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池的可加热装置,其至少包括:加热膜、与所述加热膜连接的第一开关;用于与所述加热膜所裹附的待充电电池连接的第二开关,且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两者不同时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电池充电过程中,先通过加热膜使电池被加热后再进行充电,由此可提高电池内部的活性,减少电池极化和析锂;解决了电池低温环境下充电的安全性,延长电池循环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ー种用于电池的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温度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充电过程中,如果温度低于零度时,负极材料表面会发生析锂现象,这将严重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此外,温度低,也会降低电池内部活性,增加电池的极化。因此,需要对电池的充电时的温度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用于电池的加热装置,以使电池在充电前其表面能得到均匀加热,提高电池内部的活性。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ー种用于电池的加热装置,其至少包括加热膜;与所述加热膜连接的第一开关;用干与所述加热膜所裹附的待充电电池连接的第二开关,且通电后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两者不同时导通。优选地,所述加热膜由加热丝涂布硅胶来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包括基于感测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温度来开闭的温控开关。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包括基于感测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温度来开闭的温控开关。如上所述,本技术的用于电池的加热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电池充电过程前,使电池表面得到均匀加热,以提高电池内部的活性,减少电池极化和析锂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延长电池循环寿命。附图说明图I显示为本技术的用于电池的加热装置与电源连接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掲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ー种用于电池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膜、第一开关SI、及第ニ开关S2。所述加热膜用于裹附待充电电池,其可采用能导电的材质制备形成,优选地,其可由加热丝涂布硅胶来形成等。其中,所述待充电电池包括单个电池或由多个电池构成的电池组等。所述第一开关连接所述加热膜,用于当所述加热膜裹附的待充电电池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闭合,以便所述加热膜与电源连通,由电源给所述加热膜加热,进而提高该待充电电池温度,并当该待充电电池温度高于所述预定温度时断开所述加热膜与电源的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包括基于感测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温度来开闭的温控开关,例如,金属膨胀式温控开关等。所述第二开关用干与所述加热膜所裹附的待充电电池连接,且所述第一开关与第ニ开关两者不同时导通。所述加热膜所裹附的待充电电池通过该第二开关来与电源连接,以便充电。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关也包括基于感测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温度来开闭的温控开关,例如,金属膨胀式温控开关等。作为ー种优选方式,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待充电电池、第二开关及电源构成的回路中的保护电路,以便当电源对所述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时,能防止因过流等对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损害等。所述加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先将所述加热膜将待充电电池裹附后,将所述加热膜通过所述第一开关SI与电源相连接,并将所述待充电电池通过第二开关S2、保护电路与所述电源相连接,当所述待充电电池表面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所述第一开关SI闭合,所述第二开关S2断开,加热膜开始工作,均匀散发热量,当所述待充电电池表面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所述第一开关SI断开,所述第二开关S2闭合,加热膜停止加热,电源向所述待充电电池充电。在充电过程中,所述待充电电池产生热量,所以所述待充电电池表面温度可以维持在不低于预定温度。其中,预定温度可预先设定,通常可在0-40°C之间,优选范围为10-30°C。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图I仅仅只是加热装置包含的各器件的电路连接示意图,而非加热装置实际结构示意图。以下将通过两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加热装置的过程。实施例I :电动自行车用48V10Ah锂离子电池组,正极活性物质为镍钴锰酸锂,负极活性材料为石墨,将加热装置的加热膜裹附该锂离子电池组,并将温控开关的温度设定为10。。,当温度低于10°C,第一开关SI闭合,第二开关S2断开,温度超过10°C,第一开关SI断开,第二开关S2闭合。锂离子电池组连接电源充电时,锂离子电池组表面温度为-3°c,则第一开关SI闭合,第二开关S2断开,加热膜开始工作加热,当温度达到10°C,第一开关SI断开,第二开关S2闭合,保护电路开始工作,锂离子电池组充电。通过本装置的使用,锂离子电池组充电效率为95%,经过50次循环,取出其中电池解剖分析,电池负极表面无明显析锂现象。而没有加热装置的电池组,电池在的充电效率仅为71%,经过50次循环,取出其中电池解剖分析,负极表面存在严重的析锂现象。实施例2,对于ー个3. 5Ah MR-26650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其正极活性物质为镍钴锰酸锂,负极活性材料为石墨,将加热装置的加热膜裹附该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温控开关的温度设定为25°C,温度低于25°C,第一开关SI闭合,第二开关S2断开,温度超过25°C,第一开关SI断开,第二开关S2闭合。当该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在室温为5-15°C的环境下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经过500次循环,有加热装置的电池容量保持率为96%,无加热装置的电池容量保持率为91%。本专利技术的加热装置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用于电池的加热装置在电池充电过程中,使电池表面得 到均匀加热,提高了电池内部的活性,减少电池极化和析锂,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延长电池了循环寿命。本技术不涉及电池内部的制作エ艺,实施工艺简单,具有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掲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池的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池的可加热装置至少包括 加热膜; 与所述加热膜连接的第一开关; 用干与所述加热膜所裹附的待 充电电池连接的第二开关,且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两者不同时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由加热丝涂布硅胶来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包括基于感测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温度来开闭的温控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包括基于感测所述待充电电池的温度来开闭的温控开关。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池的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待充电电池、第二开关及电源构成的回路中的保护电路。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电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池的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池的可加热装置至少包括:加热膜;与所述加热膜连接的第一开关;用于与所述加热膜所裹附的待充电电池连接的第二开关,且所述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两者不同时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华冰,李明,林永寿,郑宗田,
申请(专利权)人:协鑫动力新材料盐城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