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按钮、壳体、滑动件、传动件、电路板、活塞、弹片、针脚和底座,所述按钮可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方,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按钮固定,所述滑动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针脚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针脚之间前后左右位置均设置弹片,所述弹片上均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传动件相抵,所述弹片的端部均设有金属凸点,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金属凸点位置对应的金属触点,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滑动件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结构简单、在满足大电路接入的同时,可以方便地调节操作力和操作手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节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
技术介绍
按钮开关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座椅调节按钮开关在汽车中应用非常广泛,现有的座椅调节功能基本都是通过座椅调节开关实现座椅调节的自动控制,取代了以往的手动调节。如何方便简单且舒适的操作座椅调节开关,是人们一直不断研究的课题。座椅调节开关主要是通过操作座椅调节开关按钮来实现座椅自动调节的功能。根据设计要求的不同,在座椅调节开关实现座椅高度和前后位置调节的同时,还可以集成其他的功能,如,靠背调节、腰部调节、温度调节和记忆功能等。现有的座椅调节开关大部分是通过输出小电流信号和汽车主机进行信号的交换,当需要直接输入大的电流时,小电流的开关则无法应用。也有些现有设计是通过设计集成模块来实现大电流的接入。但是其参数的可变性差、操作手感的调节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满足大电路接入的同时,可以方便地调节操作力和操作手感的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本技术的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按钮、壳体、滑动件、传动件、电路板、活塞、弹片、针脚和底座,所述按钮可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方,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按钮固定,所述滑动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针脚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针脚之间前后左右位置均设置弹片,所述弹片上均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传动件相抵,所述弹片的端部均设有金属触点,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针脚接触,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滑动件之间设置有弹簧。本技术的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还可以是所述按钮上设置第一卡槽,所述滑动件上部设置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槽卡接。所述壳体上部中央设置安装口,所述滑动件上部伸出所述安装口。所述滑动件中央设置安装槽,所述传动件上部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传动件上部。所述电路板、针脚与所述底座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固定,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柱,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针脚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入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底座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卡扣,所述壳体对应位置设置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卡接。本技术的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由于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按钮、壳体、滑动件、传动件、电路板、活塞、弹片、针脚和底座,所述按钮可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方,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按钮固定,所述滑动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针脚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针脚之间前后左右位置均设置弹片,所述弹片上均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传动件相抵,所述弹片的端部均设有金属触点,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针脚接触,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滑动件之间设置有弹簧。使用时按钮带动滑动件前后左右移动,进而带动传动件的向前后左右旋转,对应部位驱使活塞向下移动,活塞与弹片相抵并对弹片作用,使得弹片的端部向上翘起,使得弹片端部的金属凸点与电路板上的金属触点接触,使得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最终实现电路信号的输出,同时弹簧的作用保证操作时的手感并同时使得按钮回复原位。而针脚的接入实现了大电流的接入,使得座椅调节开关可以直接接入大电流。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实施例爆炸图。图2本技术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实施例剖面图。图号说明I…按钮2…滑动件3…壳体4…电路板5…底座6…定位柱7…金属触点 9…第--^扣10…第二卡扣 11…第二卡槽 12…传动件13…活塞14…安装口 15…针脚16…弹片 17…弹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的图I至图2对本技术的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请参考图I至图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按钮I、壳体3、滑动件2、传动件12、电路板4、活塞13、弹片16、针脚15和底座5,所述按钮I可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3上方,所述滑动件2与所述按钮I固定,所述滑动件2与所述传动件12连接,所述电路板4和所述针脚15均固定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电路板4与所述针脚15之间前后左右位置均设置弹片16,所述弹片16上均设置有活塞13,所述活塞13与所述传动件12相抵,所述弹片16的端部均设有金属触点7,所述金属触点7与所述针脚15接触,所述传动件12与所述滑动件2之间设置有弹簧17。使用时按钮I带动滑动件2前后左右移动,进而带动传动件12的向前后左右旋转,对应部位驱使活塞13向下移动,活塞13与弹片16相抵并对弹片16作用,使得弹片16的端部向下移动,使得弹片16端部的金属触点7与针脚15接触,使得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最终实现电路信号的输出,同时弹簧17的作用保证操作时的手感并同时使得按钮I回复原位。而针脚15的接入实现了大电流的接入,使得座椅调节开关可以直接接入大电流。本技术的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请参考图I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按钮I上设置第一卡槽,所述滑动件2上部设置第一卡扣9,所述第一卡扣9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这样,可以将滑动件2与按钮I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另外,还可以是所述壳体3上部中央设置安装口 14,所述滑动件2上部伸出所述安装口 14。这样,方便壳体3和滑动件2的连接。另外,还可以是所述滑动件2中央设置安装槽,所述传动件12上部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簧17套设在所述传动件12上部。这样,滑动件2相对传动件12移动的时候在带动传动件12旋转时,弹簧17提供反作用力,保证客户操作时感受力,达到客户操作手感的要求,而且在客户松手之后,提供反弹力,保证滑动件2和按钮I回复原位。本技术的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请参考图I至图2,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电路板4、针脚15与所述底座5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6固定,所述底座5上设有定位柱6,所述电路板4和所述针脚15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6插入所述定位孔 内。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但是这样叠加插接方式使得结构更加紧凑,结构更加合理,体积更小。还可以是所述底座5外侧壁上设有第二卡扣10,所述壳体3对应位置设置第二卡槽11,所述第二卡扣10与所述第二卡槽11卡接。这样底座5和壳体3可以将电路板4、滑动件2、传动件12和弹簧17等封装在壳体3内。而且底座5和壳体3的固定是可以拆卸的,方便安装和维修。上述仅对本技术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技术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按钮、壳体、滑动件、传动件、电路板、活塞、弹片、针脚和底座,所述按钮可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方,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按钮固定,所述滑动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针脚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针脚之间前后左右位置均设置弹片,所述弹片上均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传动件相抵,所述弹片的端部均设有金属触点,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针脚接触,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滑动件之间设置有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上设置第一卡槽,所述滑动件上部设置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电流座椅调节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按钮、壳体、滑动件、传动件、电路板、活塞、弹片、针脚和底座,所述按钮可滑动连接在所述壳体上方,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按钮固定,所述滑动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针脚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针脚之间前后左右位置均设置弹片,所述弹片上均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传动件相抵,所述弹片的端部均设有金属触点,所述金属触点与所述针脚接触,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滑动件之间设置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书争,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汽车零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