5)调整脚架及棱镜基座使棱镜基座整平,并使该对中装置的十字刻画10中心对准悬挂在顶板测量点的垂球;(6)检查对中整平准确后,通过拧动光亮度调节旋钮3,使照明灯9停止发光,即关闭了该对中装置的电源,对中完成。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棱镜基座上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4)、设置在壳体(14)内的照明灯(9)和用于对照明灯(9)所发出的光线进行汇聚的光反射片(8),以及用于带动光反射片(8)在壳体(14)内上下移动以实现调焦的调焦组件和用于对照明灯(9)的发光亮度进行调节的光亮度调节组件,所述照明灯(9)设置在电路板(2)上且位于所述光反射片(8)的下方,位于所述电路板(2)下方的壳体(14)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路板(2)上集成有用于对电池输出的电压进行调节并用于给照明灯(9)供电的电压调节电路模块(16),所述壳体(14)的顶端设置有供照明灯(9)所发出的光线射出的透明刻画板(5),所述透明刻画板(5)上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对中的十字刻画(10);所述调焦组件由设置在壳体(14)侧壁外的调焦旋钮(7)、连接在调焦旋钮(7)的输出轴上且嵌入安装到壳体(14)内的传动齿轮(15)和与传动齿轮(15)相啮合的竖直传动齿条(6)构成,所述竖直传动齿条(6)与光反射片(8)连接;所述光亮度调节组件由设置在壳体(14)侧壁外的光亮度调节旋钮(3)和滑动端与光亮度调节旋钮(3)输出轴连接且嵌入安装到壳体(14)内的滑动变阻器(4)构成,所述滑动变阻器(4)串联在电压调节电路模块(16)给照明灯(9)供电的供电回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荣明李康黄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