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QSFP(四通道小型封装可热插拔)光模块外壳结构,包括拉杆、底座、上盖及复位弹簧,其中,拉杆包括手持部及延伸部,延伸部设有楔形凸起、限位凸起、条形凸起及弹簧挡块;底座的侧面具有凹槽以供拉杆插入,且凹槽下侧具有与延伸部的条形凸起相配合的条形槽,凹槽的侧面设有弹簧凹进;上盖扣合在底座上,且上盖的侧边设有与延伸部的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进,上盖的底面设有弹簧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提供的QSFP光模块外壳结构,采用螺钉组装,安装拆卸方便快捷,组装后稳定牢固;拉杆中的条形凸起在底座中的条形槽内运动,使光模块的解锁过程与解锁后的自动复位过程更为顺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通信传输
,尤其涉及ー 种QSFP (Quad Smal IForm-factor Pluggable,四通道小型封装可热插拔)光模块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通信网干线传输容量的不断扩大及速率的不断提高使得光纤通信成为现代信息网络的主要传输手段,对于现有的光通信网络来说,例如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等,其中所需要的作为核心光电子器件之一的光收发模块的种类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复杂程度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光收发模块按照封装类型不同有“ I X 9”、SFF (Small Form Factor,小型封装)、SFP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小型封装可热插拔)、GBIC、XENPAK、XFP (10Gb SFP,IOGb小型化封装可热插拔)、SFP+(SFP的升级版)等等。光收发模块除了向热插拔、低成本、低功耗等几个方向发展外,更明显的趋势是小型化和高速率。传统的光收发模块多是一个模块独立地传输两路信号,速率从最初的155Mbit/s,发展到了现今主流的10Gbit/S,目前正向40Gbit/s的速率进军。从现阶段电路技术来说,40Gbit/s已接近“电子瓶颈”的极限,如果超出这ー瓶颈,引起的信号损耗、功率耗散、电磁辐射干扰和阻抗匹配等问题都难以解決。在这种情况下,并行光收发模块的发展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并行光收发模块通过采用高密度的多通道设计来实现超高速率、大容量数据的传输,在短距离数据通信方面更具优势。近年来世界著名光模块供应商分别提供了 SNAP 12、POP 4,QSFP.CXP等几种封装形式的并行光收发模块,其中QSFP通过采用8通道(发送、接收分别占4通道)的设计,利用比SFP仅多出30%的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空间可实现比SFP多10倍的累积传输数据带宽,因此QSFP的相关研制技术越来越受到业内的重视。由于要求该类QSFP光模块能够灵活的拔插,同时要求连接状态稳定,因此需要设计出ー种快捷拔插、连接稳定的光模块外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g在提供一种拔插方便快捷、连接结构稳定的QSFP光模块外壳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 QSFP光模块外壳结构,包括拉杆、底座、上盖及复位弹簧;所述拉杆包括手持部及延伸部,所述手持部具有U型截面且由横档拉手以及垂直于该横档拉手的两臂组成,所述延伸部垂直于所述手持部的截面并从所述手持部的两臂末端处延伸;所述延伸部设有楔形凸起、限位凸起、条形凸起、以及弹簧挡块,分别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前端、下侧、上侧和内侧;所述底座的侧面具有与所述拉杆的形状相适应的凹槽以供所述拉杆插入,且所述凹槽的下侧具有与所述延伸部的条形凸起相配合的条形槽,所述凹槽的侧面设有弹簧凹迸;所述上盖扣合在插入有所述拉杆的所述底座上,且所述上盖的侧边设有与所述延伸部的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进,所述上盖的底面靠近侧边边缘处设有弹簧凸起,所述复位弹簧放置在由所述底座的弹簧凹进和所述上盖的弹簧凸起所形成的弹簧容置空间中,所述拉杆的弹簧挡块也位于所述弹簧容置空间中,并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挡块相抵。上述的QSFP光模块外壳结构中,还包括用于供外接固定光纤跳线插拔的适配器以及与所述适配器电性连接的电路板;所述底座中设置有供所述电路板放置并形成一支撑面的多个支承部,所述上盖的底面上则设有与所述多个支承部的位置分别相对应并用干与所述支承部相配合将所述电路板压稳固定的多个压合部;所述底座的头部以及所述上盖的头部相应位置处相互配合以形成一个用于卡固所述适配器的腔体。上述的QSFP光模块外壳结构中,所述适配器上设有便于所述外接固定光纤跳线插拔的弾力式卡片。上述的QSFP光模块外壳结构中,所述上盖开设有多个螺钉孔,所述底座的相应位置上设有分别与所述多个螺钉孔相配合以供固定螺钉旋入的多个螺钉孔座。上述的QSFP光模块外壳结构中,该外壳结构是用于插设在金属屏蔽罩笼中并利用所述金属屏蔽罩笼提供的锁固弹片加以固定,所述拉杆的延伸部前端设置的所述楔形凸起外侧设有与所述锁固弾片相抵的斜面,所述斜面在所述拉杆被向外拉动时推开所述锁固弾片以使所述外壳结构从所述金属屏蔽罩笼中解锁退出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技术方案所提供的QSFP光模块外壳结构,采用螺钉组装,安装拆卸方便快捷,组装后稳定牢固;拉杆中的条形凸起在底座中的条形槽内运动,使光模块的解锁过程与解锁后的自动复位过程更为顺畅。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QSFP光模块外壳结构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至图6分别为图I所示实施例中拉杆、底座、上盖、适配器及电路板的个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QSFP光模块外壳结构实施例去掉上盖的装配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QSFP光模块外壳结构实施例的完整装配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如下拉杆11 111手持部112延伸部113横档拉手114/115两臂116楔形凸起117限位凸起118条形凸起119弹簧挡块底座12 121凹槽122条形槽123弹簧凹进124螺钉孔座125支承部上盖13 131限位凹进132弹簧凸起133螺钉孔134压合部复位弹簧141第一弹簧142第二弹簧适配器15 151弾力式卡片电路板16 161开孔固定螺钉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各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另外,各附图之间的尺寸比例关系并不一致,以便于清楚显示实施例的结构。图I为本技术QSFP光模块外壳结构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QSFP光模块外壳结构包括拉杆11、底座12、上盖13、复位弹簧(本实施例中包括第一弹簧141和第二弹簧142)、适配器15及电路板16。图2至图6则分别为图I所示实施例中拉杆11、底座12、上盖13、适配器15及电路板16的个体结构示意图。 首先,如图2所示,拉杆11包括手持部111及延伸部112,其中,手持部111具有U型截面且由横档拉手113以及垂直于该横档拉手113的两臂114、115组成,延伸部112垂直于手持部111的截面并从手持部111的两臂114、115末端处延伸。并且,如图所示,分别从两臂114、115延伸出来的两个延伸部112左右对称设置,在每个延伸部112上还设有楔形凸起116、限位凸起117、条形凸起118、以及弹簧挡块119,分别位于延伸部112的前端、下侧、上侧和内侧,两个延伸部112上的楔形凸起116、限位凸起117、条形凸起118、以及弹簧挡块119均各自呈对称分布。并且,本技术的QSFP外壳结构是用于插设在金属屏蔽罩笼(图中未示出)中并利用金属屏蔽罩笼提供的锁固弾片(图中也未示出)加以固定,由此,拉杆11的延伸部112前端所设置的楔形凸起116外侧便设有与上述锁固弹片相抵的斜面(如图8中楔形凸起116标示线所指的面),该斜面在拉杆11被向外拉动时便推开锁固弹片以使整个外壳结构从金属屏蔽罩笼中解锁退出。接续,如图3所示,底座12的侧面具有与拉杆11的形状相适应的凹槽121 (如图I所示)以供拉杆11插入,且凹槽121的下侧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QSFP光模块外壳结构,包括拉杆、底座、上盖及复位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手持部及延伸部,所述手持部具有U型截面且由横档拉手以及垂直于该横档拉手的两臂组成,所述延伸部垂直于所述手持部的截面并从所述手持部的两臂末端处延伸;所述延伸部设有楔形凸起、限位凸起、条形凸起、以及弹簧挡块,分别位于所述延伸部的前端、下侧、上侧和内侧;所述底座的侧面具有与所述拉杆的形状相适应的凹槽以供所述拉杆插入,且所述凹槽的下侧具有与所述延伸部的条形凸起相配合的条形槽,所述凹槽的侧面设有弹簧凹进;所述上盖扣合在插入有所述拉杆的所述底座上,且所述上盖的侧边设有与所述延伸部的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凹进,所述上盖的底面靠近侧边边缘处设有弹簧凸起,所述复位弹簧放置在由所述底座的弹簧凹进和所述上盖的弹簧凸起所形成的弹簧容置空间中,所述拉杆的弹簧挡块也位于所述弹簧容置空间中,并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挡块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绪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美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