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401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嘴,包括吸嘴主体以及设置于吸嘴主体端部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为粗糙不平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反射面的辉度较低,因此对部品的辨识精准度较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吸嘴,特别是涉及ー种带有粗糙不平的反射面的吸嘴。
技术介绍
在SMT(表面组装技术,也叫表面贴装技术,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縮写,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エ艺)生产领域中,人们利用吸嘴来贴装电子部品,如图I和图2所示,吸嘴I 一般包括吸嘴主体11以及设置于其端部的反射面12,工作时反射面12先辨识出需要贴装的电子部品,然后将电子部品贴装至相应的位置,现有的反射面12大多比较平滑。为了提高反射面的辨识精准度,就必须降低反射面的辉度,现在通行的做法是对反射面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冷电镀处理),这种表面处理方式可以很好地降低反射面的辉度,但处理条件有较多限制,费用较高;因此也有采用其他表面处理的,处理过的反射面的辉度相对较高,吸嘴容易产生辨识错误,影响贴装质量,若要降低辉度,则吸嘴的硬度也会相应下降,给生产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吸嘴,其反射面的辉度较低,对部品的辨识精准度较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吸嘴,包括吸嘴主体以及设置于吸嘴主体端部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为粗糙不平的表面。优选地,本技术所述反射面呈锯齿状。由上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反射面比较平滑时,对光的反射角度比较一致,光的反射量较多,因此反射面的辉度较高,而本技术中的反射面采用粗糙不平的表面,对光的反射角度各一,反射比较分散,因此反射面的辉度比较低,对部品的辨识精准度较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ー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C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吸嘴的实施例一,包括吸嘴主体21以及设置于吸嘴主体21的端部的反射面22,反射面22为粗糙不平的表面。在加工本技术时,可以在不改变表面处理种类的情况下降低反射面22的辉度,因此制作方可以对硬度较高的反射面22进行普通表面处理,而不需要进行特殊表面处理,制作方的选择余地较大,也可适当地降低加工成本。实施例二如图5和图6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吸嘴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反射面22呈锯齿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能使反射面对光的反射较为发散的截面形状。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吸嘴,包括吸嘴主体以及设置于吸嘴主体端部的反射面,其特征是所述反射面为粗糙不平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嘴,其特征是所述反射面呈锯齿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嘴,包括吸嘴主体以及设置于吸嘴主体端部的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为粗糙不平的表面。本技术中反射面的辉度较低,因此对部品的辨识精准度较高。文档编号H05K3/30GK202652725SQ2012201870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礒端美伯 申请人:苏州松下生产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嘴,包括吸嘴主体以及设置于吸嘴主体端部的反射面,其特征是:所述反射面为粗糙不平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礒端美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松下生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