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封塞及连接器,所述密封塞包括封堵装置、第一固件和第二固件,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第一封堵装置和第二封堵装置。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呈半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封堵装置表面平整的一侧侧壁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二封堵装置呈半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封堵装置表面平整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配合使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和所述第二封堵装置组合构成呈圆柱体结构的封堵装置,所述第一固件和所述第二固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的两端以固定所述封堵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密封塞结构稳定,并且具有较强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塞及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密封塞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密封塞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地下、河床或具有沟渠等处安装电缆时,需要将电缆穿入墙体或电缆管井中进入室内等地,因而需要对穿过墙壁或电缆管井出入口处进行封堵,以避免污水、毒气、鼠、蚁等通过电缆管道孔进入室内。传统电缆套管的封堵均采用水泥、防水胶泥等硬性材料封堵,施工不便,不可重复使用。由此,密封塞应运而生,但传统的密封塞包括两个相同的呈半圆柱体结构的封堵装置,两个封堵装置紧密贴合。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当所述密封塞套设在电缆外围并穿入墙体之后,若电缆发生震动、移动或墙体发生轻微变化,如膨胀、开裂,两个所述封堵装置则容易发生相对位移变化,影响密封塞的密封性能,进而导致污水、毒气等通过电缆管道孔进入室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塞及连接器,提供以改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封堵装置、第一固件和第二固件,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第一封堵装置和第二封堵装置;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呈半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封堵装置表面平整的一侧侧壁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包括多个从内到外依次套装的第一固定半环以及套装于最外层的固定半环的外围的第一外壁环;所述第二封堵装置呈半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封堵装置表面平整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封堵装置包括多个从内到外依次套装的第二固定半环以及套装于最外层的固定半环的外围的第二外壁环;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配合使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和所述第二封堵装置组合构成呈圆柱体结构的封堵装置,所述第一固件和所述第二固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的两端以固定所述封堵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件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的一端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和所述第二封堵装置的接合处;所述第二固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件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的另一端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和所述第二封堵装置的接合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件包括呈半圆环结构的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内径大于最外层的所述第一固定半环和最外层的所述第二固定半环的外径,且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外径大于所述封堵装置的外径;所述第二固件包括呈半圆环结构的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的内径大于最外层的所述第一固定半环和最外层的所述第二固定半环的外径,且所述第二法兰盘的外径等于或小于所述封堵装置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塞还包括紧固连接件,所述紧固连接件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外壁环沿所述封堵装置的轴向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外壁环沿所述封堵装置的轴向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紧固连接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法兰盘的法兰孔、第一通孔和第二法兰盘的法兰孔以及所述第一法兰盘的法兰孔、第二通孔和第二法兰盘的法兰孔以紧固所述封堵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法兰盘的法兰孔的直径和所述第二法兰盘的法兰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法兰盘的法兰孔和所述第一法兰盘的法兰孔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塞还包括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所述第一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法兰盘的边缘,所述第二密封条设置于所述第二法兰盘的边缘。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塞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包括两个,两个所述密封垫分别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和所述第一固件之间以及所述封堵装置和所述第二固件之间。进一步地,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固定半环与所述第二固定半环的厚度相同。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半环与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半环的厚度相同。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封堵装置、第一固件和第二固件,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第一封堵装置和第二封堵装置;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呈半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封堵装置表面平整的一侧侧壁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包括多个从内到外依次套装的第一固定半环以及套装于最外层的固定半环的外围的第一外壁环;所述第二封堵装置呈半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封堵装置表面平整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封堵装置包括多个从内到外依次套装的第二固定半环以及套装于最外层的固定半环的外围的第二外壁环;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配合使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和所述第二封堵装置组合构成呈圆柱体结构的封堵装置,所述第一固件和所述第二固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的两端以固定所述封堵装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塞及连接器,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封堵装置表面平整的一侧侧壁的多个凸起与开设于所述第二封堵装置表面平整的一侧侧壁的多个凹槽的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封堵装置与所述第二封堵装置相互制约,增强了所述密封塞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增强了所述密封塞的密封性能。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塞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封堵装置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封堵装置的结构图。图5为图1所示的密封塞的装配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塞的另一种结构图。图标:100-封堵装置;110-第一封堵装置;111-凸起;112-第一固定半环;113-第一外壁环;1131-第一通孔;120-第二封堵装置;121-凹槽;122-第二固定半环;123-第二外壁环;1231-第二通孔;130-密封芯;200-第一固件;300-第二固件;400-紧固连接件;500-第一密封条;600-第二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包括封堵装置100、第一固件200和第二固件300,所述封堵装置100包括第一封堵装置110和第二封堵装置120。为了使得所述密封塞具有良好的防水防火性能,可选地,所述封堵装置100采用防水、防腐、阻燃的柔性材料制备而成。例如,所述柔性材料可以为三炳乙烯材料。此外,所述第一固件200和第二固件300采用硬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例如,所述硬质金属材料可以是不锈钢材料。请结合参阅图3,所述第一封堵装置110呈半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封堵装置110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装置、第一固件和第二固件,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第一封堵装置和第二封堵装置;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呈半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封堵装置表面平整的一侧侧壁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包括多个从内到外依次套装的第一固定半环以及套装于最外层的固定半环的外围的第一外壁环;所述第二封堵装置呈半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封堵装置表面平整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封堵装置包括多个从内到外依次套装的第二固定半环以及套装于最外层的固定半环的外围的第二外壁环;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配合使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和所述第二封堵装置组合构成呈圆柱体结构的封堵装置,所述第一固件和所述第二固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的两端以固定所述封堵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装置、第一固件和第二固件,所述封堵装置包括第一封堵装置和第二封堵装置;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呈半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封堵装置表面平整的一侧侧壁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包括多个从内到外依次套装的第一固定半环以及套装于最外层的固定半环的外围的第一外壁环;所述第二封堵装置呈半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封堵装置表面平整的一侧侧壁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封堵装置包括多个从内到外依次套装的第二固定半环以及套装于最外层的固定半环的外围的第二外壁环;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配合使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和所述第二封堵装置组合构成呈圆柱体结构的封堵装置,所述第一固件和所述第二固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的两端以固定所述封堵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固件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的一端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和所述第二封堵装置的接合处;所述第二固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固件设置于所述封堵装置的另一端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封堵装置和所述第二封堵装置的接合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件包括呈半圆环结构的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内径大于最外层的所述第一固定半环和最外层的所述第二固定半环的外径,且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外径大于所述封堵装置的外径;所述第二固件包括呈半圆环结构的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二法兰盘的内径大于最外层的所述第一固定半环和最外层的所述第二固定半环的外径,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苏育,袁强,
申请(专利权)人:银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