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电极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2543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9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的电极端子结构,与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连接,其中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为空心圆柱形状,圆柱内表面刻有螺纹,电极端子为实心圆柱形状,其直径与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的内径相等,电极端子的外表面刻有能够与锂电池电芯内表面相螺合的螺纹。通过结构改进,不需要采用焊接工艺,将电极端子尾部插入电芯输出端中,然后旋转电子端子使其沿着螺纹进入电芯输出端即可,降低了生产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尤其涉及锂电池的电极端子
技术介绍
由于锂电池相对于传统的镍氢电池具有无记忆效应、单位体积电容量高等优点,在现代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数码相机中已经广为 应用。由于笔记本之类的数码产品需要较高的电容量,而单个锂电池的容量有限,通常是把多块锂电池串联或并联组成电池模组,然后以外壳封装得到成品作为一个大的锂电池组。已有的锂电池,其电极端子大都是焊接在电芯的输出端,然后通过导线可以将多个电池的电极端子连接起来,整体向外供电,这种结构具有缺陷导线连接一般不够牢固;焊接成本较高,并且在需要更换规格时需要重新开模,降低了良率,提高了应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的锂电池电极端子结构,通过电极端子的结构改进,克服了传统锂电池的电极焊接所带来的缺陷,具有结合牢固、生产简便的技术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锂电池的电极端子,与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连接,其中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为空心圆柱形状,圆柱内表面刻有螺纹,电极端子为实心圆柱形状,其直径与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的内径相等,电极端子的外表面刻有能够与锂电池电芯内表面相螺合的螺纹。在使用时,将电极端子尾部插入电芯输出端中,然后旋转电子端子使其沿着螺纹进入电芯输出端即可,这种结构避免了传统的焊接方式,降低了生产难度。在将多个锂电池串联或者并联时,通过使用金属汇流条连接,将金属汇流条上制造出若干与电极端子相匹配的螺孔然后将锂电池的电极端子旋转进去即可,为了使其更牢固可以在一端加上螺帽使电池完全固定,不会出现传统的使用导线连接容易断开的问题。其中,为了降低发热、防止电损,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和电极端子采用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铝、铜等。当将其连接时,所用金属汇流条也采用与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和电极端子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防止了不同金属材料之间电流通过由于电阻不同导致的电损和发热。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1,本技术的电极端子2,与锂电池电芯(公知结构,圆柱形、长方体形的锂电池电芯均可,图中未示出)上的输出端I连接,输出端I为空心圆柱,内表面刻有螺纹,电极端子2上刻有螺纹21与输出端内表面螺纹相匹配,旋转使其插入输出端。电极端子在外露出的部分在用于多个锂电池串并联时采用金属汇流条和螺帽连接起来。权利要求1.锂电池的电极端子,与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为空心圆柱形状,圆柱内表面刻有螺纹,电极端子为实心圆柱形状,其直径与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的内径相等,电极端子的外表面刻有能够与锂电池电芯内表面相螺合的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锂电池的电极端子,其特征在于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和电极端子采用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的电极端子结构,与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连接,其中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为空心圆柱形状,圆柱内表面刻有螺纹,电极端子为实心圆柱形状,其直径与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的内径相等,电极端子的外表面刻有能够与锂电池电芯内表面相螺合的螺纹。通过结构改进,不需要采用焊接工艺,将电极端子尾部插入电芯输出端中,然后旋转电子端子使其沿着螺纹进入电芯输出端即可,降低了生产难度。文档编号H01M2/30GK202651252SQ20122029021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周建磊 申请人:东莞市胜邦通讯配件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锂电池的电极端子,与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连接,其特征在于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为空心圆柱形状,圆柱内表面刻有螺纹,电极端子为实心圆柱形状,其直径与锂电池电芯的输出端的内径相等,电极端子的外表面刻有能够与锂电池电芯内表面相螺合的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胜邦通讯配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