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反应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非对称发夹探针链反应技术。
技术介绍
核酸分子固相杂交法、DNA测序法、毛细管电泳分析、基因芯片技术等检测方法的先后建立,将细菌分子检测方法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但是这些检测方法大多需要特殊的大型仪器,技术难度大,难以在临床中普及应用。此外,大多需要预先对样本进行PCR扩增,严重干扰了致病菌的定量检测,同时PCR技术存在的实验室污染问题也极大地影响了这些检测方法的准确性。DNA探针技术又称分子杂交技术,是利用DNA分子的变性、复性以及碱基互补配对的高度精确性,对某一特异性DNA序列进行探查的新技术。DNA探针是利用同位素、生物素 等标记的特定DNA片断,该片断可大至寄生虫基因组DNA,小至20个碱基。当DNA探针与待测的非标记单链DNA (或RNA)按碱基顺序互补结合时,以氢键将2条单链连接而形成标记DNA-DNA (或标记DNA-RNA)的双链杂交分子。将未配对结合的探针洗去稀后用检测系统(放射自显影或酶检测等)检测杂交反应结果。由于DNA分子碱基互补的精确性,单连DNA探针仅与样品中变性处理的DNA单链出现配对杂 ...
【技术保护点】
非对称发夹探针1,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文序列、两条茎臂和连接于一条茎臂上的粘性末端,所述两条茎臂连接于回文序列的两端且具有互补的核酸序列,所述回文序列为无关序列,所述茎臂与其连接的粘性末端具有靶序列的互补核酸序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涵,梁盼盼,黄庆,府伟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