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乐瑞专利>正文

无扰流无焊接工艺的球塞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788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扰流无焊接工艺的球塞制作方法。包括:以板件或管件为原材,分别冲压形成一端具半圆球形且底端形成通孔的粗胚;利用冲压机的冲杆在该粗胚上形成一开关转轴卡制槽;将一流道管件放入粗胚内,并定位于粗胚底端通孔的内缘处,且被卡制槽限位;将粗胚放置在上、下半圆成型模具间,经冲压而将粗胚向上延伸的筒形段也冲压成型为一半圆球形,流道管件限位于球塞两端通孔的内缘间,在球塞内形成直流通道。成型快速,成本低。(*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控制球阀启、闭的球塞的制作方法,是一种无需焊接且可直接排除扰流效应的球塞制作方法,具有快速成型、降低成本和增加强度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球塞(俗称凡而球塞),其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2中所示,球塞A2抵靠于球阀A内部的止水垫圈A1上转动,用于控制球阀A启、闭。球塞A2最早的制作方法主要以铸造法成型,可结合参见图13,直接在模具中灌入熔融铸铁,待其冷却干后,再从模具中取出空心球状的半成品,然后对其表面进行加工,去除毛边,最终成为球塞的成品。铸造法成型的球塞虽可满足球阀对其功能方面的要求,然而也衍生出诸多的缺点有待克服,如1.在铸造成型过程中,由于其内存有气泡,为减少成型后球塞表面产生的疮孔,而不得不增加球塞的厚度,然后再利用车床的车刀对成型后的球塞作车削加工,不仅增加了物料的使用比例,而且也只能减少疮孔,无法绝对消除表面的疮孔,造成球阀表面与水龙头通水孔两侧的止水垫圈间不能紧密配合,导致水流易从疮孔中渗出,发生渗漏现象,甚至造成气爆等危险事故(用于输气管道中时),因此若要确保球塞表面绝对无疮孔,仍采用铸造工艺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2.球塞A2是一以外形作配合的空心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扰流无焊接工艺的球塞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板件或以管件为原材,分别经不同冲压机模具,冲压形成一端具半圆球形且底端形成一通孔的粗胚;利用一冲压机的冲杆,由外向内冲入该一端具半圆球形的粗胚,形成一开关转轴卡制槽;将一流道 管件放入该一端具半圆球形的粗胚内部,并使流道管件定位于一端具半圆球形的粗胚的底端通孔的内缘处,且该流道管件恰贴靠于开关转轴卡制槽并被限位;将该一端具半圆球形的粗胚放置在上、下半圆成型模具间,冲压上、下半圆成形模具,将一端具半圆球形的粗胚 的向上延伸的筒形民冲压成型为一半圆球形,并将流道管件限位于已成球塞的两端通孔的内缘之间,且成紧密结合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扰流无焊接工艺的球塞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板件或以管件为原材,分别经不同冲压机模具,冲压形成一端具半圆球形且底端形成一通孔的粗胚;利用一冲压机的冲杆,由外向内冲入该一端具半圆球形的粗胚,形成一开关转轴卡制槽;将一流道管件放入该一端具半圆球形的粗胚内部,并使流道管件定位于一端具半圆球形的粗胚的底端通孔的内缘处,且该流道管件恰贴靠于开关转轴卡制槽并被限位;将该一端具半圆球形的粗胚放置在上、下半圆成型模具间,冲压上、下半圆成形模具,将一端具半圆球形的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乐瑞
申请(专利权)人:吴乐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