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底吹炉渣线区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972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底吹炉在使用过程中,在渣线区耐火砖腐蚀到一定程度后,耐火砖的厚度保持不变的冷却装置,包括与炉壳筒体同心的圆弧形铜水套,铜水套靠近炉体内表面设置有高热性填料层,铜水套侧面设置有硅酸铝纤维毡层,铜水套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水套中冷却水的作用,在砖的内表面凝结了一层渣,对耐火砖起到保护作用,使耐火砖的厚度保持不变,从而延长渣线区的耐火砖的使用寿命,相应地也延长炉的耐火材料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冶炼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底吹炉渣线区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底吹炉炉体耐火材料结构一般为炉内层为耐火砖、次层为耐火填料外层是钢壳,底吹还原炉在生产过程中渣线区的耐火砖发生断裂和冲刷,以及底吹炉进行除铜渣底吹熔炼试验和铜硫底吹吹炼试验过程中渣线区的耐火砖发生严重冲刷,渣线区的耐火砖厚度变薄,从而炉壳局部温度过高,严重影响到底吹炉的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底吹炉在使用过程中,在渣线区耐火砖腐蚀到一定程度后,耐火砖的厚度保持不变的冷却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底吹炉渣线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炉壳筒体同心的圆弧形铜水套,所述的铜水套靠近炉体内表面设置有高热性填料层,铜水套侧面设置有硅酸铝纤维毡层,铜水套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本技术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水套中冷却水的作用,在砖的内表面凝结了一层渣,对耐火砖起到保护作用,使耐火砖的厚度保持不变,从而延长渣线区的耐火砖的使用寿命,相应地也延长炉的耐火材料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如图I所示,一种用于底吹炉渣线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炉壳筒体同心的圆弧形铜水套2,所述的铜水套2靠近炉体内表面设置有高热性填料层4,铜水套2侧面设置有硅酸铝纤维毡层1,铜水套2设置有进水口 5与出水口 3。根据实施例I的具体实施方式,底吹炉渣线区铜水套冷却装置使渣线区的耐火砖被腐蚀到100mm-180mm厚度后,由于水套中冷却水的作用,在砖的内表面凝结了一层渣,对耐火砖起到保护作用,使耐火砖的厚度保持不变,从而延长渣线区的耐火砖的使用寿命,相应地也延长炉的耐火材料使用寿命,铜水套2主工作面采用与炉筒体同心的圆弧形,保证与炉筒体的内表面基本完全接触,同时还采用内置圆管冷却水通道,有效地保证铜水套2的安全性,铜水套2靠近炉内面与耐火砖之间为高导热性填料层,保证铜水套2对耐火砖降温效果,铜水套2侧面与耐火砖之间为硅酸铝纤维毡层1,可以避免因炉内温度变化铜水套与耐火砖之间相互挤压,而造成损坏当生产时,系统的进水管道通过铜水套2的进水口 5给铜水套2连续加入冷却水,冷却水通过铜水套2对其进行冷却后,由出水口 3进入系统的排水管道 排出。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底吹炉渣线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炉壳筒体同心的圆弧形铜水套,所述的铜水套靠近炉体内表面设置有高热性填料层,铜水套侧面设置有硅酸铝纤维毡层,铜水套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底吹炉在使用过程中,在渣线区耐火砖腐蚀到一定程度后,耐火砖的厚度保持不变的冷却装置,包括与炉壳筒体同心的圆弧形铜水套,铜水套靠近炉体内表面设置有高热性填料层,铜水套侧面设置有硅酸铝纤维毡层,铜水套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本技术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水套中冷却水的作用,在砖的内表面凝结了一层渣,对耐火砖起到保护作用,使耐火砖的厚度保持不变,从而延长渣线区的耐火砖的使用寿命,相应地也延长炉的耐火材料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7D9/00GK202648438SQ20122021132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专利技术者张和平, 赵传和, 赵波 申请人: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底吹炉渣线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炉壳筒体同心的圆弧形铜水套,所述的铜水套靠近炉体内表面设置有高热性填料层,铜水套侧面设置有硅酸铝纤维毡层,铜水套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和平赵传和赵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