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干湿转换舱电缆直接进舱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726445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9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干湿转换舱电缆直接进舱的密封装置,包括上围壁法兰,所述上围壁法兰的底部通过舱口盖密封圈密封安装有下舱口盖,所述上围壁法兰的端面上固定有上半基座,所述下舱口盖的密封端面上固定有下半基座,所述上半基座和下半基座上下对称配合安装,并在其内部安装密封结构对水下电缆进行径向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上半动环、下半动环使得上半密封圈、下半密封圈的断面处与上下基座的剖分面相互错开了90°,解决了上半密封圈、下半密封圈断面处的渗漏,使得水下电缆维修密封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干湿转换舱电缆直接进舱的密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电缆直接进舱维修
,尤其是一种用于干湿转换舱电缆直接进舱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下电缆的维修和维护采用替换式或直接进舱式。替换式即电缆某处发生故障或损坏采用相应新的电缆进行替换的一种维修方式,直接进舱式即电缆某处发生故障或损坏,先将该处电缆移动到干湿转换舱内,再将干湿转换舱内水抽干,转换成干的常压环境从而进行维修的一种方式。目前水下电缆直接进舱式维修的密封方式是采用一个沿中心面上下剖分的圆柱体,上下圆柱体分别固定在上围壁法兰和下舱口盖上,水下电缆从剖分的圆柱体内穿过,再在电缆与圆柱体之间采用径向密封。该径向密封方式采用密封圈是上下剖分开的半圈,在密封圈的两个断面结合处无法提供可靠密封,结果会有水从密封圈断面结合处渗漏,造成密封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干湿转换舱电缆直接进舱的密封装置,从而为水下电缆直接进舱维修不仅提供有效的电缆径向密封和端面密封,同时可以解决由于密封圈剖分造成的密封圈断面结合处密封失败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干湿转换舱电缆直接进舱的密封装置,包括上围壁法兰,所述上围壁法兰的底部通过舱口盖密封圈密封安装有下舱口盖,所述上围壁法兰的端面上固定有上半基座,所述下舱口盖的密封端面上固定有下半基座,所述上半基座和下半基座上下对称配合安装,并在其内部安装密封结构对水下电缆进行径向密封。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半基座内安装有上半静环和上半动环,所述上半静环通过螺钉固定在上半基座上,所述上半动环中部通过上半密封圈、上半压环和压环螺钉安装水下电缆,对水下电缆进行径向密封;所述上半动环上固定安装有半圆形齿圈,还包括水下电动推杆,所述水下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基座安装到上围壁法兰的内侧,水下电动推杆的前端部安装齿条,所述齿条与齿圈啮合;下半基座上安装下半静环和下半动环,所述下半静环通过紧固件与下半基座固定,所述下半动环中部通过下半密封圈、下半压环和压环螺钉安装水下电缆,对水下电缆进行径向密封;下半动环的结构为:所述下半动环的截面成“T”字形结构,所述下半动环中部开有穿过水下电缆的半孔,端部中间设置有下半密封圈、下半压环和螺钉孔;所述下半动环的外端面和外圆周面为装配密封面;上半静环和下半静环的结构相同,均在其中部开有穿过水下电缆的半孔,一端顶面开有定位孔,另一端端面形成装配密封面;上半基座和下半基座采用相同的结构,对称安装,均成半圆柱体结构,并在其中部开有安装动环和静环的槽,顶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上半基座的端面与上围壁法兰密封端面在一个水平面内;所述下半基座端面与下舱口盖密封端面在一个水平面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上半动环、下半动环使得上半密封圈、下半密封圈的断面处与上下基座的剖分面相互错开了90°,解决了上半密封圈、下半密封圈断面处的渗漏,使得水下电缆维修密封更加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装配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围壁法兰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舱口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下半动环和下半静环与下半基座装配形式。图5为本专利技术下半动环结构形式。图6为本专利技术上半静环和下半静环结构形式。图7为本专利技术上半基座和下半基座结构形式。其中:1、下舱口盖;2、下半基座;3、下半动环;4、舱口盖密封圈;5、上围壁法兰;6、电动推杆基座;7、水下电动推杆;8、上半基座;9、齿圈;10、上半动环;11、齿条;13、上半静环;14、螺钉;15、水下电缆;16、上半密封圈;17、上半压环;18、压环螺钉;19、下半静环;20、下半密封圈;21、下半压环;22、螺钉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干湿转换舱电缆直接进舱的密封装置,包括上围壁法兰5,上围壁法兰5的底部通过舱口盖密封圈4密封安装有下舱口盖1,上围壁法兰5的端面上固定有上半基座8,下舱口盖1的密封端面上固定有下半基座2,上半基座8和下半基座2上下对称配合安装,并在其内部安装密封结构对水下电缆15进行径向密封。上半基座8内安装有上半静环13和上半动环10,上半静环13通过螺钉14固定在上半基座8上,上半动环10中部通过上半密封圈16、上半压环17和压环螺钉18安装水下电缆15,对水下电缆15进行径向密封;上半动环10上固定安装有半圆形齿圈9,还包括水下电动推杆7,水下电动推杆7通过电动推杆基座6安装到上围壁法兰5的内侧,水下电动推杆7的前端部安装齿条11,齿条11与齿圈9啮合。下半基座2上安装下半静环19和下半动环3,下半静环19通过紧固件与下半基座2固定,下半动环3中部通过下半密封圈20、下半压环21和压环螺钉18安装水下电缆15,对水下电缆15进行径向密封。下半动环3的结构为:下半动环3的截面成“T”字形结构,下半动环3中部开有穿过水下电缆15的半孔,端部中间设置有下半密封圈20、下半压环21和螺钉孔22;下半动环3的外端面和外圆周面为装配密封面。上半静环13和下半静环19的结构相同,均在其中部开有穿过水下电缆15的半孔,一端顶面开有定位孔,另一端端面形成装配密封面。上半基座8和下半基座2采用相同的结构,对称安装,均成半圆柱体结构,并在其中部开有安装动环和静环的槽,顶部设置有定位孔。上半基座8的端面与上围壁法兰5密封端面在一个水平面内。下半基座2端面与下舱口盖1密封端面在一个水平面内。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干湿转换舱电缆进舱的密封装置,包括上围壁法兰5、下舱口盖1、上半基座8、下半基座2、上半动环10、下半动环3、上半静环13、下半静环19、舱口盖密封圈4、上半密封圈16、上半压环17、压环螺钉18、下半密封圈20、下半压环21、电动推杆基座6、水下电动推杆7、水下电缆15、齿圈9和齿条11。上围壁法兰5密封端面上安装有舱口盖密封圈4,舱口盖密封圈4一直延伸并与上半动环10表面紧密贴合。上半基座8固定在上围壁法兰5端面上,且上半基座8端面与上围壁法兰5密封端面在一个水平面内。下半基座2固定在下舱口盖1密封端面上,且下半基座2端面与下舱口盖1密封端面在一个水平面内。上半静环13和下半静环19分别通过螺钉14安装在上半基座8和下半基座2上。上半动环10通过精密装配装到上半基座8内,上半动环10与上半基座8、上半动环10与上半静环13的装配配合面为精密装配,并在装配面之间注入润滑脂以增强密封效果;下半动环3通过精密装配装到下半基座2内,下半动环3与下半基座2、下半动环3与下半静环19的装配配合面为精密装配,并在装配面之间注入润滑脂以增强密封效果。上半密封圈16通过上半压环17,使用压环螺钉18固定在上半动环10内侧;下半密封圈20通过下半压环21,使用压环螺钉18固定在下半动环3内侧。上半密封圈16和下半密封圈20组合在一起对水下电缆15进行径向密封,密封圈的尺寸取决于水下电缆15的直径。上半动环10、下半动环3、上半静环13和下半静环19上开有半个孔,孔的尺寸取决于水下电缆15的直径,水下电缆15通过折弯分为两段,一段从一个密封装置内穿过,另一段从另一个密封装置内穿过,密封装置相互之间的夹角取决于水下电缆15的弯曲半径。上半动环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干湿转换舱电缆直接进舱的密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干湿转换舱电缆直接进舱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围壁法兰(5),所述上围壁法兰(5)的底部通过舱口盖密封圈(4)密封安装有下舱口盖(1),所述上围壁法兰(5)的端面上固定有上半基座(8),所述下舱口盖(1)的密封端面上固定有下半基座(2),所述上半基座(8)和下半基座(2)上下对称配合安装,并在其内部安装密封结构对水下电缆(15)进行径向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干湿转换舱电缆直接进舱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围壁法兰(5),所述上围壁法兰(5)的底部通过舱口盖密封圈(4)密封安装有下舱口盖(1),所述上围壁法兰(5)的端面上固定有上半基座(8),所述下舱口盖(1)的密封端面上固定有下半基座(2),所述上半基座(8)和下半基座(2)上下对称配合安装,并在其内部安装密封结构对水下电缆(15)进行径向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干湿转换舱电缆直接进舱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基座(8)内安装有上半静环(13)和上半动环(10),所述上半静环(13)通过螺钉(14)固定在上半基座(8)上,所述上半动环(10)中部通过上半密封圈(16)、上半压环(17)和压环螺钉(18)安装水下电缆(15),对水下电缆(15)进行径向密封;所述上半动环(10)上固定安装有半圆形齿圈(9),还包括水下电动推杆(7),所述水下电动推杆(7)通过电动推杆基座(6)安装到上围壁法兰(5)的内侧,水下电动推杆(7)的前端部安装齿条(11),所述齿条(11)与齿圈(9)啮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干湿转换舱电缆直接进舱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半基座(2)上安装下半静环(19)和下半动环(3),所述下半静环(19)通过紧固件与下半基座(2)固定,所述下半动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华涛宋强赵飞虎齐新许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