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线型热端径向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798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线型热端径向密封结构,包括内侧径向密封片及外侧径向密封片,内侧径向密封片与外侧径向密封片之间通过压板连接成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内侧径向密封片及外侧径向密封片呈中部下凹的折线型分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折线型结构,径向密封片随着转子受热膨胀时,其上部对齐,成为直线,与扇形板紧密贴合,从而减小径向漏风,避免密封片的磨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端径向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热端径向密封装置由密封片、密封补隙片及压板构成,通过螺栓连接、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径向隔板上,在转子运转过程中,通过受热膨胀,使密封片与扇形板紧密贴合,从而阻止空气向烟气泄漏。如图1所示,径向密封片由薄钢板制成,其上端折角,下端开有腰圆孔。径向密封结构一般由内侧及外侧共约3-5段密封片组成。传统的热端径向密封结构为如图2所示的内低外高的直线型结构,包括位于ー侧的内侧径向密封片2及与内侧径向密封片2相连的多片外侧径向密封片5,在内侧径向密封片2上设有内侧压板3,在外侧径向密封片5上设有外侧压板6,在位于端部的外侧压板6上还设有密封补隙片,外侧压板6将内侧径向密封片2及外侧径向密封片5连接成整体,内侧径向密封片2及外侧径向密封片5呈直线型排列,内侧压板3、密封补隙片7及外侧压板6通过紧固件4固定在相应的密封片上。热端径向密封结构通过转子运转过程中的受热膨胀与扇形板I贴合达到密封效果。由于现有大型机组预热器多安装漏风控制系统(以下简称为LCS),在运转过程中会自动监测扇形板尾部与转子外侧之间的间隙并进行调节。如图3所示,在原有的密封结构下,膨胀后的内侧和中间段密封片就会受到扇形板I的挤压,产生磨损,失去原有的密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使密封片在受热膨胀时成直线,减小装有LCS的空气预热器径向漏风的热端径向密封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折线型热端径向密封结构,包括内侧径向密封片及外侧径向密封片,内侧径向密封片与外侧径向密封片之间通过压板连接成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内侧径向密封片及外侧径向密封片呈中部下凹的折线型分布。优选地,所述整体结构的中部与密封面之间的距离为2_15mm,所述整体结构的两端与密封面之间的距离为2-5mm。优选地,所述整体结构的端部与中部之间的中点位置与密封面之间的距离为2-10mmo优选地,所述内侧径向密封片位于所述外侧径向密封片的ー侧,内侧径向密封片与外侧径向密封片之间及相邻两片外侧径向密封片之间分别通过一外侧压板相连,在内侧径向密封片上设有内侧压板,在位于端部的外侧径向密封片上设有密封补隙片。优选地,所述压板通过紧固件设于所述内侧径向密封片或所述外侧径向密封片上。本技术的优点是采用折线型结构,径向密封片随着转子受热膨胀时,其上部对齐,成为直线,与扇形板紧密贴合,从而减小径向漏风,避免密封片的磨损。附图说明图I为径向密封片示意图;图2为传统的热端径向密封结构示意图;图3为传统的密封结构热态运行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线型密封结构示意图;图5为折线型密封结构热态运行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线型热端径向密封结构,包括位于ー侧的内侧径向密封片2及与其相连的外侧径向密封片5,内侧径向密封片2与外侧径向密封片5之间通过外侧压板6连接成整体结构。在内侧径向密封片2上设有内侧压板3,在位于端部的外侧径向密封片5上设有密封补隙片7。外侧压板6、内侧压板3及密封补隙片7通过紧固件4固定。内侧径向密封片2及外侧径向密封片5呈中部下凹的折线型分布。整体结构的中部与密封面之间的距离C为2-15mm,整体结构的一端与密封面之间的距离A为2_5mm,整体结构的另一端与密封面之间的距离E为2-5mm,整体结构的端部与中部之间的中点位置与密封面之间的距离B及距离D分别为2-10mm。如图5所示,径向密封片随着转子受热膨胀时,其上部对齐,成为直线,与扇形板I紧密贴合,不仅减小径向漏风,而且避免密封片的磨损。权利要求1.一种折线型热端径向密封结构,包括内侧径向密封片(2)及外侧径向密封片(5),内侧径向密封片(2)与外侧径向密封片(5)之间通过压板连接成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内侧径向密封片(2)及外侧径向密封片(5)呈中部下凹的折线型分布。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折线型热端径向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结构的中部与密封面之间的距离(C)为2-15mm,所述整体结构的两端与密封面之间的距离为2-5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线型热端径向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结构的端部与中部之间的中点位置与密封面之间的距离为2-10mm。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折线型热端径向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径向密封片(2)位于所述外侧径向密封片(5)的一侧,内侧径向密封片(2)与外侧径向密封片(5)之间及相邻两片外侧径向密封片(5)之间分别通过一外侧压板(6)相连,在内侧径向密封片(2)上设有内侧压板(3),在位于端部的外侧径向密封片(5)上设有密封补隙片(7)。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折线型热端径向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通过紧固件(4)设于所述内侧径向密封片(2)或所述外侧径向密封片(5)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线型热端径向密封结构,包括内侧径向密封片及外侧径向密封片,内侧径向密封片与外侧径向密封片之间通过压板连接成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内侧径向密封片及外侧径向密封片呈中部下凹的折线型分布。本技术的优点是采用折线型结构,径向密封片随着转子受热膨胀时,其上部对齐,成为直线,与扇形板紧密贴合,从而减小径向漏风,避免密封片的磨损。文档编号F16J15/16GK202646698SQ201120514709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2日专利技术者张建国, 王康, 杨德齐 申请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线型热端径向密封结构,包括内侧径向密封片(2)及外侧径向密封片(5),内侧径向密封片(2)与外侧径向密封片(5)之间通过压板连接成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内侧径向密封片(2)及外侧径向密封片(5)呈中部下凹的折线型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国王康杨德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